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1 . 1953年7月,高等教育部颁布通知,要求“各业务部门在制定中等技术学校专业设置计划时,以中央各部门统一计划为原则,学校之间适当分工,所设专业力求集中单一”。这一要求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B.建立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
C.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2 . 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2021-02-02更新 | 761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我们认为,采取这种态度可以帮助科学和艺术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毛泽东的这一讲话,
A.标志着“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B.进一步阐释了“双百"方针的作用
C.强调对科学艺术工作的态度应慎重D.意在构建社会主义的艺术意识形态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信息,确立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此主题的史料价值。(要求:主题明确,说明史料类型及价值)
(2)针对研究主题,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并说明理由。
2021-01-26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1949-1978年的部分建设成果。由此可以概括出该阶段成就的特点是
A.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B.基础建设走在世界的前列
C.自力更生,实现了工业化D.国防高科技跃居世界首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结论
A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C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语:脱贫致富、下海、炒股等计划经济体制得到完善
D2017年我国的小学、初中净入学已达99.9%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A.AB.BC.CD.D
2021-01-21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4年 4 月8日,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学教育不仅要供应高等学校以足够的合格的新生,并且要供应国家生产建设以具有一定政治觉悟、文化教养和健康体质的新生力量。"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
A.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B.为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服务
C.背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D.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2021-01-2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8 . 某学者在《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中写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学子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憧憬,克服难以想象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困难,返回祖国。他们归国后,为百废待兴的中国科技与教育等奠定了基础。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归国学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祖国的强大是全体华人共同心愿
C.百年留学潮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D.民族独立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
9 .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教育学全面“苏化”。1956年后,中国教育界开始对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进行批判和反思。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日益认同要创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教育学。这反映出
A.教育学受时代发展要求影响B.教育方针因考试制度而转变
C.教育政策逐渐与国际相接轨D.教育领域逐渐实现了现代化
10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和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下表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前后对应不正确的是
时间历史事件地位及影响
A1964年原子弹试爆成功标志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B1973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世界首例,被誉为“东方魔稻”
C1978年“银河一I”型巨型计算机诞生是中国第—台研制成功的巨型计算机,使中国成为少数拥有巨型计算机的国家之一。
D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标志党和政府进一步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A.AB.BC.CD.D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