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宗羲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黄宗羲对经济制度的设计,否弃过去“重农轻商”的国家政策,盘活民间经济活力,以实现富裕天下的目的。这一设计(     
A.抨击封建君主专制B.反映商品经济发展
C.具有反清复明思想D.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3 . 黄宗羲的学问和品行堪为楷模,后人敬仰其学行,屡有纪念之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吾邑号称文献之邦,代有名贤,社祭相望,独至黄宗羲先生,尚无专祠,无以崇礼先哲、讽励人民也。先生言“天下为主,君为客”,近人目之为东方卢梭。其为学也,上承阳明,知行合一;于经史历数之学,无不贯通。观乎方志之传记,著述之留遗,盖可想见其为人焉。查黄公学行风节,卓绝千古,晚清之季,从祀文庙。姚邑为公故里,理应设立专祠。

——摘编自《余姚知事请建先贤祠宇》(1917年)

材料二县长林泽,为崇敬先贤起见,特发起组织黄社。黄宗羲先生道德文史,彪炳千秋,明社既倾,力谋匡复,其悲愤忠义之气,充塞宇内。当此学术衰歇、民气消沉之际,极宜集社崇奉,以资表扬,而昭激励。

——摘编自《余姚县长发起组织黄社》(1936年)


(1)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学行表现,指出当地人了解其学行的途径。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方官倡导纪念黄宗羲的动机及其时代背景。
2022-11-27更新 | 1756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黄宗羲强调“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批评那些不读书的心学家和读死书的理学家“天崩地解,落然无与吾事”。 同时,他认为“致良知”的“致”字即是“行”字,“致良知”便成了“行良知”。由此可见,黄宗羲
A.强调读书目的是探究万物B.否定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C.注重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D.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意识
2022-05-09更新 | 1509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黄宗羲肯定“三代(夏商周)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所谓“天下之法”,是为天下人民谋利防乱的公平之法,而“一家之法”,则是专为帝王一家谋私利的专制之法。这说明黄宗羲
A.推崇法家依法治国的思想B.认识到封建制度对人民的压迫
C.批判旧思想倡导三代之法D.积极宣传西方民权思想
2022-04-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对于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梁启超认为“在那个年代有那样的议论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蔡元培甚至称其为“中国的卢梭”,将其《明夷待访录》说成是“中国的《人权宣言》”,以上言论意识到黄宗羲的思想
A.与卢梭的民权观本质上并不一致B.对于近代民主运动具有重要价值
C.与他们追求的政治理想不尽相同D.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2022-02-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黄宗羲在《原君》篇中指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他认为君王在设置之初,是为了服务于天下,为天下人释害兴利的,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据此可知,黄宗羲
A.肯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B.主张君主应遵从敬天保民之道
C.意在推行君主立宪制度D.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进行改造
8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能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公共机关)。”这表明黄宗羲
A.摆脱了纲常束缚B.提出了分权制衡的思想
C.倾向于限制君权D.表达了人民主权的观点
9 .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肇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民极为重视,他的著名之论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贵”指民的重要性而言,所谓“民贵"主要有两方面含义:民之向背关系着国家兴亡。其二,民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无民就断了君子的财源,无民则君子不能行事。孟子认为得民之道关键在于给人民物质利益,给人民以生活保障。

——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史》

材料二   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便承袭了前辈的民本主义思想,提出国君是“天下之大害”的惊世骇俗命题,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调提出挑战。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孟子和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社会与历史产生的影响。
2022-01-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南师附中、十七中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阐述度丞相的原因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自丞相,不旋避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顿颜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材料二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对明初废丞相的做法进行了尖锐批评。他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古者君之待臣也,臣开,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坐为起,在典为下。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遂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我贤之,不能事我者我否之。设官之意即说,尚能得作君之意乎?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传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教,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ー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

——《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明太祖说:(元朝)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但元朝在巩固统方面却很有作为,请举两例说明。
(2)明太祖与黄宗羲在废宰相问题上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
(3)黄宗羲是怎样评价明太祖废宰相的?
2022-01-1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