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儒学推崇至极。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他推崇中国的儒学文化是因为
A.儒家思想宽容B.中国政治制度体现了开明君主专制
C.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和谐D.利用中国儒学文化批判西欧社会
2 .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A.普罗塔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2019-12-01更新 | 130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十六)
3 . 康德说:“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学者卡尔.莱昂哈德.赖因霍尔德解释说:“启蒙一般来说,意味着从能够具有合理性的人当中制造出理性的人。”这两人(     
A.对启蒙运动的看法有质的不同B.都认为人类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C.都正确揭示了启蒙运动的内涵D.都强调道德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4 .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哥拉——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③卢梭——社会契约                                        ④伏尔泰——三权分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
2019-11-27更新 | 12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启蒙运动是众多因素汇聚而成的时代必然产物,下列对其产生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B.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普遍确立
C.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的逐渐兴起
6 . 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由此可见
A.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人们对人性解放的不懈追求
C.民主法治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D.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厚
7 .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主张。伏尔泰想借此阐释
A.开明专制B.君主独裁C.民主共和D.三权分立
8 . 洛克代表了近代的独立精神、批判精神、民主精神和个人主义,经常被认为是移民们和美国体制的哲学之父;而近代中国的孙中山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这表明,启蒙运动
A.维护财产私有与天赋人权
B.倡导人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C.使自由平等思想成为主流
D.成就显著并推动了社会进步
9 . “当一个国家的体制愈发良好完善,那么在公民的内在精神里,公共的事情也就成为愈重于私人的事情。因此,要努力保证政治体制的活力和动力,就必须让政府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丰富化,让公共意志更好地体现在政府的各个环节设计之中。”这段论述出自
A.伏尔泰《哲学通信》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10 . 有学者说,16世纪的欧洲沉溺于信仰的狂热之中,那是宗教改革和战争的时代。到了17世纪,信仰的热情逐渐冷却下来,变为哲学的思考和科学的理性精神。”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