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倡导美德D.强调理性
2020-10-16更新 | 84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寓言《熊与隐士》:隐士和熊是好朋友。一天,熊正守护在林间睡着的隐士,为他驱赶蚊蝇。这时,一只苍蝇来叮隐士的额头,无论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怒了,举起一块石头狠砸苍蝇,苍蝇被砸死了,但隐士的脑袋也裂成两半。能用来说明该寓言道理的是
A.认识你自己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即知识D.挚友如异体同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A.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C.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2020-09-29更新 | 485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这是古希腊某位思想家的观点,他还有可能提出
A.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
B.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当中,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在自己的灵魂当中发现理念
C.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D.连狗也变得像其女主人一样为所欲为,驴马也可以自由地上街到处撞人而不加约束,这样盲目混乱的民主自由必然会破坏社会秩序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前45年,罗马演说家西塞罗在《图斯库勒论辩》中说:“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寓于城邦之中,甚至引入家庭,迫使哲学思考人生与道德,善与恶。作者旨在说明苏格拉底重视
A.城邦民主政治B.人文主义精神
C.自我反思成长D.家庭环境熏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柏拉图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人文主义
B.个人主义
C.怀疑主义
D.理性主义
2020-09-08更新 | 110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为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曾说:“所有智慧和理解力的根源包含在这句话中‘人’认识你自己”,这反 映苏格拉底
A.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并创立诡辩学派B.开始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界转移到社会D.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思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与普罗塔格拉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许多哲人都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亚里士多德不把奴隶看做人,而把人的内涵理解为理性、城邦与自由。超越上述理解的藩篱是从希腊城邦解体开始的。据此可知,以下对古希腊对人的认识解读合理的是
A.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B.忽视了道德的作用
C.第一次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位置D.夸大了个人作用
2020-08-20更新 | 691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人数太多,则居民之间难以实现行为、能力、门望、贫富的互知,案情决断难免失误,集会也将难以朝至夕归。所以最适合的人口规模应该是“足以达成自给生活所需要而又是观察所能遍及的最大数额”。这一主张
A.批评了罗马共和国的急速扩张B.与雅典政治制度暗相契合
C.反映了古希腊高度发达的自然经济D.有利于罗马公民法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明确宣布他有自己的神灵,并经常依赖神灵的指引,但神灵不提供苏格拉底寻求的理 论知识,也从不解释它为什么反对苏格拉底做某些事情。据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
A.神灵是伦理知识的源泉B.神灵是人类的内在灵魂
C.必须以理性去发掘知识D.人和神的意志同样重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