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如图是加拿大政府为纪念某重大事件15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一事件的发生使欧洲和北美之间的通讯时间由数周缩短至分秒之间。这一事件应是
A.蒸汽轮船首次横渡大西洋B.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C.人类首次不间断飞越大西洋D.跨越大西洋无线电通讯成功
3 . 2014年4月,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工业博览会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以近600家参展商的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在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人们认为,绿色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B.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C.第三次工业革命完成D.工业发展的日新月异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8世纪,中国似乎又一次处于开拓技术和经济新变革的关头……但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累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上等文人)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共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哪一幅图代表的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久远?材料一中古代科技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一、二,指出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指出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
(3)材料三中,李约瑟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
(4)科学技术的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结合材料四说明这一观点。
5 . 刘锋在《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期间,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与工作、生活方式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2021-06-26更新 | 30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模拟卷02历史试卷
6 . 阿里巴巴198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答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购零售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此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购零售额已经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百分之十。这说明
A.电子商务已经改变第三产业的方向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D.信息技术推动了商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2021-01-24更新 | 225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7 . 近现代世界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启蒙思想家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牛顿革命确立了充分尊重经验事实的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这种科学思维的普及和最初效应,还是一系列学科领域的飞跃发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牛顿的科学成就和影响。

材料二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敦是纺纱工兼织工;只有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初步地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技术的影响。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分别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的中心是哪些国家?

材料三   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19401941年,美国政府成立了国防研究委员会、科学研究发展局,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战前美国政府提供科研经费只占全国科研经费的19%,而战时则增加到83%。……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科技人员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因不堪忍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锢而前往美国。……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曾预言:“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世纪之交,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纷纷针对各自情况,将发展科学技术列入首要政策议程,以迎接并推动知识经济的到来。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4)依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并分析其特点。
2020-08-0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6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变世界的七种元素:代表着力量又具有进攻性的铁;组成生命又释放热量的碳;折射着人类贪婪欲望的金;为世界留下影像的银;蕴藏巨大毁灭能量的铀;创造白色纯净空间的钛;以及催生互联网世界从而彻底颠覆人类生活的硅……发现元素和利用元素的历史,也是人类进步革新和贪婪疯狂的历史,在促进人类繁荣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本性,引发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据(英)约翰·布朗《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改变世界的7种元素》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在上述七种元素中选择任意一种,概括其表现形式的变化,指出历史上与其相关的史事,并结合史实说明其产生的历史影响。(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事,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1500—1960年不同交通工具运输速度的变化。据此推知

A.科技逐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B.科技发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
C.科技革命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
D.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实现了结合
10 . 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
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
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2019-05-22更新 | 1393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中学2019年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