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这材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2020-02-18更新 | 260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年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9世纪中后期,西方民主观念逐渐传入中国,“议会、民权、自由、宪政、权利”等成为热门词汇。清末民初,“革命、共和、民主”等成为流行词。五四时期,“自由主义民主”“革命民主主义”等词语成为新宠。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西方民主体制被照搬到了中国
B.民主流派众多干扰了救亡道路的抉择
C.实现共和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
D.民族危机加剧推动了民主观念的变化
2020-01-25更新 | 46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四)历史试题
3 . 新文化运动破坏和扫除了儒学的僵化躯壳及束缚个性的腐化部分。但并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反而推进了“五四”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B.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
C.背离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轨道D.推行全盘西化路线
4 . 针对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陈独秀评论道:“什么爱国、共和、解放、强国、改造、自由、新思潮、新文化等一切新流行的名词,一到上海便做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的利器。”这反映出当时
A.实业救国思潮在上海广泛传播B.上海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
C.工商业者已具有商业广告意识D.商家利用新名词宣传西方思想
2020-01-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年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2011年“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重点突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掘,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下列历史人物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当今文化政策完全相悖的是(  )
A.魏源B.曾国藩C.康有为D.陈独秀
2019-12-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为明学校2019年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文明史中,有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的重塑。一种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能推动社会深入持续地发展进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不能随着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变动,那就不仅有观念滞后于社会之嫌,而且价值观体系的反作用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

                                                                                             ——摘自《现代化的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7 .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口号
1861—1899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表中这一时期口号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9-11-06更新 | 36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9月摸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1902年后,中国知识分子纷纷接受Science译名改变的大潮流,用“分科之学”的“科学”来取代“格致”。这一变化反映了
A.知识系统的现代化转型
B.程朱理学适应近代需要
C.从仿效欧美到以日为师
D.科学主义成为主流思潮
9 . 1926年11月9日和25日,胡适在英国三次以“文艺复兴在中国”为题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下列属于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所作的贡献的是
A.创作小说抨击礼教
B.宣传马克思主义
C.倡导文学改良运动
D.从历史进化角度批判君主制
2019-10-19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名师联盟 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精编金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指出:“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心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据此,表明新文化运动
A.深刻剖析中国社会
B.主张发扬传统文化
C.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D.力图挽救民族危亡
2019-10-17更新 | 15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届湖北名师联盟高三入学调研考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