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中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此,陈独秀主张
A.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专制统治B.以西方文化改造国民心灵
C.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发展D.以渐近改革实现国家富强
2021-02-23更新 | 386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陈独秀曾号召青年道:“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这一主张
A.摈弃儒学传统思想,在任何时代看来都是正确的
B.否定儒学传统思想,意在号召青年参加辛亥革命
C.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来进行思想改造运动
D.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完全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初,一个白话报迷说:我是个失学的人,虽然念了几天书,只因为那书上的文义深奥,费尽了脑筋,还是悟不透……我有个同学的朋友,跟我最投缘,送给我几本《敝帚千金》的白话报,叫我看,我就看,越看越爱看,如同得了赵璧一样,不知不觉,心里也豁亮点了,舌头也活动了,脑筋的轮子也转摇了。这说明
A.国民思想落后亟需启蒙B.近代教育深受媒体影响
C.白话文已经普及到全国D.文学革命推动思想传播
4 . 明朝后期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C.自相矛盾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2021-01-13更新 | 181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
A.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B.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
C.“尊孔复古”受到批判D.“文学革命”的影响扩大
2021-01-08更新 | 97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辛集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梁漱溟评价说:“所有陈、胡(陈独秀、胡适)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蔡元培)未必能作,然他们诸位若没有蔡先生,却不得聚拢在北大,更不得机会发抒。近二三十年中国新机运亦就不能不说蔡先生实开之了。” 梁漱溟意在
A.表明自己反对封建伦理立场B.宣扬陈胡等人的新文化思想
C.坚定维护蔡元培教育界权威D.肯定了蔡元培的历史性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几乎丝毫没有受伤。”基于这一认识,陈独秀
A.主张完全变革现有的民主政治体制
B.呼吁彻底推动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
C.在学生中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D.由激进民主立场转而支持工农斗争
2020-12-11更新 | 16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B.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D.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2020-12-11更新 | 1652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胡适曾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反思和评论新文化运动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据此推断,在胡适看来,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文化转型B.学习西方C.弘扬传统D.思想解放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们长期保持的信念,一位名叫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德国退休教师以《西方的没落》为题出版了一部专著,悲叹西方的衰落。


而与此同时的中国,一本名为《新青年》的杂志风行中国知识界,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等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以改造落后的国民和社会为己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中国人恍然大悟,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作者梁漱溟宣称∶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是自损其命。二梁贬抑西方的物质文明,也颂扬中国的精神文明;两人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相反,胡适和追随者喊道∶"到西方去!"胡适宣布,中国不但是在科学与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而且在每一方面——政治、文学、音乐、艺术、精神面貌,甚至是体形。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 20 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史料价值。
2020-12-03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