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9-10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19-01-30更新 | 1078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山大附中2009-2010年度高三年级12月(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1)根据材料,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9-01-30更新 | 3605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9-10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
2019-01-30更新 | 397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西省山大附中2009-2010年度高三年级12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精神
2019-01-30更新 | 2400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2019-01-30更新 | 365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山西大学附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2年,民主人士张君励曾说:“吾国今后新文化之方针,当由我决定,由我民族精神上自行提出要求。若谓西洋人如何,我便如何,此乃傀儡登场,此为沐猴而冠,既无所谓文,更无所谓化。”这表明张君励
A.否认了继续引进西方文化的重要性
B.强调应当重新审视中西文化
C.对东西方文化认识存在绝对化倾向
D.赞成一味肯定中国固有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B.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
C.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
D.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2019-01-08更新 | 25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期12月考历史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释》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战争后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民国以后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围绕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强调现代国家的国民应具自由、自治、进步、进取思想、权利思想、国家思想等公德;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则提倡“新青年”应具备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的思想和意识。这反映了两者都主张
A.改造国民思想
B.弘扬民主科学思想
C.建立民主政体
D.批判传统伦理道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