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清末民初的体育教材都包含了大量的兵式体操内容。1928年出版的《新学制体育教材》则摒弃了兵式体操的训练,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养成圆满的人格”,安排了田径、舞蹈、足球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内容。体育教材的这一变化
A.深受民主科学思想影响B.顺应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迎合国民政府专制统治D.适应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
2 . 民国初年,袁世凯在《祭孔令》里规定每年旧历仲秋,全国一律举行祀孔典礼,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各地提倡发扬国粹,维护国俗,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也主张“孔教”与“耶教”可以“携手合作”。这反映出
A.国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辛亥革命反封建斗争具有不彻底性
C.中西方文化努力推动优势互补D.北洋军阀政府实行文化高压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初,人们在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过程中,兴起了一场旨在通过“塑造新国民”的救亡运动。该运动为
A.护国运动B.护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2-03-21更新 | 149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兴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17年,陈独秀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意在
A.发动新文化运动B.批判封建伦理C.否定传统文化D.推动文学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陈独秀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无价值”,李大钊也明确表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本身,乃抨击孔子之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据此可知
A.这体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性B.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但未彻底否定传统
C.儒家思想已经被知识分子所抛弃D.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文学家施蛰存曾说:“……运动兴起以后,我国的小说,正如诗与散文一样,可以说是与旧的传统完全脱离,而过继给西洋的传统了。”材料中的“运动”最有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B.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2022-01-21更新 | 212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沙龙兴起于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在当时指的是装扮艺术品的房间。16世纪末传入法国,最初指的是卢佛尔宫的画廊,后逐渐演变为聊天、玩纸牌和谈论文学与艺术的一种场所。17世纪初,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沙龙开始出现,这就是德.朗布依埃夫人的蓝色沙龙。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沙龙的话题由文学艺术转变为政治性的话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罗兰夫人的沙龙,这个沙龙被誉为“吉伦特派的灵魂”。18世纪时,沙龙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兴起了众多各式各样的沙龙,遍布巴黎的各个角落,诸如乔芙林夫人的哲学沙龙、莱斯比纳丝小姐的百科全书派沙龙以及内克夫人的政治沙龙等。沙龙已经成为了一股重要的推动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的新力量。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时,沙龙走向衰落。

——摘编自李国强《启蒙时代:法国沙龙的作用》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北平一批有留洋经历的知识分子圈是最早流行中国式沙龙的起源地。梁思成与林徽因家的“星期六聚会”,是当时名噪一时的沙龙,此沙龙聚集了一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精英人士,所涉及的话题既有社会广度,又有学术理论深度。同样闻名的还有朱光潜家的读诗会,此沙龙主要涉及文学领域,它对我国30年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和影响。与此同时,还有一班生于国难忧患,经历了西方文化浸染的知识分子怀揣着民族理想,以一种属于他们的方式,试图通过模仿建立一种文化模式,用以大众的文艺普及与教育,从而达到提高社会整体文艺素质的目的,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曾朴的真善美书店和邵洵美的金屋书店。

——摘编自曹丹丹《法国沙龙文化在中国的引入与融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沙龙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龙文化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法两国沙龙文化的共同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强调的个人价值和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材料反映当时的时代主题是
A.否定传统B.救亡图存C.抨击纲常D.全盘西化
2022-01-19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割裂旧文化。但有学者指出,仅凭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就断言割裂,实在是低估了旧文化的生命力。这一学者的观点
A.过于强调了新旧文化的对立关系B.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竭力推崇
C.深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D.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
2022-01-12更新 | 575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