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9-10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
2019-01-30更新 | 397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4月)理科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C.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19-01-30更新 | 314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
A.魏源、洪仁玕B.洪仁玕、康有为C.孙中山、陈独秀D.康有为、孙中山
2019-01-30更新 | 30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4 . 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2019-01-30更新 | 154次组卷 | 4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庵埠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强调:“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对此材料的解读,最正确的是
A.“新思潮”指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B.“调和”指新文化运动应有“模棱两可”的态度
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的必要性
D.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新文化运动的艰巨性
2019-01-28更新 | 1579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长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封建统治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资产阶级思想逐步成熟与完善。上述变化的根源在于
A.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B.封建制度已被推翻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D.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学者周扬在《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指出,只要习惯势力和迷信观念依然强烈地隐伏着,中国就不能忘记它对“五四”所欠负的债。由此看出,周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A.掀起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
B.动摇了传统封建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让中国从学习技术推进到制度的转变
D.并未完成近代民主和科学的启蒙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2年,梁启超指出:“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若说欧美人是天生成科学的国民,中国人是天生成非科学的国民,我们可绝对的不承认。”梁启超此言
A.强调思想文化进步的重要性
B.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C.对新文化运动表示完全支持
D.否定了当时盛行的进化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