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陈独秀说:“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唤醒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C.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倾向
2019-08-13更新 | 78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胡适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直到民国八九年间梁启超先生发表他的《欧游心影录》,科学方才在中国文字里正式受了‘破产’的宣告。”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传播的科学与理性主义宣告破产
B.梁启超受到一战后反现代化思潮的影响
C.梁启超反对新文化运动
D.胡适认可梁启超的观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国学”的观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末,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阶段时间内涵
第一阶段晚清到辛亥革命国学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和语言,其出发点是本于爱国主义的立场、着眼于政治的救亡。
第二阶段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人们关注的不是把国学作为国家兴亡的文化基础,反而是从文化的角度,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文化价值来发展现代中国的文化。
第三阶段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国学的关注,既不是强调政治,也不是突出文化,而是注重如何发展学术研究。

——据陈来《近代“国学”观念的发生与演变》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一到两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在给胡适的回信中说:“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此时章行严的崇论宏议有谁肯听?”据此可知,陈独秀认为
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有其历史必然性
B.文学革命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工具
C.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普及
D.白话文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A.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2019-06-23更新 | 661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广深珠三校协作体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
2019-06-08更新 | 9175次组卷 | 93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019-05-29更新 | 904次组卷 | 4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4年,面对当时盛行的个人与国家统一化的观念,陈独秀撰文指出“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这一材料表明陈独秀
A.倾向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B.反对专制道路维护共和政体
C.对民族主义的观念有所反思
D.以民主和科学进行启蒙宣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陈独秀在《新青年》撰文指出:“现代伦理学上之个人人格独立,与经济学上之个人财产独立,互相证明,其说遂至不可摇动,而社会风纪,物质文明,因此大进。”陈独秀主张
A.通过思想启蒙以实现个人自由
B.个人自由是修身治国的根本
C.注重保障个人自由的制度建设
D.经济自主是个人自由的前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揭示了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
时间(年)新式学堂总数(所)学生总数(人)
1902357871006740
190659117逾160万
1912822722933387

对上表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合理的解释是
A.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民众觉醒
B.科举制废除切断士人的传统仕途
C.辛亥革命成功实现近代教育转型
D.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