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培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当时出现这一论述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D.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 . 1917-1918年间,《新潮》《华工杂志》《欧战实报》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俄国工人罢工以及伦敦纺织工人罢工运动等,时人指出:“欧战以还,世界资本制度之国家,无一不受社会革命之风潮所激荡。”这表明当时的知识界(     
A.“以俄为师”成为各阶级的共识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民主与科学思想广泛传播D.积极探索救亡图存新路
2022-04-27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一开始就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把反对封建专制和开展思想学术上的自由论争结合起来,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1917年1月,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北大网罗各派学者,容纳各家学说,允许师生自由争鸣,进一步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打破了思想文化界万马齐喑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
A.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B.和当时的群众性运动紧密结合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D.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022-04-0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口号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扶清灭洋”——北伐战争B.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新文化运动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护国运动D.“打倒列强,除军阀”——五四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1917年开始,胡适坚持认为,新文化运动作为一种思想或文化运动,必须被理解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甚至力图为之追源溯始,将17-18世纪的“朴学”视为五四以前中国史上的第三次文艺复兴。由此可知,胡适强调的是
A.思想文化运动有现实意义B.文化革新应兼顾传承
C.复兴传统文化应回归原典D.文化转型应全盘西化
6 .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大旗帜是(       
A.民主和科学B.民主和道德C.共和与科学D.民主与共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B.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2022-01-21更新 | 212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代某时期,曾集中出现许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如《新青年》《新社会》《新教育》《新妇女》《新学生》等,有数十种之多。由此可推知,当时
A.民主革命的呼声高涨B.民众期盼民主和平建国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学界重视改造国民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陈独秀此举是因为
A.民主科学深入人心B.彻底批判传统儒家思想
C.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D.顺应救亡图存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争论广泛而激烈,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批判旧思想和旧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差异性;杜亚泉等人维护儒家文化传统,强调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这说明
A.新文化战胜了旧文化成为主流思想B.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具备科学的态度
C.这场激烈争论使问题得到真正解决D.知识分子的救国之路仍在探索之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