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万余人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此后,他参与发起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021-09-08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改革是对旧体制中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的革除和变通。戊戌变法时期,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体制是
A.科举制度B.行省制度C.封建专制D.外交体制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皇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帝后两党政权之争,由来已久,戊戌维新,特西太后有意纵容之,以作废立志口实耳。

——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满族统治集团忽然警觉到∶无论变法会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好处都不能为此而付出满族丧失政权的巨大代价。梁启超有一段生动的记述∶当皇上云改革也满洲大臣及内务府诸人多跪请於西后乞其禁止皇上。西后笑而不言。有涕泣固请者西后笑且骂曰∶汝管此闲事何为乎?岂我之见事犹不及汝耶?……盖彼之计划早已定故不动声色也。从此处著眼我们便不难看出围绕著戊戌变法的激烈政争决不可单纯地理解为改革与守旧之争。

——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


(1)材料一、二分别从什么视角解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为什么材料一合材料二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结论会不同?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
2021-02-1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人称清朝的“新政”是“第二次洋务运动”,这是因为
A.新政的措施仅涉及军事问题
B.新政促进清朝政治经济近代化
C.新政没涉及根本性政治制度改革
D.新政没有提出发展实业的措施
2019-08-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戊戌变法的历史功绩在于
A.促进了思想启蒙B.实行了君主立宪
C.实现了救亡图存D.发展了资本主义
2019-12-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2019-01-30更新 | 2957次组卷 | 42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行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史家论改革

材料一:“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结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他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奏效,他才使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三:“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民国二十四年,商务印书馆版)

问题:

(1)写出上述历史学家笔下改革的名称。

(2)依据材料,概括上述三场改革的特点。

(3)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近现代改革的看法。

2018-06-11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上海市金山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天津的《国闻报》曾在戊戌政变后这样评论:在“北京尘天粪地之中,所留一线光明,独有一举而已。”横线上应填的最有可能是
A.京师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京师大学堂
D.商务印书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世纪末戊戌变法的重大历史贡献主要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它之所以能在一向闭塞的中国社会中激起巨大的思想波澜,主要是因为
A.它首次冲破了明朝以后闭关锁国的落后状态
B.它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风气
C.它吻合了当时寻求救国出路的人们的需要
D.它推动了清政府紧跟当时的世界发展潮流
2008·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2019-01-30更新 | 1428次组卷 | 24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合格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