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022-06-16更新 | 13618次组卷 | 9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2022-06-09更新 | 12807次组卷 | 9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所示为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全国部分新设普通中小学堂课程要览。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学堂名称主要办理人课程与教学内容
无锡三等公学俞复等以自编《蒙学读本》七册为教材,寓地理、历史、物理等知识于国文之中
陕西中学堂魏光焘经学、中外掌故学,算学,格致、政治,地理等
苏城中西三等公学沈寿康等半日习儒书,半日习英文
无髑埃实学堂杨模等历史,地理、修身、算术、英文、日文
湖北中西通艺学堂程颂万英法语言文字、经义,舆地掌故、艺文、算数、图绘
A.中体西用得到实践B.近代科学教育得到发展
C.新式学堂影响广泛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脱离中国国情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维新运动期间,一批具有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改良派,主张发展实业学堂,认为“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长,在乎学校。”维新派认为,西方各国的强大,在于“农、商、矿、林、机器、工程、驾驶”之强大,中国需要学习西方广设专门学校之举指,以达到“通经济变人才”的目的。1898,康有为奏请设立各省农务学堂,并请“开农报以广见闻,开农会,以事比较。每省开一地质局、译农学之书,绘农学之图”。同年,清政府下诏“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其各省州府县,皆立农务学堂,广开农会。刊农报,购农器,…其工学、商学各事宜,亦著一体认真举办”。于是,两江总督刘坤一设立江宁农务工艺学堂;江南道监察御史曾宗彦奏请并经总理衙门议准设立矿务学堂;两广学务张鸣岐在广西设农学堂;江西绅士蔡金台等在高安县地方设立蚕桑学堂;端方于京师专设农务中学堂等等。

——摘编自《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一一以清末实业学堂研究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末晚清实业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9世纪末晚清实业教育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
2021-06-08更新 | 12438次组卷 | 11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改革的失败,既取决于社会基础,也取决于改革者的智慧与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初期,欧洲和日本一样,是从多样性的封建体制(注:指分封体制)和充分发展的社会结构的母胎中诞生的。……明治领导人在竭力实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废除了藩体制,撤销了原来的阶级制度,依靠征兵制设置了军队以取代过去的武士阶级,建立了近代经济机构的基础,这都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进而创建了近代政治体制。

——赖肖尔《近代日本新观》

材料二 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在明治维新中采取了哪些革故鼎新的措施?有何效果?
(2)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失败客观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021-06-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曾指出:清朝“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以级尊卑任官”,“以族任官”。即扬满抑汉的中央政府“官缺制”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为官一世,“国未尝资其少益也,而害若丘山”。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原文有改动

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1898611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原文有改动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期间整顿吏治的措施。
2021-05-2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然以数千年前一统儒缓之中国褒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矣。……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这段资料最有可能出自
A.洋务派大臣请更风俗的奏折B.康有为等请革服饰以开风气的奏稿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易服法令D.新文化运动时批判礼教的报刊文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末,封建教育走向了穷途末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明确提出了变科举、开学校、育人才为变法之本的主张。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教育改革的内容包括: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各地创办各种专门学堂,命各省挑选留学生派赴日本留学等。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明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至1905年,清政府下诏“停科举”“广学校”

——摘编自张玉芬《论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派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维新派教育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