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A.求知欲强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C.忘恩负义D.敢于挑战权威
2018-07-03更新 | 95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与人的感受和行为相关,而人的感受和行为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道。过度和不及会使人犯错误,招致责备。中道是经实践理性规定而形成的正确因而会受到称赞。而正确和受称赞是德性所特有的或者说是德性的标志。由此可以得出
A.守中道就是不犯错误
B.守中道必须具有德性
C.中道是德性的本质特征
D.过度和不及是犯错的根源
2018-04-02更新 | 133次组卷 | 5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文翁,少年时好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的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让他们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

他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将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悌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每次到各县巡查时,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翻译并整理自《汉书•文翁传》

(1)根据材料,概括文翁在蜀地进行民风教化的做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翁推行民风教化的意义。

2018-03-0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四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仿真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古希腊文明在哲学上的贡献,体现在“探索人的理性”。柏拉图认为构成理性世界的是
A.B.C.理念D.物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与下列思想相矛盾的是
A.知之为知之
B.因材施教
C.学思结合
D.贵贱有序
6 . 下列关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
①都是教育家   ②都提倡中庸之道   ③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他们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7 .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9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制天命而用之”B.“以法为本”C.“尚贤”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他主张“时变”,应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时偕行”。《孔子家语五帝德》载:“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提及应对自然的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迭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程嘉宏《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苏格拉底的信息永远被人们用来尽可能地派各种各样的用场。尽管那些审判者想强迫他无言,这个在雅典响起已有2300年的声音从未沉寂过。

——克西季《苏格拉底的新申辩》

材料三:

有人说:孔子是东方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西方的孔子,作为代表性的先哲,都是一种文化符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的对当代社会仍具指导意义的思想。
(2)材料二提到“苏格拉底的信息”被人们“派各种各样的用场”,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作为代表性的先哲,都是一种文化符号”这句话的看法。
9 .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A.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B.宣扬理性主义
C.代表新兴工商业者利益
D.强调个人自由
2017-12-01更新 | 318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