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2018-11-28更新 | 2251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南京路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以“性善”哲学为核心,以“仁、义、礼、智”四端说为途径,提出了其个人修养学说,主张扬善性,行仁义,以人格的完善为人生价值目标;同时,在此基础上,孟子系统地论述了封建帝王的治国之策,提出“民为贵”的宝贵思想和行仁政、施王道的政治主张。孟子认为,如果人人以人格修养为目标,诸侯皆能突出民意,关注民生,皆以施行仁政王道,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摘编自《孟子王道思想研究》

材料二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成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以及欲望三种品性。治国者用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与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里,治国者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

——摘编自柏拉图《理想国》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子与柏拉图关于政治体制的不同设想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018-11-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监测(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前分析篇》中说“一个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是从两个前提得到的,不多于两个前提。因为三个名词构成两个前提。”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
A.促使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B.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C.提出归纳演绎法创立逻辑学
D.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A.“为政以德”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D.“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5 . 下面两位伟人分别是东西方文明的奠基者。关于二者主要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的思想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
B.二者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完全相反
C.二者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D.二者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A.求知欲强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C.忘恩负义D.敢于挑战权威
2018-07-03更新 | 95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主张“君轻民贵”,实行仁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偏居江南一隅的东晋政权,从一开始就由于内部矛盾无法调和而动乱频仍。在这些动乱中,琅琊王氏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王羲之虽然出身在琅琊王氏,但很少以一家一族的利益为念。他多次拒绝王导要他到中央政府为官的建议。他愿意在地方上担任具体工作,以便为振兴东晋王朝建立一番功业。从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起,大约有六年的时间,他一直在荆州的征西将军庾亮那里供职。庾亮反对王氏专制朝廷,与王导格格不入。然而王羲之却能注意与庾亮融洽相处。他终于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庾亮把他的职务从参军提升到长史。咸康六年(340年),庾亮去世。临终前,庾亮亲自上表称赞王羲之的才能,建议成帝任命他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不久,晋成帝前后两次发布诏令,委任王羲之任侍中和吏部尚书。因有违本意,都被王羲之一一谢绝了。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羲之所处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王羲之的可贵品质。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阅读下列材料:

他们虽然一起出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因此这些人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工匠身上加了铁和铜,但是又由于属于一类,虽然父子相传,但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复杂。所以上天给统治者的命令最重要的就是要他们做好后代的护卫,要他们注意在后代的灵魂深处所混合的是哪种金属。如果他们的孩子灵魂里混入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排在农民工匠之间;如果农民工匠的后代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应该重视它,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要知道,神谕曾经说过:铜铁当道,国破家亡。

——《理想国》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柏拉图的阶级划分有什么特点?是否在宣扬血统论?
(2)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怎样的体制?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什么不能变成现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柏拉图指出:“事实上,亲爱的朋友,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因为,只有在这种国家里才能有真正富有的人来统治。当然他们不是富有黄金,而是富有幸福所必需的那种善的和智慧的生活。”这表明柏拉图主张
A.国家由掌握智慧和“善”的人来统治B.国家应让每一个人都拥有高尚的品质
C.只有富人才能具有管理国家的权力D.消除人们对物质财富的一贯追求
2018-02-23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考后强化历史试题(山东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