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两位先哲,他们在历史的太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二:吕克昂(亚里士多德创办)一直是许多才高善辩之士云集之所。这个学园的教学风格不同于阿卡米德学园,它采用聚众教学与面向公众演讲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在设备方面也不如阿卡米德,大量的教学活动是在环体育场的林荫道上进行的。
——摘自王乐理《西方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亚里士多德在个人经历等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2 . 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的美德”。下列各项对两人思想相似之处理解准确的是
A.都推崇中正平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B.都出现于各自文明的创新转型期
C.都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
D.都主张采用以德治国的政治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以下两幅图分别是明朝人绘制的孔子讲学图与拉斐尔于1509—1510年绘制的亚里士多德讲学图。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图1 孔子杏坛讲学图                              图2 亚里士多德讲学图
A.孔子强调“礼”,亚里斯多德主张和谐B.孔子强调专制,亚里斯多德主张民主
C.孔子讲学强调灌输,亚里斯多德主张双向交流D.明代注重等级礼仪,文艺复兴看重自由平等
4 . 亚里士多德在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很多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据此,下列对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的评价,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没有现实意义
B.因为亚里士多德主要成就是逻辑学,对科学没有指导意义
C.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对近代实验科学有一定的启示
D.由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所以结论错误
5 . 有人说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太阳下每一个问题都有其一席之地。这些问题包括(   
①哲学问题 ②生物学问题 ③伦理学问题 ④经济学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 . 孔子在《礼记·表记》“……故君命顺(顺民情天意),则臣有顺(顺从)命;君命逆(违背民情天意),则臣有逆(违抗)命。”这里孔子强调的观点是
A.君臣的行为都应提倡“仁者爱人”
B.用“中庸”来协调“仁”与“礼”的关系
C.君臣的行为均应“顺从天意”
D.在君臣关系上应“忠君”但不“盲从”
7 . 从研究孔子的视角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生平的记载属于(   
A.原始史料B.二手史料C.历史解释D.历史评价
2016-11-21更新 | 3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古代世界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这位先哲
A.首次用观察的经验解释自然现象
B.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016-11-21更新 | 6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柏拉图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下列最能体现孔子智慧的观念是
A.社会和谐
B.依法治国
C.制度创新
D.改革开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