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开创者,被誉为至圣。下列有关孔子思想主张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他的教育思想核心是仁、礼
B.他关注现实,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C.他主持编纂了影响后世的《论语》
D.他教育学生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2 . 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A.“仁者,爱人”
B.贵贱有“序”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有教无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黑格尔曾用三句话评述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出生,思考,而后死去。”他在思考中创造出的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创立逻辑学B.建立理念论
C.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D.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2017-06-12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主张放弃现实的幸福;在生物学领域,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A.注意各个研究领域的联系性
B.注重客观实际,研究领域宽广
C.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D.家学深厚,遗传影响比较大
2017-05-15更新 | 24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经学有“南学”、“北学”之分,“南人约简,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各自以不同方式推动经学向前发展。隋末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许多经学师尊或遇难身亡,或逃遁荒鄙担任教授,儒经的教授传习也由滔滔洪波转为涓涓细流。唐高祖、唐太宗时,礼遇儒士,习儒谙经蔚为风气。但是,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这和唐皇朝一统宇内,力求思想文化趋同如一的国策是相违背的;同时,唐太宗看到儒学典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令中书侍郎颜师古在秘书省考定“五经”(《春秋》《诗经》《周易》《礼》《尚书》),对“五经”中讹缺的文字详作订正,书成后奏上。为使该书获得时人承认,太宗召集当时名学硕儒重新论对。颜师古所作五经《定本》多引晋、宋以来江南传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十一月,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注:经学—专注于对儒学经典字面解释和对其义理的阐释。)

——张书林《隋唐经学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颜师古考订《五经》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颜师古的贡献。

6 . 面对社会疾病,孔子从不向神灵祷告。他主张“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君子言有物,行有格,此以生不可夺志,死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由此可见,孔子
A.拒绝祷告是由于他不相信鬼神存在B.主张尊敬神灵的同时尽量保持距离
C.认为用实际行动更能推动社会进步D.明确否认神灵祷告对社会的推动性
7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描绘了一个大同的世界,而几乎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理想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表述集中在《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秩序井然的理想社会。从理想国的社会结构来看,这是一个以严格的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秩序社会。所有公民按其天赋分为三个等级:“智慧型”的公民阶层,即“爱智者”,他们最适合做国家的统治者。“勇敢型”的公民阶层,即“爱胜者”他们天生充满了激情和勇武精神,最适于担当保卫国家的重任。“爱利者”即只能从事农耕、手工、经商活动的劳动者。
——侯典芹《孔子与柏拉图的理想社会观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理想社会设计的共同之处。他们设计的相似原因有哪些?
(2)针对他们的设计,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对古代西方三位著名学者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C.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柏拉图
9 . 在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应该是孔子思想中的
A.子帅以正,孰敢不正B.性相近,习相远也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16-11-18更新 | 6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年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高二上学期联考历史卷(文科)
10 . 孔子提出和亚里斯多德的“中庸”共同之处有:
①都是至高的美德标准                                        ②都主张适度,反对极端
③都反对将 “过”和“不及”简单地调和或折中 ④都是适用于各领域的哲学范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2016-11-18更新 | 7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白云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