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BbXdY(2N=16)。将该动物体内一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若干次分裂后,分别用与基因B、b、D、d特异性结合的探针B(黄色)、探针b(绿色)、探针D(红色)、探针d(蓝色)处理某一分裂时期的细胞,结果如图1所示,已知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处于___________分裂的后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量。图1细胞中出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中基因B和b所在染色体片段发生互换,则经探针处理后,不考虑其他变异,产生的配子中只显黄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_;若该精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32P的细胞所占的比例范围是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细胞分裂过程中p53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在细胞核内调控转录因子的活性,进而抑制细胞恶性增殖。为探究熊胆对皮肤癌细胞中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提取经BB(熊胆粉)处理后的皮肤癌HaCaT、KUMA6细胞株的总蛋白,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出p53,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①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推测p53基因属于__________基因。
②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p53时,p53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主要与_____________有关。由电泳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三模生物试题
2 . 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控制雌蕊发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Y染色体上存在雄蕊发育基因和雌蕊发育抑制基因。现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个抗病基因D和一个抗除草剂基因E同时转入雄株(XY),获得抗病抗除草剂的雄株Ⅰ、雌株Ⅱ和雌雄同株Ⅲ。已知YY个体具有发育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和E导入到一条染色体上的个体可能有Ⅰ、Ⅱ、Ⅲ
B.若D和E导入Ⅰ的一条染色体上,Ⅰ和Ⅱ杂交,F1中抗病抗除草剂个体占3/4
C.若D导入Ⅲ的一条常染色体上,Ⅲ自交,F1中抗病抗除草剂个体占9/16
D.若D和E导入Ⅰ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Ⅰ和Ⅱ杂交,F1中无论雌雄抗病抗除草剂个体均占5/8
3 . 某卵原细胞正常染色体和倒位染色体由于同源区段的配对及交换,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倒位环,产生一条含双着丝粒桥的染色体,如图所示,“×”表示交换位点。无着丝粒片段会因水解而丢失,双着丝粒桥在两着丝粒之间随机发生断裂。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次级卵母细胞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可能是ebcAB
B.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最多有10种可能
C.若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Dcbe,则第二极体可能是ABCDE、adcbe和E
D.若卵细胞基因组成是EDc,则双着丝粒桥断裂位点一定发生在c、d之间
4 . 甲病和乙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其中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某兴趣小组调查一个家族中各成员关于甲病和乙病的患病情况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系谱图。该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在自然人群中甲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与男性中的发病率相等,均为10%。不考虑突变,也不考虑其他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A/a和B/b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Ⅱ-4和Ⅱ-5再生育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3/16
C.在自然人群中,同时含A和a的个体约占9%
D.调查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时,统计的男女人数必须相同
5 . 为研究A/a、B/b、D/d3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一只雄果蝇(甲)的若干精子为材料,用以上3 对等位基因的引物,以单个精子的DNA为模板进行PCR 扩增后,对其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得到了8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精子基因型和比例如图1所示。本研究中不存在致死现象,所选个体的染色体均正常,各种配子活力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有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中的数据分析,在图2方框中画出等位基因A/a和基因B/b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图_______。(注:用“ ”形式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若仅考虑这两对等位基因,一般情况下,雄果蝇(甲)只会产生2 种基因型的精子,但PCR检测结果显示雄果蝇(甲)产生了 4 种基因型的精子,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A/a控制果蝇的长翅与残翅,且长翅对残翅为显性,基因 D、d控制果蝇的刚毛与截毛,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用雄果蝇(甲)与残翅截毛雌果蝇杂交,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但雌果蝇全表现为截毛,雄果蝇全表现为刚毛,请对此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考虑变异):________,请写出雄果蝇(甲)的基因型:________(3对等位基因均写出)。
6 . 我国科学家欲获得高效表达萝卜蛋白A的转基因大肠杆菌作为微生物农药,进行了相关研究。检测发现,转入的蛋白A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效率很低,研究者推测不同生物对密码子具有不同的偏好,因此通过PCR对蛋白A基因进行了定点诱变,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生产该微生物农药所用的质粒结构示意图。图3为转基因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PCR过程中添加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_________。图1中引物B和引物C与普通引物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写一点)
(2)若将新的蛋白A基因导入到图2所示的质粒中构建重组DNA,则扩增新的蛋白A基因时,最好在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5′”或“3′”)端添加______________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3)结合图3分析,导入转新蛋白A基因的大肠杆菌应接种在_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 培养基上,该培养基应添加____________以对其进行筛选。接种前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该培养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4)鉴定图3的菌落中大肠杆菌是否产生了新的蛋白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Ⅲ生物试题
7 . 图1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E、e表示),此病是由于正常基因中间缺失一段较大的DNA片段所致。图2是对图1中的部分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扩增和电泳的结果(离点样侧距离远的DNA片段分子量较小,不考虑致死、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图1推测,此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根据图2推测,片段乙为致病基因,a个体的基因型为ee
C.若I3的电泳结果为c,则II4电泳的结果为b
D.若II3的电泳结果为b,则III2与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2023-11-01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野生型果蝇的眼色有红眼、褐眼和白眼,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红色,b基因控制褐色,B对b为完全显性作用。A基因抑制B基因和b基因的表达,a无抑制作用。现用两个野生型纯合子雌雄果蝇交配,子代如下:

(1)从实验结果可知A(a)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
(2)F1中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2中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让F2中白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后代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
(3)若F1中白眼雄蝇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则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分裂_________(填“I”、“II”、“I或II”)未分离。
(4)果蝇Y染色体上有一H基因,X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带有H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接到X染色体上。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受精卵不发育,含H基因的个体为雄性,不含H基因的个体为雌性。一个基因型为的受精卵中的H基因丢失,该果蝇可与一只体细胞中含两条性染色体但基因型未知的雄蝇杂交得F1,F1果蝇雌雄间随机杂交得F2。若F2果蝇中雌雄比例为7:8,则该未知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023-05-14更新 | 5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9 . 如图为某宠物狗家族有关甲病和乙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甲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为B、b。甲、乙病的遗传方式均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遗传图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Ⅱ-3与Ⅱ-4再生一个两病兼患雌性子代的概率是_______
(3)乙病相关基因在遗传时存在甲基化修饰现象,其相关基因在形成某性别的配子时被修饰(修饰后等同于致病基因),在形成另一种性别的配子时会去修饰,且会遗传给下一代。
①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在______(填“雄配子”或“雌配子”)中发生了乙病相关基因的甲基化修饰,仅考虑乙病,I-2的基因型是______
②为进一步探究乙病相关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有同学设计实验进行判断。该同学选择纯合的正常雄性个体与纯合患乙病的雌性个体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然后对F1、F2个体的性状和比例进行统计。该同学的实验方案能解决问题吗_____?请用相关遗传图解和文字进行说明。______
2023-04-28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押题卷(七)
10 . 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
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
2023-03-31更新 | 5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全国生物联赛河北省初赛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