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AD的两大主要病例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老年斑诱发炎症反应,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两种情况均会引起神经元凋亡,使患者记忆力衰退。图1是神经细胞部分结构及其胞内自噬囊泡产生和运输的示意图。图2是小胶质细胞(MC细胞)清除Aβ沉积时诱发产生炎症反应的机制,小胶质细胞可通过吞噬作用去除变性蛋白和突触连接。

(1)据图1分析,AD患者脑部神经元中与Aβ自噬囊泡清除相关的细胞结构有___(多选)。
A.溶酶体B.细胞骨架C.线粒体D.细胞膜

(2)研究发现Tau蛋白能与微管结合并维持其稳定性。所以过度磷酸化的Tau___(促进/阻碍/不影响)AD患者脑神经元中的Aβ自噬囊泡的转运。
(3)由图2和题干信息可知,当Aβ沉积时,MC细胞中会发生___(多选)。
A.K酶和IK的磷酸化B.NF抑制IL-1基因的表达
C.吞噬并清除Aβ蛋白D.大量释放IL-1

(4)Aβ沉积会进一步促进MC内的NLRP3炎性小体,从而导致额外的Aβ沉积形成,还会促进Tau蛋白的过磷酸化,进而放大神经炎症,引起神经元损伤。下列关于炎症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单选)。
A.巨噬细胞可能参与炎症反应
B.炎症反应属于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C.细胞坏死一般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D.神经炎症的放大是机体的负反馈调节

为了研究间歇性禁食是否能改善AD患者的认知水平,研究人员利用AD模型克隆小鼠开展如图3(a)所示的间隙性禁食实验,IF组每隔一天禁食,AL组自由喂食。野生型小鼠自由喂食作为对照WT。
在水中放置平台如图3(b),训练小鼠记忆平台位置,隐去平台后观察各组小鼠在水中运动,检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5)根据图4分析,下列各组小鼠运动轨迹最有可能是AL组的是___(编号选填)。

(6)据图4分析,间歇性禁食是否改善了AD模型小鼠的认知水平?请说明理由___
(7)有人认为间歇性禁食对AD模型小鼠认知水平的影响是因为重构了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进而影响了小鼠“肠微生物-肠道-脑”轴的动态关系。请写出大致的实验思路,验证这一观点___
2 . 多囊肾病(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目前发现PKD存在多个不同的致病基因,各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不尽相同。图1为甲、乙两个PKD家系的遗传系谱图。

   

(1)甲家系中PKD的遗传方式为___,甲家系Ⅱ-2的基因型为___(相关等位基因用A和a表示)。
为判断乙家系PKD的遗传方式,对乙家系患者和正常成员的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检测基因部分序列如图2所示。检测发现乙家系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

   

(2)甲乙两个家系PKD的遗传方式___相同/不同/无法判断),乙家系Ⅲ-2和Ⅲ-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
(3)比较乙家系PKD患者和正常成员的基因序列,PKD产生的原因属于___(单选)。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倒位D.染色体缺失

(4)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为GATATC,若用限制酶E切割乙家系PKD患者的基因,酶切后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有___种。
(5)若甲家系Ⅲ-2与乙家系Ⅲ-2婚配,生育携带PKD致病基因男孩的概率为___
(6)PKD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措施仍然是针对患者肾内和肾外各种并发症。对于有PKD家族史的家庭,有效降低患儿出生率的方法有___(编号选填)。
①适婚青年进行遗传咨询
②根据再发风险率的估计提出预防措施
③通过产前诊断确定胎儿患病情况
④对患PKD的双亲进行体细胞基因治疗
3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由于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激素Y分泌不足或机体组织细胞对激素Y反应不灵敏,引起血糖浓度增高。图9为细胞A分泌激素Y的机制。

(1)图中,细胞A与激素Y分别是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胰岛α细胞              ②胰岛B细胞              ③胰岛素                    ④胰高血糖素
(2)根据题意和已学知识,以下______原因可能引起糖尿病。
A.激素Y结构异常
B.细胞A的Ca2+转运蛋白结构异常
C.细胞A核糖体数目减少
D.组织细胞的激素Y受体数目减少

线粒体糖尿病(MD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由线粒体DNA突变导致。受精作用时,精子的线粒体不进入卵子。小王患有MDM,下表为其家族主要成员与MDM发病有关的基因M的测序结果(显示转录编码链起始段)。基因M控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蛋白合成。

家族成员

体细胞中的基因M

家族成员

体细胞中的基因M

小王

5’-ATGGGGAAGTGCCA-3’

小王姐姐

拒绝检测

母亲

5’-ATGGGGAAGTGCCA-3’

姐夫

拒绝检测

父亲

5’-ATGGGGTATTGCCA-3’

外甥女

拒绝检测

妻子

5’-ATGGGGCATTGCCA-3’



(可能用到的密码子: 5’-AUG-3’为起始密码子,5’-UAU-3’编码酪氨酸,5’-AAG-3’编码赖氨酸,5’-CAU-3’编码组氨酸)
(3)根据题干信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小王的外甥女也患有MDM
B.MDM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小王只有一半的次级精母细胞含致病基因
D.小王的基因M来自其母亲体内图9细胞A发生的基因突变

(4)结合题干信息和图,说明小王所患的MDM发病机制_______
(5)已知小王父亲不患MDM。请结合题干和上表信息推测,小王夫妇生下的孩子是否患有MDM,并阐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线粒体置换技术(MRT)是预防线粒体遗传病的新型手段,其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6)如图所示过程中,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编号选填)
①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②体外受精技术             ③胚胎移植技术       ④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MRT可能面临伦理争议
B.MRT没有任何生物安全隐患
C.MRT可用于治疗小王的MDM
D.需要政策法规对MRT应用范围作出规定
2024-04-13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分析遗传性青光眼的致病机理
眼球中的小梁网由小梁网细胞构成,小梁网细胞凋亡可能引发青光眼,最终损伤视神经。线粒体是小梁网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心,部分机理如图(1)所示。其中APAF1为细胞凋亡激活因子;Bcl-2与Bax是调控线粒体凋亡的相关蛋白,两者结合后会使线粒体外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蛋白细胞色素c外流。检测发现,小李患JOAG型青光眼,该病由位于1号染色体的MYOC基因突变所致。MYOC基因编码链上部分碱基序列以及小李家庭成员MYOC基因扩增、酶切后的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1)据已学知识推测,组成视神经的神经纤维受损,最可能引发的现象是______。(单选)
A.光信号不能转化为电信号B.视神经传递神经冲动受阻
C.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D.视神经传递化学信号受阻

(2)研究发现,JOAG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细胞中MYOC突变蛋白因肽链折叠出错会阻碍其进一步加工。据图(1)及已学知识推断,折叠错误的肽链最可能堆积在______。(单选)
A.核糖体B.细胞核C.高尔基体D.内质网

(3)进一步研究发现,小梁网细胞内MYOC蛋白肽链折叠错误会促进Bax与Bcl-2结合。据图(1)及相关信息推测,JOAG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细胞内可能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 在线粒体内膜上合成的ATP增多                    ② H+与O2结合生成的水减少
③ 细胞色素c抑制APAF1蛋白活性              ④ 释放内容物危害周围的细胞
(4)研究发现,JOAG型青光眼是由MYOC基因的编码链第733位碱基“T”替换为“G”所致。突变后,MYOC蛋白第245位氨基酸由______变为______。若想利用PCR扩增MYOC突变基因开展研究,设计其引物的部分序列是______。(通用遗传密码:GAG为谷氨酸;CUC为亮氨酸;GGU为甘氨酸;UGU为半胱氨酸;ACA为苏氨酸;CCA为脯氨酸)
(5)据图(2)判断,小李家系JOAG型青光眼的遗传方式是______,其父母再生育二胎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6)调查发现,小李还患有红绿色盲(由OPN1LW基因突变所致)。一般情况下,小李体内OPN1LW突变基因与MYOC突变基因进行重组的过程发生在______。(编号选填)
① 精细胞                                                      ② 小梁网细胞                          
③ 精原细胞                                                      ④ 初级精母细胞
(7)研究还发现,TGF-β蛋白过量也会影响小梁网的功能,从而引发青光眼。据已学知识推测,TGF-β蛋白过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单选)
A.TGF-β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下降
B.TGF-β基因启动子区域与其他蛋白质结合
C.TGF-β基因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结构改变
D.体内部分RNA片段与TGF-β基因转录的产物结合

(8)结合题干及已学知识推测,为缓解青光眼所引发的症状,下列方案合理的有______。(多选)
A.移植正常的神经干细胞修复或再生视神经
B.阻断Bax与Bcl-2结合降低小梁网细胞凋亡
C.基因治疗修正MYOC突变基因并注入眼球组织
D.诱导多能干细胞产生小梁网细胞并注入眼球组织
2024-04-13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5 . 法布雷病(FD)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症,是由于编码α-半乳糖苷酶的GLA基因突变导致患者体内该酶的底物三已糖基神经酰胺(GL3)无法被代谢,逐渐堆积于溶酶体内而发病。图1是某FD患者的系谱图。图2是先证者的GLA基因检测结果,箭头所指的是该基因编码链上的第119位碱基。

(1)GLA基因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肽链的第______位氨基酸发生改变。
(2)GLA基因突变对FD患者的α-半乳糖苷酶的影响可能是______。
A.活性中心结构更加稳定B.与底物的结合能力降低
C.水解能力降低D.酶量增加

(3)结合图1和图2分析,该FD家系中突变的GLA基因是______(显性/隐性)基因,位于______(X/常)染色体上。
(4)推测该家系中先证者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相关基因用G、g表示)
(5)Ⅱ-2体内可能含有两个GLA突变基因的细胞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神经干细胞②神经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次级卵母细胞⑤第一极体⑥卵细胞
(6)下列能降低Ⅲ-2后代FD患病率的措施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禁止近亲结婚②适龄生育③建议生男孩
(7)人为干预可以延缓FD的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请从下列①-③中找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和一个不可行的方案,分别说明理由______
①补充α-半乳糖苷酶
②通过RNA干扰使突变基因表达下降
③使用药物抑制GL3的合成
6 . 羊结核病、羊瘙痒症都是导致羊畜牧业减产的原因。结核杆菌通常寄生于肺泡巨噬细胞内,巨噬细胞破裂后,结核杆菌在体内进一步扩散。小鼠SP110基因的表达产物可抑制结核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增殖。羊瘙痒症是由PRNP基因表达的非致病性朊蛋白异构化为致病性朊蛋白所致。研究人员拟在山羊PRNP基因中,定点插入SP110基因,则可获得既抗羊结核病、又抗羊瘙痒症的双抗转基因克隆山羊(双抗羊)。
(1)为使SP110基因只在山羊肺泡巨噬细胞内表达,将MRS(巨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与小鼠SP110基因形成融合基因。欲验证MRS不影响SP110基因正常表达,设计表所示实验。请根据已有信息,选择合适的编号补充表。(编号选填)

组别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组1

___导入山羊肺泡巨噬细胞。分别将各组巨噬细胞与③___同步接种至培养基。培养三天后,加入④___使巨噬细胞破裂,得到细胞裂解液。取等量的三个组别细胞裂解液,分别接种于平板并培养,最终得到下图结果。

组2

只含SP110基因的质粒导入山羊肺泡巨噬细胞。

组3

___导入山羊肺泡巨噬细胞。

①空载质粒            ②只含MRS的质粒   ③只含PRNP基因的质粒   ④含融合基因的质粒
⑤等量的结核杆菌 ⑥等量的朊病毒       ⑦等量生理盐水               ⑧等量蒸馏水
(2)要获得上图所示的结果,应将细胞裂解液用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
(3)上图所示结果验证了MRS不影响SP110基因正常表达,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
研究人员拟在羊成纤维细胞中,运用基因敲除(敲入)技术,对羊第13号染色体上的PRNP基因某一区域(图1)进行改造,其技术原理如图2所示,需要用到的重组质粒如图3所示。

(4)分析图1和图2,指出图3中的数字1和2的分别代表的结构: 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MRS            ②L4序列            ③融合基因            ④R1序列            ⑤终止子
(5)欲检测融合基因是否成功插入,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题干和图1信息,补充实验思路。可能用到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见表,酶切位点仅考虑图1所示部分。(编号选填)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识别序列

EcoRⅠ

5′-GAATTC-3′

PstⅠ

5′-CTGCAG-3′

BamHⅢ

5′-GGATCC-3′

第一步:提取羊成纤维细胞中的DNA;
第二步:根据_____设计引物进行PCR;
①启动子          ②L4序列          ③R1序列        ④终止子
第三步:添加_____作用于PCR产物;
       EcoRⅠ          ②PstⅠ             ③BamHⅠ
第四步:进行凝胶电泳鉴定。若获得____DNA电泳条带,说明定点敲除成功。
①1条               ②2条               ③3条
(6)改造成功的羊成纤维细胞中PRNP基因和SP110基因的表达情况应是       
A.两者均表达B.两者均不表达
C.前者表达、后者不表达D.前者不表达、后者表达
(7)将改造成功的羊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山羊去核卵母细胞中,可培育出双抗羊,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
A.发酵工程B.基因工程C.细胞工程D.蛋白质工程
7 . 近年来随着甲醇工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日益严重,研究人员通过构建甲醇工程菌来有效利用甲醇。RuMP途径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甲醇同化途径之一,其中MDH酶是同化甲醇的关键酶之一,现科学家利用下图质粒构建表达载体,制备可利用甲醇的大肠杆菌。

(1)为了使目的基因能与图示质粒高效正确构建表达载体,需在目的基因的两端加上__________的碱基序列。(编号选填)
①EcorR I②Kpn I③Acc65 I       ④Bgl Ⅱ
(2)结合上述信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细胞应选取氨苄青霉素敏感型
B.可以使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重组质粒能够被其吸收
C.培养受体细胞的培养基必须加入甲醇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培养基上生长

(3)待培养12h后,挑取单菌落分离DNA进行PCR扩增,若扩增后的DNA样品电泳结果显示有968bp和1566bp两个片段,则下图(深色部分为目的基因区段)中对应两个片段的引物组合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图8中编号选填)

(4)检测上述构建的甲醇工程菌,其MDH的表达量远高于一般大肠杆菌,但仍无法确定是否成功构建能同化甲醇能力较强的工程菌。下列叙述中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尚未对工程菌合成的相关蛋白的活性进行测定
B.尚未对工程菌分解甲醇的能力进行鉴定
C.尚未在个体生物学水平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D.尚未对目的基因进行碱基序列的测定和比较

(5)利用DNA探针(单链DNA)能与待测样本中mRNA互补结合形成双链复合杂交体,从而可确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检测发现部分受体细胞无目的蛋白却有目的基因,原因可能是表达过程中的_______过程受阻;现拟对原因做出进一步的精准判断,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
8 . 近期,一款名为Sulpyrro(中译名:赛派诺)的老衰干预制品,凭借减慢细胞老化速度、赋能青春活力的卖点,在京东平台掀起一股抢购热潮,赢得无数富人追捧。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爆火的时间制品赛派诺,其核心机制NAD+(控制人体衰老指标)提升技术源于哈佛医学院的一项研究。2013年,该校P.G.老龄中心的辛克莱尔教授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经过NAD+技术干预后,22月龄暮年鼠老化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骨骼、肌肉状态显著改善,几乎与6月龄小鼠无异。

   

(1)NAD+全称为__________,是细胞内重要的辅酶,参与多种生化反应,如__________(填写一种类型)等。
(2)赛派诺是一款以提升__________为核心机制的老衰干预制品,该技术源于哈佛医学院P.G.老龄中心辛克莱尔教授的研究。他发现,通过NAD+技术干预,可使暮年鼠的__________比例下降,通过激活Sirtuins家族蛋白(如SIRT1),促进线粒体功能提升和代谢平衡,对__________和状态产生积极影响。
(3)NAD+在衰老调控中的作用表现为多个方面。下列哪一项最能描述NAD+提升技术可能对暮年鼠产生的影响(       
A.通过增加NAD+水平,抑制糖酵解过程,减少能量生成,促使细胞进入休眠状态以延长寿命。
B.通过恢复NAD+水平,增强DNA修复机制和Sirtuins活性,从而减少DNA损伤积累,改善细胞代谢功能并延缓衰老。
C.NAD+提升技术主要通过促进脂肪合成和储存,而非优化线粒体功能,来影响暮年鼠的衰老进程。
D.提高NAD+水平并不能激活Sirtuins家族蛋白,而是通过直接抑制mTOR信号通路,阻止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

(4)将左侧的生理过程或器官与右侧与其相关的NAD+生物合成或功能进行配对             
A.脂肪组织     1.胰岛素分泌调节
B.eNAMPT     2.EV(细胞外囊泡)中的NAD生物合成
C.胰腺       3.NAD在下丘脑中的生物合成
D.下丘脑      4.认知功能改善
E.视网膜      5.SIRT1活动调节
F.海马体      6.睡眠质量改善
G.人体活动     7.延缓衰老
(5)根据材料,阐述NAD+提升技术如何影响暮年鼠的衰老进程,并解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_____________
(6)结合已知生物学知识,推测赛派诺通过提升NAD+水平可能对人体哪些方面产生抗衰老效应?请至少列举三个方面,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7)假设你是一名科研人员,正在设计一项关于赛派诺在人类抗衰老应用中的临床试验。请详细描述你的试验设计思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点:a.研究目的b.受试者选择标准c.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计d.主要观察指标与数据收集方法e.预期结果及分析要求:论述清晰,逻辑严谨,科学合理。答案需涵盖所有知识点,体现对NAD+生物合成、抗衰老机制以及相关生理过程的理解与运用_______________
9 . 研究显示,PRMT7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突变导致的主要症状为身材矮小、短指等;而PRPF8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突变则表现为色素性视网膜炎。携带PRMT7突变基因的甲家族中,一位男性患者的父母健康,其弟弟健康,妹妹患病。
(1)据题干信息判断,PRMT7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病类型为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若仅考虑PRMT7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甲家族中的弟弟与一表型正常的女性婚配,欲生育一健康的孩子,以下措施合理的是___。
A.弟弟进行基因检测
B.怀孕后进行性别筛查
C.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D.弟弟配偶进行基因检测
(3)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某一携带PRMT7基因的染色体与另一条携带PRPF8基因的染色体在亲子代传递过程中,可能会__________。
A.易位B.到同一子细胞C.交叉互换D.到不同子细胞

已知PRMT7基因的转录产物加工为PRMT7₁mRNA,该基因的另一突变形式转录出的产物会被PRPF8基因编码出的PRPF8蛋白(具有广泛功能)重新加工为PRMT72mRNA(如图1所示),后者的翻译产物会使该基因所处区域的组蛋白局部甲基化,提高人类结直肠癌患病率。

(4)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癌细胞通常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在癌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的染色体行为包括__。
A.B.C.D.
(5)据图1写出突变PRMT7mRNA中标注区域所对应的完整编码链序列_______________
(6)据图2及所学知识判断,PRMT7基因突变时发生改变的部位为_________。(编号选填)

(7)已知由PRMT72mRNA翻译出的突变蛋白(PRMT72蛋白)可催化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从而导致结肠癌。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不属于表观遗传现象的过程是__________。
A.PRMT72蛋白催化组蛋白甲基化
B.PRMT7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化
C.PRMT72mRNA指导PRMT72蛋白合成
D.PRPF8蛋白重新加工生成PRMT72mRNA

为证实PRMT7基因的突变会诱发PRMT7mRNA重新加工生成PRMT72mRNA,研究人员选择未突变和突变的组织样本,分别抽取细胞中PRMT7基因的mRNA,并将之转换为相应DNA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如图3所示。

(8)从组织样品中抽取的RNA量通常种类较多且含量较低,要达到足够的量并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从而完成分析和鉴定,需涉及的过程是____。
A.PCRB.逆转录C.细胞分化D.细胞增殖
(9)图3中条带①产生的可能原因包括______。
A.初始点样样品的浓度不同
B.上样缓冲液的染料浓度过低
C.各样本所在点样孔大小不同
D.突变组织存在未发生突变的细胞
(10)据题干可知,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在于防止该区域组蛋白的局部甲基化。开发PRMT72蛋白的抑制剂或移除PRPF8基因均能达到该目的,但研究人员倾向于前者,理由是_______
10 . NF-κB信号通路是神经、激素和免疫调节的枢纽(如图所示),在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NF-κB信号转导通路长期激活会极大诱发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诱发炎症反应。
(1)细胞因子是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从免疫系统的组成看,它属于_____。
A.抗原B.免疫细胞
C.抗体D.免疫活性物质

(2)据图分析,细胞因子和受体结合,经NF-κB促进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这一途径中存在___。
A.协同作用B.正反馈调节
C.拮抗作用D.负反馈调节

(3)大部分细胞因子来自T细胞,T细胞在机体内执行___。
A.体液免疫B.特异性免疫
C.细胞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

(4)T细胞在免疫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免疫治疗中利用抗体靶向T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该疗法直接阻断了体内的___。
A.抗原呈递过程
B.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
C.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D.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5)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NF-KB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炎作用。但是大量使用外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易导致机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其次,NF-kB信号转导通路还参与激素调节,同时该信号转导通路又受到GABA(y-氨基丁酸)的调控(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更难兴奋)。
(6)GABA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可能出现的现象有____。
A.释放神经递质B.氯离子大量内流
C.膜电位发生改变D.钠离子大量内流

(7)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被神经元质膜上的GAT转运体回收并降解。若GAT转运体活性降低,可能导致____。
A.嗜睡症B.肌张力减弱
C.多动症D.癫痫(细胞异常兴奋)

(8)据图判定,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_
(9)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糖水平,需要预先制备标准曲线如下图.若测定某人的血清样品得到吸光度为0.568,则下列计算样品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

A.将吸光度直接代入标准曲线的方程进行计算
B.重新制作标准曲线,再代入测定的吸光度进行计算
C.将该样品稀释后,重新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再进行计算
D.将标准曲线据图外延至测定的吸光度后,再进行计算

(10)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描述合理的____。
A.IKK抑制剂有利于降血糖
B.SIRT抑制剂有利于降血糖
C.γ-氨基丁酸可能具有降血糖效应
D.图中的细胞因子存在诱发糖尿病的风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