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研究人员对日光温室内的黄瓜补充不同波长的光,测得黄瓜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如图1。为进一步探究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补充不同波长的光对黄瓜光合速率影响的原因,研究人员测定了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叶绿体内的淀粉粒数和基粒数,结果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吸收红光和蓝光的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______上,常用______(填试剂名称)提取光合色素,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1分析,14~16时,三组光合速率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若要促进黄瓜的生长,则最有效的补光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1与图2可知,叶绿体中淀粉的转化和运出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据图2分析,补蓝光对黄瓜光合速率的影响不明显,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024-02-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春节前爆发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死亡病例和全国的大面积传播,我国政府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治。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命名为“2019-nCov”。
1.新型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直接以病毒基因组RNA为翻译模板,表达出病毒RNA聚合酶,再利用这个酶催化各种结构蛋白mRNA的合成以及病毒基因组RNA的复制等,完成病毒的增殖。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合成RNA聚合酶的过程发生在病毒的核糖体上
B.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RNA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C与G配对
C.头孢类抗生素具有阻断细胞壁形成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增殖
D.75%的酒精能够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其刺突糖蛋白S识别人体细胞膜蛋白ACE2并与之结合,使病毒侵入细胞,同时会引起人体相应的免疫反应,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CE2是S蛋白的受体,二者的结合与其蛋白质空间结构有关
B.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C.抗原片段向b细胞的呈递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D.再次感染相同病毒,c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
3.目前广泛应用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方法是实时荧光RT-PCR技术。RT—PCR是将RNA逆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相结合的技术,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引物A与引物B应该具有不同的碱基序列
B.过程Ⅱ通过控制温度的变化实现目标序列的循环扩增
C.该反应体系中应加入缓冲液、引物、四种核糖核苷酸、逆转录酶、Taq酶等物质
D.该检测方法的应用依赖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序列的确定
2020-04-15更新 | 4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3 . 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是我国与欧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合作的重点战略民生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在欧盟境内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在该大桥周围为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和增殖养护渔业资源、养殖人员通过人工海域投放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的幼体(或卵等)以实现增殖放流,还在海底建立海水立体养殖。海水立体养殖是指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生蚝等滤食小型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的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从而养殖龙虾、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的高频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实施增殖放流的主要目的是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__________,有利于一定时间后提高种群密度。在海水立体养殖时,有效选择所养殖的生物并合理布设,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
(2)在同一片海域中,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和未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3)人类活动排放的CO2会引发近海区域海水的CO2浓度升高,pH下降。研究发现,海洋中浮游动物能排泄出无机盐,其中含有等缓冲物质,而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生蚝养殖区

人工鱼礁区

浮游动物总丰富度(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综合表中数据,___________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高,尝试从浮游动物影响海洋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
(4)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_
4 . 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是乡村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的新模式。
(1)打造以种植采摘、特色养殖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区别生态农业群落和传统农业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生态农业更好地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2)在生态采摘园内设置一些鸟巢,招引更多的鸟类防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3)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农村污染的防治。某地农民通过发展鳊鱼养殖已经逐渐致富,可是高密度水产养殖引起了水域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影响鳊鱼的产量。下图所示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①治理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遵循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____,塘主在鱼塘边种植了一些本地的水生植物,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得到控制。
②垂钓者在鱼塘边垂钓时,往往会被蚊子叮咬,研究发现蚊子触角中有识别乳酸的受体,以此寻找人类的位置,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是____;为了从根本上降低蚊子数量,可清除环境中的污水塘、房前屋后的积水容器、池塘养鱼捕食蚊子幼虫等,原因是这些措施降低了蚊子的____
③假设鱼塘中的鳊鱼只捕食蓝藻和小虾,小虾只捕食蓝藻,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当鳊鱼直接捕食蓝藻的比例由1/2变为1/4时,理论上来说鳊鱼的产量会下降____%。
④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答出两点)
⑤为保证水稻和鱼的正常生长,仍需要不断有人工进行物质投入的原因____
2024-01-17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蝗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为了防治蝗灾,科学家对蝗虫的生活习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多种防治措施。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调查农田中蝗虫的发生状况,通常采用_____法调查其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需要注意_____(至少答出一点)等,从而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2)4~5只独居蝗虫聚集之后,可产生信息素以吸引更多蝗虫聚集,聚集后的蝗虫个体之间可通过触碰后肢某个部位来传递信息,从而开始群居生活,这表明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若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雄性蝗虫,可改变蝗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导致_____下降,从而降低蝗虫种群密度。
(3)图甲是某区域在若干年内发生的111次蝗灾的月份统计图。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对气温、降水量变化与蝗虫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乙所示。

图甲、乙的描述属于_____模型。据此模型分析,_____是蝗虫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4)鸭子是蝗虫的天敌,对散居状态的蝗虫控制效果较好。农业生产中采用牧鸭治蝗时,应考虑到鸭子对于生存环境和水源的要求、鸭子的放养数量等因素,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2024-01-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试题
6 . 如何提高植物对 CO2的同化力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一直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根据以下有关研 究过程回答问题:
(1)卡尔文及其同事研究植物对 CO2的固定过程如下:首先为了探明碳的转移途径,将_____标记的CO2注入培养藻的密闭容器,定时取样,每次将藻浸入热的乙醇中,杀死细胞,提取细胞中的有机物。 然后应用双向纸层析法使得提取物_____,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分析放射性物质的斑点,并与已知 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其次按反应顺序找到生成的各种化合物;不断缩短时间取样,若依次测定出的化合 物种类为 ABC—AB—A,找到含有放射性的化合物 C3、C5和 C6等。你认为字母 A 表示以上哪种化合 物?_____
(2)在生产实践中,增施 CO2是提高温室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者以黄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 增施 CO2 时间过长,作物的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淀粉积累会_____光合作用, 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 为适当升温增强了植物的_____。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解决“长时间增施 CO2 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020-03-03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7 . 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为加强对蝗虫的防治,科学家对蝗虫的种群特征、迁飞等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经界定属于不同的物种,判断的依据应是____
(2)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散居和群居体现的是种群的____(数量、空间)特征。4~5只独居蝗虫聚集之后,可产生信息素以吸引更多蝗虫聚集;随蝗虫密度的增加,释放的信息素含量也会迅速增加,进一步促进蝗虫的聚集,这体现出蝗虫的聚集过程属于____调节。聚集后的蝗虫个体之间可通过触碰后肢某个部位来传递信息,从而开始群居生活,这表明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3)图1是某区域在若干年内发生的111次蝗灾的月份统计图。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对气温、降水量变化与蝗虫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图1、2的描述属于____模型。据此模型分析,____是蝗虫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4)为调查稻田中二化螟、卷叶螟和稻飞虱等害虫的发生状况,通常采用____法调查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并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如利用性引诱剂吸引雄性害虫进行诱杀,阻止害虫的正常交配,降低害虫的____,从而降低其种群密度。
(5)鸭子是蝗虫的天敌,对散居状态的蝗虫控制效果较好。某科研小组通过在试验田放养鸭子研究对蝗虫的控制。下表为某段时间内植物和蝗虫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4 kJ),鸭子可捕食蝗虫和试验田中植物,该时间段内系统无有机物输出。

项目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植物

108

75

21

58

蝗虫

7

10

1

3

鸭子的同化量为____kJ,第一营养级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农业生产中采用牧鸭治蝗时还应考虑到鸭子对于生存环境、水源的要求、鸭子的数量等因素,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
8 . 岳阳市王家河曾经由于污水排放等原因,导致水体出现严重有机污染以及水华现象。科研人员创建了三个样池并标号1、2、3,除养分浓度不同(3>2>1)外,其余初始条件均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统计了各样池中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GPP)及呼吸散失量(R)与水层深度(Z)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控制污染源若干年后,王家河重新回到原有的生态平衡,这依赖于生态系统具有___性。
(2)图中Zeu的含义是___。长期处于该点状态时生态系统___(填“能”或“不能”)维持稳态。
(3)治理水华修复水体可以建立生态浮岛(一种像筏子似的人工浮体,上面栽有芦苇、睡莲、菖蒲等水生植物)及放养滤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这些措施成效明显,既净化了水体,又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___原理(答1点)。捕食者的存在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的原因是___。治理后的河流碧波荡漾,岸边花草生长,为了更好地研究河岸边的益母草,还需要了解其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们___(答2点)。
(4)浮床上的芦苇在适当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下才能开花,从信息传递的作用角度分析,说明___
9 . 入侵物种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 因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缺少天敌等原因, 在我国南方的淡水域迅速蔓延。在广西也几近遍布全自治区的水田、沟渠、河流, 给各地农业带来灾难。
(1)为研究福寿螺与本土田螺的种间关系, 开展了以下实验: 在同一个饲养盒混合饲养做为实验组(标记为a和b) , 在两个饲养盒中分开单独饲养为对照组(标记为c 和d) 。结果如图所示。这说明两种螺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螺之间的生态胁迫的原理, 将两种螺分别置于如下图所示特殊饲养盒中的两侧进行单独饲养(挡板上的圆孔仅允许水流通过) 。定期检测两种螺的生存率的变化,发现与混合饲养实验所得结果基本类似。据此推测,其中福寿螺可能通过________进而对另一种螺起到生态胁迫作用。

(3)为调查统计福寿螺的种群密度,研究者通常采用样方法,原因是________
(4)福寿螺给各地农业造成巨大损失,部分地区通过轮作旱地植物来降低福寿螺种群的________以控制其数量。请你提出其他安全环保、有效的防治措施________(答出2点) 。
2024-03-2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10 . 在农业以及畜牧业的生产中,许多措施体现了对生态学原理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除草降低了种间竞争,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B.利用性引诱剂杀死某害虫的雄虫可降低该害虫的K值
C.10万“鸭子军队”出征巴基斯坦灭蝗属于生物防治,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
D.增加入工林生物种类和数量可提高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恢复力稳定性
2020-05-01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联合模拟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