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0 道试题
1 .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 pH 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 bb

A_ Bb

A_BB、aa _

表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₁ 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则 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₁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
7日内更新 | 145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豆酱是一种具有特色的传统调味品,其制作流程为“大豆→浸泡→蒸熟→冷却→制曲→成曲→发酵”。制曲过程中用牛皮纸包裹大豆,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在大豆表面大量繁殖。发酵期间定期搅拌,30天后发酵完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蒸熟可杀死大豆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也可使大豆蛋白质变性从而易于分解
B.毛霉分泌的蛋白酶能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C.发酵过程添加食盐和酒精不会影响酶活性,不影响豆酱成熟时间
D.定期搅拌有利于酶与大豆的营养物质充分接触,缩短发酵周期
3 . 下图表示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基因定位的过程,在人——鼠杂种细胞中,人的染色体会以随机方式丢失,通过分析基因产物进行基因定位。结果检测到细胞I、Ⅱ、Ⅲ中人的4种酶活性,只有Ⅱ具有芳烃羟化酶活性,只有Ⅲ具有胸苷激酶活性,I、Ⅲ都有磷酸甘油酸激酶活性,1、Ⅱ、Ⅲ均有乳酸脱氢酶活性。据相关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杂种细胞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杂种细胞培养时,培养基中除必要的营养外通常需要加入动物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C.芳烃羟化酶基因、乳酸脱氢酶基因、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分别位于X、15、3染色体上
D.为防止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受污染,可以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若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携带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100。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和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伴X隐性和常染色体隐性
B.Ⅱ6基因型为DDXABXab或DdXABXab
C.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交换,产生了XAb的配子
D.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两病同患的概率是1/1200
2024-06-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藏羚羊属于国家珍稀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活动很复杂,某些藏羚羊会长期居住一地,还有一些有迁徙习惯。研究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I、Ⅱ、Ⅲ、Ⅳ 分别对应四个年龄等级,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藏羚羊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丙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预测此后一段时间丙地区种群数量一定会保持增长
B.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应采用标记重捕法
C.b点对应的种群增长率最大,e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最少
D.在d点迁入少量的藏羚羊,该草原上藏羚羊的K值将保持不变
2024-06-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中重度盐碱地逆境胁迫条件下,科研人员利用根瘤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Leap启动子
(一种强启动子)调控的SNAC1基因导入早粳稻中,成功培育了SNAC1基因耐盐碱水稻.转基因耐盐碱候选品种呈现SNACl基因超强表达,产品性状及产量明显优于普通水稻。其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Leap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能被_____________识别并结合,驱动基因的持续转录。为使SNAC1基因在普通水稻植株中超量表达,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____切割图中的Ti质粒和DNA片段。
(2)过程①是培育转基因耐盐碱水稻的核心工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T-DNA的作用是将SNAC1基因导入普通水稻细胞并_____________
(3)已知转录时mRNA自身的延伸方向为5'→3',得出SNAC1基因以_____________(填“A”或“B”)链为转录模板链。在筛选含有SNAC1基因的水稻幼苗时,除必要的营养物质,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
2024-06-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类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肌无力、肌萎缩的疾病,特点是脊髓前角细胞变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广泛性、弛缓性麻痹与肌萎缩,智力发育及感觉均正常。SMA可由多种基因突变引起,但一般特指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I)突变所导致。本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根据患者起病年龄和临床病程,将SMA由重到轻分为4种类型。某患者属于该病晚发型,病情轻、起病进展缓慢,图1显示SMA和甲病(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图2表示患该病家系中部分成员关于SMA基因DNA酶切片段的电泳结果。完成下列问题:

   

(1)SMA属于___________遗传病,原因是___________
(2)若Ⅲ-1是女孩,则其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I-2和Ⅱ-1关于SMA基因DNA酶切片段的电泳结果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
(4)已知甲病致病基因频率为1/10,若Ⅲ-1是女孩,其与患甲病的男性结婚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024-06-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用电流刺激成年犬(体重18~23kg)的交感神经会使成年犬的心跳加快,有研究者提出一个问题:“当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活动时,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还是电信号呢?”对此,提出以下两种假设:
假设1: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假设2: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化学信号)造成心脏跳动加快。某科研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哪种假设成立,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①制备若干个带交感神经的搏动的离体成年犬心脏,用插管插入心脏的心室腔中,插管内有某种营养液(能够维持心跳的生理溶液),心脏内的血液已被营养液代替(如图所示)。
②取两个制备好的成年犬心脏分别置于盛有等量且适量任氏液的容器A、B中,用LeaD7000多导电生理仪测量A、B中心脏的心率(分别记为A1、B1)。
③刺激A中心脏的交感神经,测量心脏的心率(记为A2)。
④随后将容器A中适量的溶液转移到容器B中,测量B组心脏的心率(记为B2)。

   

(1)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一起组成_______________系统,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
(2)根据上述实验步骤,该同学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
①若________________,说明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②若________________,说明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3)步骤④中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刺激B中心脏的交感神经后,再观察测量心脏的心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人受到惊吓刺激时,心跳短时间内迅速加快,说明该过程中主要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受到惊吓后,需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能慢慢平静下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4-06-1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沣峪湿地位于西安市,它不仅很大程度维护了秦岭的生物多样性,还能存储洪水、防止干旱,降解污染,对调节气候和控制水土流失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内物种资源丰富,孕育着湿地松、芦苇、藻类等多种生物,某大学科研团队对该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沣峪湿地物种丰富度较高,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
(2)芦苇能分泌某种化学物质抑制藻类的生长,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调查发现湿地内某些植物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处理才能萌发生长,这说明___________
(3)如图是能量流经该湿地初级消费者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单位:×103kJ/(m2·a)]:图中的C代表_________,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

   

(4)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
2024-06-1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葡萄糖在细胞液中,经无氧分解转变为乳酸并生成少量ATP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无氧糖酵解和有氧线粒体呼吸是细胞中提供能量的两大主要方式,早年的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即使在有氧环境下也倾向于利用糖酵解来获得能量,这一现象被称之为“瓦博格效应”。肿瘤细胞利用糖酵解,一方面通过从微环境中摄取大量葡萄糖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线粒体呼吸产生的有害物质ROS(活性氧类)。完成下列问题:
(1)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一类特殊的细胞器,它们的功能主要受细胞核基因组调控,但同时又受到自身基因组的调控,因此,真核细胞中这两种特殊的细胞器被称为____________
(2)写出此种糖酵解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能进行该糖酵解的生物或生物器官一般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种)。
(3)低氧条件下线粒体中的ROS水平升高实际上是一种线粒体应激现象。已知在低氧条件下,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N蛋白会被激活。若抑制N蛋白的活性,导致低氧状态下ROS水平会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N蛋白对于低氧引起ROS水平升高是必需的。
(4)由于肿瘤细胞对谷氨酰胺需求量大,肿瘤环境中常呈现谷氨酰胺缺乏。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内转录因子DDIT3(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3)在克服谷氨酰胺缺乏给细胞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①研究人员首先研究了糖酵解途径中调控因子的表达变化。他们发现,在谷氨酰胺缺乏下
肝癌细胞的TIGAR(一种糖酵解调节负调控因子)表达下降,但在敲除DDIT3的细胞中,TIGAR水平没有降低(图1)。且在谷氨酰胺缺乏条件下,TIGAR在转录水平上也有所降低.而在敲除DDIT3后却逆转了这种现象(图2),说明肿瘤细胞保证自身存活的机制为____________

②另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线粒体应激试验测定氧消耗率(OCR),发现野生型的肝癌细胞中谷氨酰胺缺乏可导致OCR减少,而在DDIT3敲除的肝癌细胞中重复这个实验,结果显示出相对较高的OCR,这表明在谷氨酰胺缺乏条件下,DDIT3通过________________,保证了自身的存活。
2024-06-1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