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57 道试题
1 .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为了研究油菜花色性状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以甘蓝型油菜的白花、金黄花和黄花植株为亲本(均为纯种)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若白花和黄花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且黄花基因型为tt,则F1与白花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2)实验二中,若黄花和金黄花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2黄花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F1与金黄花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3)实验三中,若油菜花色遗传受T/t,A/a,B/b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则金黄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与金黄花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上述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 .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定律。
(2)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
(3)现有2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完成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实验步骤:
①用2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___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F2植株上果实形状及比例为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F2植株上果实形状及比例为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3 . 番茄(2N=24)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为两性花,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其果皮颜色有黄皮和透明皮,果肉颜色有红色肉、黄色肉和橙色肉。科研人员用两个纯系番茄植株杂交,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基因的分离定律,最好选择番茄的_____(填“果皮”或“果肉”)颜色进行研究。
(2)番茄果肉的不同颜色属于_____性状,控制其果肉颜色基因的遗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
(3)若只考虑果肉颜色,F2中红色肉番茄的基因型有_____种;取F2黄色肉番茄植株自交后代中橙色果肉占_____
4 . 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能导致人类出血热的致死性病毒,威胁人类健康。EBOV的NP蛋白在病毒复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检测EBOV的重要靶蛋白。实验人员用NP蛋白免疫小鼠来制备抗EBOV单克隆抗体,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单克隆抗体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答出2点)。体外培养骨髓瘤细胞时,应该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_____以补充细胞生长所需的未知营养物质。
(2)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经筛选1获得杂交瘤细胞时,通过该培养基可以淘汰__________细胞。筛选2含多次筛选,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____。两次筛选后的所需细胞群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
(3)抗EBOV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血浆中EBOV的含量,检测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检测前,先将抗EBOV单克隆抗体固定在支持物上,然后向检测体系中加入一定量含有EBOV的血浆(其NP蛋白称为待测抗原)和等量酶标记的NP蛋白(酶标记抗原),目的是让待测抗原、酶标记抗原与抗EBOV单克隆抗体结合时相互_____
②保温一段时间后洗涤,再向检测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白色底物,若检测体系蓝色越深,则说明血浆中EBOV的含量_____
5 . 将正常生长且生长情况相同的油菜幼苗分为多组,每周向各组油菜叶片上分别喷洒等量不同浓度(mg/L)的色氨酸溶液1次,6周后油菜幼苗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菜叶片细胞以胞吞的方式吸收色氨酸
B.喷洒色氨酸主要通过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植物生长
C.从100mg/L开始随着喷洒色氨酸浓度升高抑制油菜生长的效果逐渐增强
D.喷洒色氨酸对促进茎叶生长的效果高于根部
6 . 小麦的抗病(D)对感病(d)为显性。一片农田中,小麦的抗病和感病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对这片小麦随机授粉,逐代淘汰感病个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机授粉得到的子一代小麦群体中,抗病个体:感病个体≈3:1
B.淘汰一代,该种群中d基因的基因频率降至1/2
C.连续淘汰两代,基因型为Dd的个体在群体中占比为2/3
D.人工选择可以定向改变基因频率,使种群发生进化
2024-05-25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不定项必刷题50道-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7 . 苯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100。如图是某家族关于苯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苯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1和Ⅱ-2婚配,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后代是否患病
C.Ⅲ-2与Ⅲ-3均不患病,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1/24
D.Ⅲ-3与某健康男性婚配,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3/176
8 . 有色大米中含有天然色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人们降低患癌症和糖尿病的风险。但与白色水稻相比,有色水稻生长周期长、产量低。科学家为了培育高产的有色水稻进行了如下相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经处理后得到的植株1是二倍体,植株2为单倍体
B.图示过程涉及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C.图示过程可以说明有色水稻和白色水稻是同一物种
D.秋水仙素通过影响着丝粒的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2024-05-25更新 | 321次组卷 | 2卷引用:不定项必刷题50道-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9 . 如图为某家族有关甲病和乙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相关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A、a;乙病的相关基因为B、b,某性别个体在产生配子时乙病相关基因均被甲基化修饰,另一性别个体在产生配子时均去修饰,修饰后的基因作用效果等同于致病基因。已知I-1不含被修饰的乙病相关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相关基因在形成精子时被修饰
C.I-2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Ⅱ-3与Ⅱ-4再生一个孩子两病兼患的概率是1/8
10 .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索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R型菌时加入S型菌的多糖类物质,不能得到具有荚膜的细菌
B.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分别采用体内和体外转化的方法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
D.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等细菌的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024-05-2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不定项必刷题50道-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