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31 道试题
1 . 如图1为遗传信息在某动物细胞中的传递过程,①~⑧表示相关过程,图2表示核DNA中某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②过程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解旋酶,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______。进行④过程时,一个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______个tRNA的结合位点。
(2)该细胞中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______。与⑧过程相比,⑦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
(3)由图2可知,DNA甲基化阻碍______酶与启动子结合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
2 . 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3表示某个生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4表示某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

(1)图1中“B→C”核DNA数量增倍是___所导致的,“G→H”染色体数量增倍是___所导致的。
(2)图2中CD段发生的时期是___,图3中___细胞处于图2中的BC段。
(3)若丙细胞是乙细胞的子细胞,则丙细胞的名称是___,丙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判断丙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依据的是细胞中染色体的___
(4)图4中IV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
(5)兔毛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假设在一个繁殖期间,杂合雄兔的精巢中,初级精母细胞中共有10个黑色基因。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___个带白色基因的精子。
3 .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 pH 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 bb

A_ Bb

A_BB、aa _

表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₁ 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则 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₁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
7日内更新 | 165次组卷 | 7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图1表示DNA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DNA复制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1是_________(填中文名称),7为_________(填中文名称)。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填图中数字)连接起来。图1中10的上端为_________(填“3'-端”或“5'-端”)。
(2)图2中②③处发挥作用的酶分别是_________,据图可知,DNA复制过程具有的特点有_________(填两点)。
(3)已知某DNA分子上有200对碱基,其碱基A和T占总碱基数的50%,其中一条链上T占该链的30%,A+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50%,则互补链上G有_________个。
5 . 一万多年前,某地比现在湿润得多,气候也较为寒冷,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联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以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鳉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 a 、 b 、c、d 鳉鱼)。下图为该地1万多年以来湖泊的变化示意图。

(1)现今,D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________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2)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_________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步。
(3)有人将现在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 a 和 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则 a、 b 之间存在__________,它们属于两个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来自C、D两湖的鳉鱼( c 和 d )交配,其后代具有正常生殖能力,且后代之间存在一定性状的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6 . 甲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中显示部分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可能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的有_____。F细胞表示的分裂时期为_____期,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图乙中③和⑥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体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时间段是_____。(填图中数字)
7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图1是实验的部分步骤,AC中矩形表示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或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35S、32P分别标记图2中的部位是________。(填数字编号)
(2)为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需要先在含32P磷酸盐的培养基上培养______,然后接种______培养。
(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噬菌体的氨基酸

(4)对下列32P组实验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仍存在于培养液中。
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8 . 下图是某个家族系谱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家族系谱图中亲子代______(填一个亲代和对应子代的序号)的表型可以判断出该病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
(2)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II4与II5再生育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______
(3)若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基因用B表示,则II4的基因型为______。若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再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为______
(4)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病基因用a表示,则Ⅲ6的基因型为______
9 . 南瓜是一种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果形有三种表型。为探究南瓜果形的传递规律,研究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F2的数量比约为_____。由此推测,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
(2)将F1与长圆形南瓜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表型有_____种。
(3)若研究人员将F2中的圆球形植株与长圆形植株杂交,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
10 .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为判断玉米宽叶和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个小组独立开展了实验。小组①以纯合窄叶和纯合宽叶植株为亲本间行种植,让其自然受粉,观察子代表型。小组②以自然界中的多株宽叶植株为母本,均授以某窄叶植株的花粉进行人工杂交,观察并统计所有F1的表型及比例。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①的玉米传粉方式是_____(填“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或“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若小组①的实验结果:宽叶玉米所结种子种植后,子代表型为______,而窄叶玉米所结种子种植后,子代表型为_____,则宽叶为显性性状。
(2)在该实验中,小组②需对母本进行_____处理以防止玉米自然受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若宽叶为显性性状,则小组②实验中F1表型比例不是1:1的原因是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