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研究人员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森林灌草层动植物的组成、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的多样性等进行了相关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公园气候条件、人为干扰因素以及马鹿、梅花鹿等顶级消费者(东北虎、东北豹)的捕食对象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可确定国家公园内东北虎、豹的___。公园环境逐年改善,相较于其他动植物,东北虎、东北豹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但总数仍较少,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主要是__
(2)灌草层是有蹄类动物取食的主要区域,该区域根据林木覆盖程度可分为郁闭林和开阔地两种主要地形。收集并检测几类常被取食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发现开阔地生物积累量显著高于郁闭林,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区别开阔地、郁闭林中不同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这种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
(3)该生态系统中,东北虎捕食摄入体内的能量,其去向包括_______、尸体残骸等流向分解者。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国家公园内丛林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丛林鼠的记忆力较强,会导致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若利用鸟鸣声调查某种候鸟的种群密度的时,主要运用了______的原理。若利用红外线技术调查某山区昼伏夜出且善于攀援的灵长类动物的种群密度,还需使用的技术或手段主要有_______
(4)为研究公园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的多样性,研究人员在1月到12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该灯的杀虫机理是运用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杀灭害虫,其应用原理涉及信息传递中的___信息。
②调查时杀虫灯每天需____打开和关闭,据下图调查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A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导致个体总数的增加   B.趋光性昆虫在4月份时增长速率最大
C.个体总数和物种丰富度存在季节性变化
2 .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铁钉扎脚形成较深的伤口,应保持通气,以满足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
B.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C.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和CO2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3 . PCR技术的实用性和极强的生命力其使成为生物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下面是两个具体实验中的PCR技术应用,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重叠延伸PCR技术是一种通过寡聚核苷酸链之间重叠的部分互相搭桥、互为模板,通过多次PCR扩增,从而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基因的定点诱变。它在需要诱变的位置合成两个带有变异基因碱基的互补引物,然后分别与引物a和引物d做PCR,这样得到的两个PCR引物产物都带有变异基因,并且彼此重叠,再将重叠部位进行重组PCR就能得到诱变PCR产物,如图所示:

   

①PCR扩增DNA的过程中,引物a、b、c、d中,PCRI应选择图1中引物___________,大量扩增突变产物AD则应选择引物___________,重叠延伸时不需要引物的原因___________
②重叠延伸PCR通过___________实现定点突变。PCR1和PCR2需要分别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若正常基因可被限制酶DpnI识别并切割,特定位点突变后的基因不能被DpnI识别,请设计实验思路鉴定上述过程获得的突变产物AD是否为突变基因:___________
(2)反向PCR可用于扩增未知序列,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图链状DNA分子内侧是已知序列,外侧为未知序列。

   

①不直接在图2中DNA分子的两端设计引物并进行扩增,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图3中环状DNA进行PCR的过程中,沿引物A延伸子链的延伸方向是__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PCR产物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EcoRI的酶切位点。
4 . 制作泡菜
(1)发酵原理:
①利用_____来进行发酵;
②发酵期间,乳酸会_____,当它的质量百分比为_____时,泡菜的口味、品质最佳。
(2)制作泡菜发酵条件:适宜的_____、严格控制_____条件。
(3)制作泡菜方法步骤:配制盐水→蔬菜装坛→加盐水→封坛发酵
①配制盐水: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_____的盐水,并将盐水_____,冷却待用。
②蔬菜装坛:将_____蔬菜洗净,切成块状或条状,混合均匀,晾干后装坛,装至_____时,放入_____,继续装至_____成满。
③加盐水:将_____的盐水_____倒入坛中,使盐水_____
④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_____,发酵过程中注意_____,根据室内温度控制发酵时间。
(4)制作泡菜实验分析
①盐的作用:_____
②盐水浓度为质量百分比为_____
盐水浓度要适宜的原因:_____
③盐水煮沸的目的:_____
④盐水冷却后使用的目的:_____
⑤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可加入少量“陈菜泡液”,目的是_____
⑥泡菜坛子使用之前要检查密封性的目的:_____
⑦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_____
⑧泡菜制作过程中,是否只有乳酸菌起作用?_____
(5)蔬菜应新鲜的原因:_____
(6)泡菜坛应装至八成满?为什么?__________
(7)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易发酵为酸奶?_____
(8)发酵中期时,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_____,嫌气状态形成,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发酵产物只有乳酸或达到80%以上),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试分析这种微生物消长现象的原因(为什么乳酸菌会逐渐成为优势菌种):_____
(9)说出乳酸发酵过程中下列变化
乳酸菌数量变化_____
乳酸含量变化_____
亚硝酸盐含量变化_____
(10)泡菜制作过程中,各阶段菌种变化:
①发酵初期:_____
②发酵中期(风味最佳):_____
③发酵后期:_____
(11)泡菜坛的发酵液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乳酸菌吗?_____
(12)进一步探究——亚硝酸盐:
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有_____产生;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_____危害人体健康,但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能够把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氧性中毒症状;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如适宜的_______________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霉变的食品亚硝胺可增至数十倍至数百倍)。
(13)拓展应用:
某同学在制作泡菜前,查阅资料得知,可以向泡菜坛中加人一些“陈泡菜水”;在用质量百分比为5%的食盐水制作泡菜时,他在不同时间测定了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见曲线图。请你帮他分析相关问题。

①据图分析,从亚硝酸盐的含量来看,你认为该泡菜在什么时间食用比较合适?为什么?_____
②他第一次制作出的泡菜“咸而不酸”,造成这个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
③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什么?_____
④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哪些?_____。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_____有关。温度过_____、食盐用量_____、腌制时间过_____,易造成_____,使亚硝酸盐含量_____
2024-04-0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发酵工程(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5 .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应用技术原理或取材原因优势
A快速繁殖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繁殖快、保持亲本遗传特性
B作物脱毒植物顶端分生区几乎不含病毒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C突变体的利用为适应培养条件发生新的突变获得自然界没有的新物种
D生产细胞产物细胞可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不受季节、天气等限制
A.AB.BC.CD.D
6 . 玉米(2N=20)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图1为玉米植株示意图。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纯合优良品种矮秆抗病(hhRR)的过程。

(1)玉米作为遗传学常用研究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对玉米进行人工杂交的基本步骤是_______
(2)利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这种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_______。所以需要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
(3)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4)方法Ⅱ称为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缺点是_______。应用此育种方式培育纯合优良品种,一般应从________(F1、F2、F3)开始选育该性状表现的个体。
2024-06-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桃源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应及时松土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B.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毒害细胞
C.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是为了防止厌氧菌大量繁殖
D.苹果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会使酶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8 . 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水稻发芽速度的关系,某兴趣小组选择萌发速度快(盐恢888)、萌发速度中等(南粳46)、萌发速度慢(海水稻)三个品种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相等质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盐恢888、南梗46、海水稻发芽种子各2g,与1g石英砂混合,置研钵中,加8mL蒸馏水研磨,3500rpm离心10分钟,获取粗酶液。
步骤二;取若干支干净试管,依次编号,各加入1mL粗酶液。

分组

步骤

盐恢888

南粳46

海水稻

加样

1mL粗酶液

1mL粗酶液

1mL粗酶液

加缓冲液(mL)

1

1

1

________(mL)

2

2

2

置40℃水浴保温5分钟,取出后立即加入4mL的0.4mol/LNaOH溶液

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

淀粉酶活性/U

6.2

5.7

3.6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种加入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步骤二的③中加样液为________,步骤二的④中加0.4mol/L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使用双缩脲试剂不可以准确测定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_
(3)从代谢的角度分析,盐恢888水稻种子萌发速度快的原因________,有助于提高呼吸作用,为水稻种子的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保证。
(4)比色法的原理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利用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与其浓度的比例关系,通过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的麦芽糖能将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成橙红色化合物,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与颜色成正比,可以据此应用比色法测定淀粉酶的活性。但有同学质疑“实验中出现的颜色变化,不一定都是淀粉酶催化淀粉产生的麦芽糖所致,也可能是由于粗酶液中混有发芽种子自身含有的麦芽糖。”针对此质疑,可以通过改动上述实验步骤,设计对照实验来使实验结果更为科学。则该改动为________
(5)水稻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水稻种子的萌发速度受α-淀粉酶调控。为进一步探究β-淀粉酶的差异,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三只试管中各加入相应品种提取的粗酶液1mL→Y处理→如上表操作并进行显色测定。其中Y处理是指________
2024-01-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近年来,部分农村应用稻田蟹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发展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稻蟹共生系统,获得了良好效益。如下图表示某稻蟹共生系统内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稻田昆虫、底栖动物、河蟹等动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图中的最高营养级是第____________营养级。
(3)该生态系统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在“藻类→浮游动物→河蟹”的食物链中,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可以随着_______________流向分解者。
(4)将杂草全部清除,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2024-05-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是细胞具有统一性的证据之一。DNA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在刑侦、医疗等方面用来鉴定个人身份、亲子关系,某亲子鉴定的结果应用DNA指纹技术时,首先需要用合适的酶将待检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再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最后形成图1.其中A、B之一为孩子的生物学父亲。回答下列问题:     

(1)DNA指纹技术能用来确认不同人的身份,其原理的依据是DNA具有________(特性)。据图1分析,孩子的生物学父亲是________(填字母)。
(2)如图为真核生物DNA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图2、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DNA的复制能准确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②完成图2过程,酶1和酶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________分开。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分裂Ⅰ后期             D.减数分裂Ⅱ后期
③已知果蝇的基因组大小为1.8×108bp(bp表示碱基对),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100bp/s。图3为果蝇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的泡状结构叫做DNA复制泡,均在进行复制。请你推测形成多个复制泡的原因及意义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