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植物细胞通过“感受信号→传导信号—发生反应”,来精细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细胞分裂素与受体结合后,主要促进__________的分裂,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主要促进__________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出__________作用。
(2)光敏色素作为光受体,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与光合色素相比,在吸收光谱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
(3)科学家用红光和红外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这些莴苣种子萌发率如下表所示:

光照射处理

种子萌发率(%)

无光照

8.5

红光

98

红光→红外光

54

红光→红外光→红光

100

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

43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__________。莴苣种子对红光的反应远比红外光敏感,如果经过红光和红外光处理后,将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而不是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能正常发芽的理由是__________
2 . 大部分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时,会出现顶端弯钩(如图1),目前研究认为是生长素对植物细胞生长的差异性调控,幼苗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该侧生长而出现的。为探究水杨酸(SA)和乙烯生物合成前体物质(ACC)对顶端弯钩形成的影响,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分别放在含有0、200μmol·L-1SA、10μmol·L-1ACC、200μmoFLSA+10μmol·L-1ACC的固体培养基上黑暗培养3天,结果如图2所示。

(1)本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________
(2)ACC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产生乙烯,乙烯作用是___________,从而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
(3)SA、ACC在顶端弯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在图3中画出实验组顶端弯曲大致弯曲度相对值的柱状图________

(4)研究表明,在拟南芥的顶端弯钩现象中,生长素转运体PIN3蛋白发挥了关键作用,现有若干野生型拟南芥和PIN3基因缺失突变体种子,基本固体培养基,暗箱。某同学想验证上述观点,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
2024-01-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伸长生长旺盛的部位。由于其生理活性大大超过现有的五种激素,已被国际上誉为第六激素。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00.10.20.30.40.5
平均株高(cm)162038514224
(1)油菜素内酯的作用与____________(填植物激素名称)相似。
(2)上述实验的目的是______。本实验______(能/不能)证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
(3)若利用本实验数据进一步测定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作用的最适浓度,请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配制浓度在______范围内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5组;
第二步:选取______的芹菜幼苗,随机均分为5组,并用以上浓度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分别处理;
第三步:将以上5组芹菜幼苗在______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______
通过实验结果比较,确定油菜素内酯水溶液作用的最适浓度。
4 .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粮食作物,为了研究光照、重力、机械压力对豆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研究。
(1)在黑暗环境中培育的豆芽,细胞中不含叶绿素,茎(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下胚轴)比在光下要长很多。豆芽一旦见光,就会发生形态变化并长成豆苗。从豆芽长成豆苗的过程中,光对豆苗的颜色和形态有什么影响? ___
(2)横放的幼苗下胚轴顶端会形成“顶端弯钩”结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重力影响下胚轴顶部两侧细胞中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该实验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依据是___
(3)研究发现,与不施加机械压力相比,施加机械压力的幼苗乙烯产生量明显增加。科研人员进一步进行实验,给豌豆幼苗施加机械压力(分别覆盖厚度为60mm、90mm、120mm的玻璃珠)或施用不同浓度乙烯处理(单位为ppm),得到图示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机械压力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___(“是”或“否”)依赖于乙烯,论证依据是___
(4)综上所述:环境变化、激素、植物形态之间的关系是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生理作用;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回答下列与生长素相关的问题:

(1)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___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少量的生长素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是植物体还要源源不断合成生长素的原因是___
(2)甲图中,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___,此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说明___
(3)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___因素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
(4)某生物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实验如下: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随机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不做任何处理,B、C、D三组去除顶芽,C组在去除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___(将实验操作补充完整)。将四组幼苗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侧芽生长状况。预期结果:___组侧芽不生长。上述生物小组的少数学生在实验中发现,C组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2023-11-17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当棉花生长到一定高度后,棉农常常会摘掉其顶芽,目的是解除___________,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特点是具有_________
(2)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1.从该图可得出乙烯的生理作用是能促进_________以及番茄果实成熟。
(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________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_________(填“A点”、“B点”或“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理是________
(4)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适宜强度的可见光光照,给予乙组①________
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的②________,并测量③__________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a、甲组植物生长高于乙组;b、④________
7 . 棉花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为纺织业提供原材料。图1是棉花植株结构图,图2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棉花植株①、②部位,生长素合成旺盛的有________(填“①”、“②”或“①②”),生长素浓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 (填“①”或“②”)。
(2)棉花植株生长过程中,农民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摘除棉花顶芽后,用激动素处理利于侧芽生长,为了验证激动素对棉花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棉花幼苗随机分为A、B、C、D四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完善实验设计思路。
组别实验处理
A保留顶芽,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侧芽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各组侧芽生长量。
2023-08-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有的番茄品种的果实远端凸起形成果尖,研究人员对果尖的形成展开了系列研究。
(1)受精作用后,生长素能促进番茄果实的__________
(2)已知果实尖端细胞的发育起源于果实远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为研究生长素对果尖形成的调节作用,研究人员设计如下实验。

组别

品种

处理

检测

实验组

有果尖品种

在果实远端喷洒生长素转运抑制剂NPA水溶液

无果尖

对照组

?品种

在果实远端喷洒?

有果尖

①对照组应为__________品种,在果实远端喷洒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说明,降低远端生长素浓度会__________果尖的发育,该实验结果与已知相符。
(3)有研究发现,番茄染色体上F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促进生长素的运输,从而促进果实尖端的形成。PT蛋白能识别、结合特定基因的启动子。研究人员发现原本无尖的品种其基因(PT)突变后变为有尖。据此推测,该品种PT基因突变后有尖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研究人员证实了上述推测后,在无尖果实品种的果实远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了F蛋白,并检测尖端生长素形式与相对比例,结果如下图(注:酯酶E通过催化无活性生长素(ME-IAA)的去甲基化产生有活性的生长素(IAA)。其中__________为野生品种组。


(5)请综合上述系列研究,以流程图的形式在下图中阐述番茄果尖形成的机制__________

2023-03-14更新 | 9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9 . 为研究植物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科研人员用拟南芥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
(2)水平放置的拟南芥,当表现出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时,根近地侧IAA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茎近地侧IAA浓度与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
(3)据图可知,IAA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GA所发挥的作用是否具有类似的特点?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中bc段的实验结果,能否说明IAA与GA对茎的生长表现为相互促进?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
2023-03-0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为探究这种抑制作用是使植物不再生长,还是使其生长比正常情况缓慢,以植物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a.实验过程:
①把生长状况一致、_________的若干植物胚芽鞘分成_________组,置于相同培养液中;
②对照组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或适量的清水),各实验组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进行避光培养;
③一段时间,测定每组_________
b.实验结果:(如图1)

c.实验结论:______
(2)研究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浓度与乙烯生物合成速率呈正相关,据图2可知:生长素促进_________使ACC合成酶增加,从而增加了ACC的含量,进而促进了乙烯的生物合成。该过程表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