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黄瓜的花有两性花(雌雄蕊均发育)、雌花(仅雌蕊发育)、雄花(仅雄蕊发育)之分。基因F/f、M/m是黄瓜花芽分化过程中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黄瓜花的性别决定有重要作用,基因F和M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基因f、m无相关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到一定值时,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据此分析,生长素与乙烯之间的反馈机制和基因M与乙烯之间的反馈机制的区别是______
(2)若让雌花黄瓜和雄花黄瓜杂交,在人工异花传粉的操作过程中,可以省去______步骤。
(3)据图分析,雌花黄瓜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若对雌花黄瓜植株施加乙烯抑制剂,则其发育为______花黄瓜。
(4)为研究基因F/f、M/m的遗传机制,某兴趣小组选择了甲、乙两株黄瓜进行杂交实验。研究人员用基因F/f、M/m的引物扩增了甲、乙两株黄瓜的生殖细胞中的DNA,精子或卵细胞的基因型如图2所示。

Ⅰ.已知①②来自甲黄瓜,③④来自乙黄瓜。据此分析甲、乙黄瓜的表型分别是______
Ⅱ.若甲和乙杂交,则F1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小组成员A认为该结果不能判断基因F/f、M/m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但可以选择F₁中基因型为FfMm的黄瓜自交来推断,小组成员B认为该方案不可行,其理由是______
Ⅲ.为继续探究基因F/f、M/m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小组成员B认为可选择F₁中基因型为FfMm的黄瓜与F1中杂合子黄瓜进行杂交来推断。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分析,写出预期的结果和结论:______
2 .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1~4分别表示可溶性糖、淀粉、含氮化合物和脂肪。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的含量和淀粉磷酸化酶(能催化合成淀粉)活性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二糖属于可溶性糖,常见的植物二糖有______(答出2点)。植物脂肪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2)分析图1可知,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_,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多至稳定,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小麦种子的储能物质主要是淀粉。分析图2可知,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物质①的含量会______。物质③是______。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糖类的多,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4)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促进种子萌发和开花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_____。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_____
3 . 种子的萌发需要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进行,所需要的酶,有的已经存在于干燥种子中,有的是在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合成的,比如α-淀粉酶。实验证明,启动α-淀粉酶合成的化学信使是赤霉素,萌发的大麦种子的胚产生的赤霉素扩散到胚乳的糊粉层中,刺激糊粉层细胞内α-淀粉酶的合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有促进种子的萌发和促进叶片气孔关闭等
B.在胚乳细胞中无α-淀粉酶基因
C.赤霉素可调节基因的表达,其合成也受基因的调控
D.赤霉素和α-淀粉酶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4 . 组培苗扦插繁殖技术,可以实现优良种质资源的迅速繁殖。研究者以蔓越莓组培苗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和吲哚乙酸(IAA)对蔓越莓组培苗扦插生根的影响,实验数据如表1、表2所示,两组实验分别采用了浸泡和速沾(沾蘸法)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自身能合成IBA和IAA,不能合成NAA
B.200mg·L-1IBA浸泡对蔓越莓组培苗扦插生根的作用效果为“抑制生根”
C.仅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诱导蔓越莓组培苗扦插生根可优先选择“IBA速沾”的方法
D.组培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受到植物激素调节,还受到光、温度和重力等调节
2024-05-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十校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家测定了不同浓度镉(C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结果如图1所示,黄瓜幼苗叶片的部分结构及代谢活动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植物体因适应缺水环境而发生的气孔响应调节机制与某种激素有关,为研究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气孔导度降低是否具有同样的激素调节机制,可测定叶片中该激素的含量。该激素应为___
(2)如图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胞间CO2的主要来源为___;去路是扩散至叶绿体___在CO2固定酶的作用下与___反应,最后生成(CH2O)。
(3)净光合速率降低可能是由气孔因素引起,但也可能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研究者可通过测定胞间CO2浓度(Ci)的数据(图3),与Pn、Gs的数据比对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图1、3中的数据推测,镉胁迫下的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可能与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有关。
(4)研究者还展开了关于施不同浓度磷肥(P1~P4)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的部分数据如图4。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且___浓度效果更为显著。
2024-05-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十校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6 . 科研人员发现MdMYB1蛋白在调控果实着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花青苷含量对果实着色尤为重要,如图所示。受脱落酸调控的转录因子MdbZIP44可增强MdMYBl与下游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促进花青苷合成,而乙烯响应因子也可与MdMYB1 基因的启动子直接结合,促进其表达并促进花青苷生物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实着色受多种植物激素、多个调控路径的共同调节
B.不同组织产生的乙烯调节果实着色的特点是微量而高效
C.脱落酸还能促进种子休眠、加速果实脱落、促进气孔关闭
D.MdbZIP44和乙烯响应因子均可与MdMYB1基因的启动子直接结合
2024-05-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7 . 乙烯是果实成熟所必需的激素。某自花传粉植物(2n)果实的不能正常成熟(不成熟)与能正常成熟(成熟)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B/b控制,已知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能催化乙烯合成。现有甲、乙、丙三种纯合植株,甲和乙表现为果实不成熟,丙表现为果实成熟,用这3个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分离比

甲×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3:1

乙×丙

成熟

成熟:不成熟=3:1

甲×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13:3

A.人工促进乙烯的合成可能会解决果实不耐储存的问题
B.实验①F2不成熟植株产生的配子的情况为AB:Ab=1:1
C.实验①②F2的不成熟植株杂交,子代成熟:不成熟=2:1
D.实验③F2不成熟植株中自交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占7/13
8 . 矮化后的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并净化空气,适宜室内栽培。为培育某种矮化植物,需在其生长过程中进行摘除顶芽等修剪工作,且控制好光照等条件才能达到效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摘除顶芽的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从而促进侧芽合成生长素以促进生长
B.能接受光照信号的光敏色素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含量更为丰富
C.植物自发的矮化变异可能是由赤霉素受体异常或赤霉素合成受阻造成的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包括基因表达的调控、激素调节、环境因素调节
2024-04-11更新 | 27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9 . 啤酒生产的简要流程如图所示,制麦时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糖化主要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使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淀粉酶
B.糖化前破碎有利于淀粉与a-淀粉酶充分接触,使糖化过程缩短
C.在接种酵母菌前进行冷却处理,是为了避免高温杀死酵母菌种
D.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往外排气,发酵后期在低温、通气环境进行
10 . 植物的生命活动与植物激素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接受单侧光的刺激后直接引起顶芽处生长素的合成增多
B.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C.降低黄瓜茎端处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比值,不利于提高黄瓜的产量
D.植物体自然发育和进行组织培养时对激素和营养条件的要求相同
2024-03-22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