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环境污染物多聚联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1)下列培养基中能有效分离联苯降解菌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A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NH4)2SO42.0,K2HPO43.0,MgSO41.0,pH 7.4,多聚联苯50 mL
B培养基(g/L):牛肉膏10.0,蛋白胨20.0,葡萄糖20.0,NaCl 5.0,pH 7.4
C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淀粉20.0,NH4NO32.5,MgCl20.5,K2HPO43.0,多聚联苯50 mL,pH 7.4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联苯水解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结果见下表:
金属离子
(mmoL/L)
相对活性

(%)

对照组100
Mn2+123
 Co2+79
 Mg2+74

(2)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酶工程可将联苯水解酶用于生产实践。酶工程通常包括酶的生产、______________、酶的固定化和酶的应用等方面。酶固定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_____


(5)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但研究发现以每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多聚联苯的能力有所不同,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0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浙科版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评:第二部分 酶的应用
2 . 苯酚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有机物,对动植物均有危害,属于3类致癌物。通常情况下,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中不仅含苯酚类污染物,还含有大量的盐分。研究人员从被苯酚污染的沙漠盐碱湖表层沉积物中,通过筛选、分离得到嗜盐苯酚降解菌H17,并探究了葡萄糖浓度对H17生长及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糖浓度(g·L-1

0

0.4

0.8

1.2

1.6

2.0

苯酚降解率(%)

40

62

85

75

52

47

相对生物量

0.5

0.9

1.5

2.0

2.2

2.6

(1)研究人员筛选嗜盐苯酚降解菌时,从被苯酚污染的沙漠盐碱湖表层沉积物中取样的原因是______
(2)分离H17所用的培养基中通常会加入______作为凝固剂以制备固体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培养基上所形成菌落的______(答出两点)等特征,对菌株进行筛选和鉴定。研究发现,在H17降解苯酚的过程中,增大振荡培养的速率能提高H17的生物量及苯酚降解率,据此推测H17的代谢类型为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添加适量的葡萄糖能促进H17降解苯酚,原因是____________。当葡萄糖浓度超过一定量时,苯酚降解率显著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据表分析,利用H17处理工业废水时,应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并将葡萄糖浓度控制在______g·L-1左右。
3 . 某大肠杆菌重组质粒的构建过程如图所示,其中BamHⅠ、KpnⅠ、HindⅢ、EcoRⅠ、SacⅠ是5种不同的限制酶,他们识别的序列如下表,Tetr和Kanr分别是四环素抗性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限制酶BamHⅠKpnⅠHindⅢEcoRⅠSacⅠ
识别序列


(1)为快速获取大量目的基因,通常采用_____扩增目的基因,鉴定扩增产物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图中对质粒进行酶切所用的两种酶是_____
(2)培养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一般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完成,其中主要氮源为 _____
(3)将构建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并利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能在含有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不能在含有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理由是_____
(4)LacZ基因能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α片段,lac-突变型大肠杆菌(lacZ-菌株)仅能表达该酶的ω片段,载有LacZ基因的质粒进入lacZ-菌株受体细胞后,在IPTG诱导下能产生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同时含有α片段和ω片段),该酶分解底物X-gal生产蓝色物质,使尽量呈蓝色;无LacZ基因的质粒导入lacZ-菌株只能形成白色菌落。假设能将上述质粒中Tetr替换为LacZ基因,且原有的酶切位点不变,按照上述方法构建重组质粒。那么在同时含有卡那霉素、IPTG和X-gal的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含有重组质粒的LacZ-菌株是,菌落呈现_____色,判断依据是_____
2022-11-24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海南省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4 . 一部手机上携带的细菌种类繁多,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这已成为致病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验证该观点,A、B两地大学分别组织一组科研人员进行实验调查。如图是A组和B组的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下表是2种可供选择的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名称配方
培养基甲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5g,蒸馏水1000mL,琼脂20g
培养基乙葡萄糖15g,KH₂PO₄1g,MgSO₄·7H₂O0.5g,KCl0.5g,
FeSO₄·7H₂O0.01g,蒸馏水1000mL,琼脂20g

(1)从物理性质上看,题述两种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为达到实验目的,应选择上表中的培养基____,理由是____
(2)为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对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使用湿热灭菌,下列所示的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①让压力表的压力降为零②加热灭菌锅,打开排气阀,排除锅内冷空气③打开排气阀,排除锅内热蒸汽④关闭排气阀,让锅内温度上升⑤向灭菌锅内放入待灭菌物品⑥到达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
A.⑤①②④⑥③B.⑤②④⑥①③C.⑤②④⑥③①D.⑤②⑥①④③

(3)如图所示,A、B两地的科研人员均完成了实验,但实验结果却完全不同。科研人员推测可能A组的培养基被污染了,如何证明培养基A是否被杂菌污染?____
(4)取样面积如图所示,由于手机上存在各种微生物,为了准确计数平板上的细菌数量,依据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菌落特征如____(写出两点即可)等方面加以区分。科研人员将上述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取0.1mL稀释倍数为:102的样品接种到4个平板上,经培养计数,4个平板的细菌菌落数分别是108、10、105、102,则该取样区域细菌密度约为____个/cm2。该数值一般比实际活菌值偏____,原因是____
2024-05-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吃腐烂的水果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或者更严重的症状,这和微生物产生的毒素有关。某学习小组为了寻找腐烂的苹果中可安全食用的区域,特开展以下实验。用苹果的腐烂部位、距离腐烂部位1 cm和2 cm的组织做实验材料,检测不同区域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已知苹果的pH在3.5~4之间,下面是操作流程:

   

(1)步骤②是____,根据题意,本实验选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
(2)步骤③中,为了防止出现微生物之间抑制生长的现象,学习小组配制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这些培养基是____(填“选择培养基”或“鉴定培养基”),它们虽然配方不同,但是一般都含有水、碳源、____
(3)在步骤③中,可根据____对不同菌种进行初步鉴定。每隔24 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记录作为实验结果,这是为了防止____。统计腐烂部位的菌落数目发现,青霉菌、曲霉菌等真菌的数量较多,细菌数目很少。细菌数目很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答2点)。
(4)分析数据发现,距离腐烂部位越远,微生物的数量越少;距离腐烂部位2 cm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极少。有人认为,不能仅凭这个实验就得出距离腐烂部位2 cm的部分可安全食用的结论,还需要补充实验操作____
6 .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实验。其主要步骤是:先将粉碎的作物秸秆放在底部有小孔的托盘中,喷水浸润、接种菌T,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淋洗秸秆堆(淋洗时菌T不会流失),在装有淋洗液的瓶中接种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粉碎的秸秆中接种菌T,一段时间后发现菌T能够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大量分解,其原因是________
(2)本实验收集的淋洗液中的____________可以作为酵母菌生产乙醇的原料。用淋洗液生产燃料乙醇的反应式是_________
(3)实验中用淋洗液为原料制备培养基,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氮源等营养成分,氮是构成生物细胞中________(答出1点即可)等生物大分子的主要元素。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筛选产纤维素酶的菌株T应配制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________培养基(功能上划分),鉴别菌株T常常使用________染色。
(4)与以粮食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相比,本实验中乙醇生产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若要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燃料乙醇,其基本环节是: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024-05-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黄曲霉素(C17H12O6)是由黄曲霉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研究人员利用黄曲霉素筛选出能高效降解黄曲霉素的菌株,部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常从霉变的花生、玉米中采样,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中1号培养基与2号培养基的物理状态不同,二者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3)过程②为选择培养,常将1号培养基置于摇床上振荡,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过程③接种后的培养皿不能立即倒置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号培养基以______为唯一碳源。用2号培养基计数,实验结果一般比实际活菌数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5)经过选择培养得到了多个菌落,设不同菌种的菌落面积为s,菌落周围透明圈的面积为S,那么____________的菌落,就是能高效降解黄曲霉素的目的菌群。
8 . 稻田生物固氮作用是稻田氮素循环的关键环节,某些蓝细菌是自生固氮菌(独立生活时能够利用空气中游离的氮分子作为氮源,并将氮分子转化为氨,氨转化为铵盐后是植物良好的氮素营养)。蓝细菌中B基因表达的B蛋白是一种有助于蓝细菌高效吸收的载体蛋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技术,尝试将蓝细菌的B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以期获得吸收能力较强的转基因水稻,从而增加粮食产量。下图1、2分别是农杆菌的Ti质粒和蓝细菌B基因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获得可用于进一步研究的固氮蓝细菌的菌株,从培养基功能的角度分析,可以使用______培养基从自然菌群中筛选,该培养基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无机碳源、______(写两种),但不需要添加______营养物质,并在有光条件下培养。
(2)利用PCR技术以图2中的DNA片段为模板扩增B基因时,需要的引物有______(填写图中引物代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构建含B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要用限制酶______切割Ti质粒和B基因,不选用其他限制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检测B基因在转基因水稻细胞中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在分子水平上检测,还可以在个体水平上检测,请写出个体水平检测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某研究小组将一组相同圆纸片放入不同浓度的麦迪霉素(一种抗生素)溶液中浸泡后,放在均匀地接种了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培养,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的凝固剂,常用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出现透明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浓度为_______号(填图中序号)的麦迪霉素。
(3)该实验中,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大肠杆菌,在培养和接种大肠杆菌时要注意进行无菌操作。
(4)实验室还有另外一种接种法,即______________法,此种方法对接种环至少需进行______次灼烧灭菌。接种后盖上皿盖,需将平板__________,再放入培养箱培养。
(5)若该研究小组欲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使用以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加入_______________,便于进一步鉴定此菌。
2022-04-05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________型。(填“需氧”或“厌氧”)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两空均填“增加”或“减少”)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____________和稀释涂布平板的方法进行接种,在前一种方法接种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这种工具在操作时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造成______________
2017-08-08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浙科版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评:第一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