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数目。流程如图所示,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美蓝的培养基(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据图回答问题:

(1)过滤待测水样用到的滤杯、滤膜和滤瓶首先需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保证实验不受其它微生物干扰。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旁进行。
(2)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___________操作。从物理状态角度分析,EMB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培养基,制备培养基时需要采用_______________法灭菌。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某同学尝试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定,无菌操作下将10ml待测水样加入到90ml无菌水中,稀释后的100ml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平均为124,黑色菌落数平均为31,则推测1升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个。
(4)该同学进一步思考,利用滤膜法也可能用于测定待测水样中其他微生物的数目。他取了两份水样,一份待测水样来自变酸的果酒,从中检测到两种微生物,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份来自某公园的观赏湖,若要通过测量蓝细菌的数目来研究水华,培养基配方中则必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2022-06-04更新 | 2862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B.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
C.米酒制作过程中,将容器密封可以促进酵母菌生长
D.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可产生大量乳酸杆菌
2021-10-09更新 | 5961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某同学选用新鲜成熟的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发酵时,每日放气需迅速,避免空气回流入发酵容器
B.果酒发酵时,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汁中还原糖含量变化,砖红色沉淀逐日增多
C.果醋发酵时,发酵液产生的气泡量明显少于果酒发酵时
D.果醋发酵时,用重铬酸钾测定醋酸含量变化时,溶液灰绿色逐日加深
2023-08-13更新 | 1645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下图为酱油的制作流程,其中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的蛋白酶、脂肪酶等,该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大豆中蛋白质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
B.米曲霉分泌的酶可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C.发酵池发酵阶段应密封进行,酵母菌与米曲霉对氧气需求相同
D.发酵池中两种主要微生物产生的酒精、乳酸可以抑制杂菌生长
2022-03-03更新 | 2757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
2019-06-10更新 | 6640次组卷 | 6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十五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世人云:‘米过酒甜’此乃不解法候。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米过酒甜是因为米中有糖类物质未被完全消耗
B.酿酒过程起泡现象是微生物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
C.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会导致温度升高
D.“曲势尽”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过程pH值升高或酒液中酒精含量升高
2021-10-30更新 | 2296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传说杜康的儿子墨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直至第21天开缸时,发现酒液已变酸但香气扑鼻,酸甜可口,于是他把“廿一日”加“酉”字,给这种酸水起名为“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酒发酵初期通气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
B.酿酒时糖类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酒精含量增多
C.墨塔酿酒反成醋可能是由于发酵装置密封不严造成的
D.若统计活酵母菌数量时,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结果比实际数目偏低
8 . 福建红曲酒闻名于世,红曲酒是用红曲霉菌发酵制成,生产流程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糖化是指淀粉水解,为红曲霉菌提供发酵的底物
B.开耙有助于控制发酵温度和及时通气
C.煎酒会使酶失活,终止发酵活动,不利于红曲酒的储存
D.工业化生产红酒过程中要随时监测发酵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和产物浓度
9 . 传统发酵技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微生物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应该密封保存,否则醋酸菌可利用酒精直接转化为醋酸而影响口感
B.制作泡菜时加入的“老汤”中含有纯度较高的酵母菌可加速发酵进程
C.欲将果酒制备成果醋,制备时的温度无需改变但需通入充足的氧气
D.酸奶发酵时,溶液pH值逐渐降低,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造成的
10 . 红薯酿制的黄滔,酒精度约为9%,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拌入蔗糖和麦芽均利于酵母菌获得更多发酵底物
B.浸出液过滤后应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并将容器装满
C.20℃保持24h有利于提高发酵液中酵母菌数量
D.30℃下发酵时间越长,红薯黄酒的酒精度越高
2022-02-20更新 | 83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