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记录了古人用新鲜稻米酿酒,以求延年益寿的习俗。米酒酿造主要包括蒸米、拌酒曲、发酵三步,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酿造米酒的过程中,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蒸米后通常需要进行冷却,再加入酒曲,其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
C.米酒发酵初期,霉菌可以通过糖化作用,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提供底物
D.腐乳发酵过程中,也是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糖化作用
2023-02-02更新 | 2084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变式题11-15
2 . 在一些传统食品的制作过程中,灭菌、消毒、防腐等是控制有害微生物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制作果酒过程中,葡萄用清水冲洗后需用70%的酒精消毒
B.金华火腿制作过程中盐腌等防腐措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C.制作泡菜时泡菜坛要密封,主要目的是避免外界杂菌的污染
D.泡菜腌制过程中,通常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来抑制杂菌
3 . 小曲白酒以大米、大麦、小麦等为原料,以小曲为发酵剂酿造而成。小曲中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好氧微生物霉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酵母菌,还有乳酸菌、醋酸菌等细菌。酿酒的原理主要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传统酿造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关于小曲白酒的酿造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发酵坛密封不严可能会导致酒变酸
B.蒸熟的原料立即加入糟醅后密封可高效进行酒精发酵
C.糖化主要是利用霉菌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酿造白酒的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
2024-03-10更新 | 1159次组卷 | 17卷引用:高二综合测试卷02-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
2019-06-10更新 | 6640次组卷 | 63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世人云:‘米过酒甜’此乃不解法候。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米过酒甜是因为米中有糖类物质未被完全消耗
B.酿酒过程起泡现象是微生物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
C.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会导致温度升高
D.“曲势尽”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过程pH值升高或酒液中酒精含量升高
2021-10-30更新 | 2296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11 生物技术与工程-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北京专用)
6 . 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据图说法错误的是(  )
A.糖化阶段可添加淀粉酶等酶制剂处理原料B.在酒精发酵阶段,发酵罐需先通气后密闭
C.醋酸发酵阶段所需温度低于酒精发酵阶段D.氧气、营养物质等因素会影响醋酸菌数量
7 . 为获取青梅果酒酿造专用菌,从糖渍青梅液和果皮中分离、筛选获得6株野生酵母菌。 以下操作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B.根据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进行初步筛选
C.利用不同pH发酵液筛选低pH耐受性菌株
D.比较各菌株消耗相同底物产酒精量等指标
11-12高三上·北京海淀·期末
8 . 在传统发酵技术中,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下图甲是醋酸发酵装置,乙是培养液pH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
B.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
C.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
D.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
2022-09-09更新 | 100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啤酒发酵依赖于发酵工程,产品质检可应用“电子舌”,电子舌可根据不同滋味信号传感器呈现的响应值对啤酒风味进行评价,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啤酒主要经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制成
B.发酵原料应含有糖类作为发酵菌种的碳源
C.发酵液L1和L2口味相似,而L3涩味较强
D.菌种选育可依赖于突变筛选或转基因技术等
10 . 科研人员分离并筛选发酵能力强的酿酒酵母,以提高葡萄酒产量及品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从新鲜葡萄表面获得天然酵母B.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菌株
C.根据菌落的形态等特征初步筛选酵母D.有氧条件下检测菌株产气速率鉴定其发酵能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