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而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图1为人体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机制,图2为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及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与的调节方式的特点是_____(答出两点)。
(2)图1中,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组织细胞的细胞核,促进_____,最终促进含GLUT-4的囊泡形成。图1中,可通过促进组织细胞中的过程_____(填序号)来实现血糖浓度的降低。
(3)葡萄糖通过胰岛B细胞膜上的GLUT-4进入胰岛B细胞;葡萄糖经氧化反应使细胞内的ATP/ADP 比值升高,导致细胞膜中的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关闭,钙离子通道开放,导致钙离子内流增加,触发胰岛素分子释放到细胞外。图2中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除高血糖外,还有_____。结合信息和图2中抗体1、抗体2的作用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_____
(4)2型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是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枸杞多糖能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糖原的储备,降低血糖水平。GLP-1受体激动剂也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某科研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枸杞多糖和GLP-1受体激动剂是否可以协同作用,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实验步骤:选择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2型糖尿病小鼠若干只,测量血糖浓度,然后将小鼠随机均分成四组,甲组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乙组、丙组,丁组分别注射_____,每天给四组小鼠定时定量饲喂普通饲料,一段时间后测量小鼠的血糖浓度,比较四组小鼠血糖浓度高低最可能的实验结论:若小鼠血糖浓度_____,则说明枸杞多糖和GLP-1受体激动剂能协同作用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
2 . 海南岛是我国花生的主要种植区之一。在花生生长中后期,由于高温等气候因素易导致花生植株徒长,光合产物向地下荚果的分配减少,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不同浓度烯效唑(一种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花生光合生理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烯效唑浓度

/mg·L-1

净光合速率

/μmol·mol-1

叶绿素含量

/mg·g-1

气孔导度

/mmol·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植株生长高度

/cm

荚果产量

/kg·hm-2

0

23.81

2.69

377.88

275.13

35.8

3637.3

20

32.74

2.74

422.09

260.37

30.3

4235.3

30

33.37

2.78

417.37

257.34

29.9

4357.9

40

27.05

2.61

476.78

320.98

28.7

4161.8

50

21.52

2.13

645.69

298.83

28.3

3990.2


(1)花生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布在__________上,其作用是__________。在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可依据色素中Mg元素的量推算出叶绿素含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
(2)气孔导度是指植物叶片气孔的开放程度,会直接影响叶片从空气中吸收CO2。CO2在叶绿体中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转化成光合产物。
(3)与0mg·L-1烯效唑组别相比,20mg·L-1烯效唑处理后,叶片气孔导度增加而胞间CO2浓度反而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
(4)研究结果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烯效唑,一方面能促进花生________,积累更多的有机物;另一方面能抑制花生植株徒长,使___________,进而提高花生荚果的产量和品质。
(5)又有研究表明,2mg·L-1的硼(Na2B8O13·4H2O)对花生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烯效唑和硼联合施用对花生生长发育的作用效果(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
2024-01-22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3 . 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多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阶段的PSⅡ复合体(PSⅡ)造成损伤,使PSⅡ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细胞可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将过剩的光能耗散,减少多余光能对PSⅡ的损伤。已知拟南芥的H蛋白有2个功能:①修复损伤的PSⅡ;②参与NPQ的调节。科研人员以拟南芥的野生型和H基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强光照射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光照的强度相同,且强光对二者的PSⅡ均造成了损伤。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答出2个因素即可)。
(2)根据本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出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与野生型的PSⅡ活性强弱,理由是__________
(3)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中流向光合作用的能量__________(填“多”或“少”)。若测得突变体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根据本实验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
2023-06-21更新 | 8652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
4 . 科学家发现,TMEM175是溶酶体膜上的氢离子信道,该信道和质子泵V-ATPase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溶酶体的pH平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自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降解后再利用的过程。细胞的这种调控机制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
(2)研究发现,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______
(3)研究发现,敲除某种转运蛋白基因,细胞内溶酶体的pH稳态会被破坏,溶酶体处于一种“酸性过强”的状态,这主要与______(填“TMEM175”或“V-ATPase”)参与的H+转运受阻有关。为探究对溶酶体酸性环境的维持影响更大的是TMEM175还是V-ATPase,请以溶酶体为实验材料,采用加入相关抑制剂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疫苗接种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科学家研发了多种新冠疫苗,其中重组腺病毒疫苗研发策略是: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整合到腺病毒DNA中,形成表达S蛋白的重组腺病毒,注射到健康人体内,腺病毒可侵染人体细胞,达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
(1)获得S蛋白用作蛋白疫苗,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大量蛋白S,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_____。与直接将S蛋白注射到体内作为疫苗相比,重组腺病毒疫苗的优点是可以引起人体产生_____免疫,更有效清除病毒。
(2)为了构建重组腺病毒DNA,需要将S蛋白基因插入腺病毒DNA中,由于腺病毒DNA分子较大,传统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处理效率较低,所以采取如图1所示方法获得重组腺病毒DNA。

将质粒1和质粒2共同导入受体细胞中,据图推测,最终重组线性DNA分子上,X所示的原件应该为_____,其功能是_____。以病毒做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其优点之一是可以利用病毒_____的特点,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3)生产疫苗的过程是将上述重组线性DNA分子(不编码病毒复制必需的E1蛋白)导入到293细胞系(该细胞系可表达人体细胞没有的E1蛋白),最终包装成完整的腺病毒。这种方式生产的疫苗由于重组腺病毒_____,从而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
(4)为了检测疫苗的效果,科学家用不同方式给雪貂接种重组腺病毒疫苗后,感染新冠病毒,一段时间后检测新冠病毒含量,结果如图2,说明重组腺病毒疫苗_____
6 .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传承发展中医药,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铜绿微囊藻是造成水华的一种蓝细菌,研究人员用传统中草药——黄连提取小檗碱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小檗碱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将4组铜绿微囊藻分别在适宜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图。

根据实验研究人员推测,小檗碱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据此分析,图甲、乙中表示正常光照条件的是图___________
(2)在探究小檗碱抑制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机理时发现,培养液中添加4mg/L小檗碱对铜绿微囊藻合成光合色素基本没有影响,该实验结果是_________
(3)光合作用光反应在光系统Ⅱ(PSⅡ)和光系统Ⅰ(PSI)内进行。通过两个光系统协作,将水分解产生_________及电子,电子经过两个光系统传递后产生NADPH,NADPH在暗反应中用于_________。研究人员研究小檗碱对铜绿微囊藻全链电子传递活性、PSⅡ和PSI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
小檗碱浓度(mg/L)光合电子传递活性(μmolO2·mgChla-1·h-1
全链PSⅡPSI
0132.63248.0662.75
0.5108.53103.8569.23

实验表明小檗碱通过__________,进而抑制全链电子传递活性。若利用本实验原理进一步开展研究,提出一个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小檗碱对小球藻(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没有影响。比较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细胞结构,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22更新 | 4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海南省琼海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7 . 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氨溶于水后形成铵根离子)。某研究人员利用一定浓度的尿溶液进行了铜离子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17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了脲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
(2)图示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升高,脲酶的活性______________。图中显示,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
(3)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该微生物也可以产生脲酶,并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该微生物合成脲酶的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13C呼气试验检测系统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查的“金标准”,被测者先口服用13C标记的尿素,然后向专用的呼气卡中吹气留取样本,即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被测者是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请简要说明呼气试验检测的原理:______________
8 . 科研人员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夏腊梅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实验将长势相同的夏腊梅分为3组,每组3盆,进行不同的处理,即全光照(不盖遮阳网)下为高光强(HL),1层遮阳网下为中等光强(ML,光照强度约为全光照的50%),2层遮阳网下为低光强(LL,光照强度约为全光照的10%),光处理期间均为自然光照,光处理棚与外界环境通风良好,下表为测定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时对应的各组数据(气孔阻力越大,气孔开放度越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光处理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m2·s)

呼吸速率μmol/(m2·s)

气孔阻力(m2·s)/mol

光合有效辐射μmol/(m2·s)

HL

4.75

1.26

21.05

1115±503

ML

6.28

0.83

12.22

553±266

LL

3.84

0.59

32.74

114±45


(1)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上,夏腊梅通过光合作用先将光能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能,进而再转化成糖类中的化学能。夏腊梅在最大净光合速率时,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具体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处理HL组的光合有效辐射高于ML组,但是最大净光合速率却低于ML组,据表分析原因(说出其中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推测ML组最大净光合速率大于HL组,可能是适当遮光提高了夏腊梅的叶绿素的含量,请据你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来探究科研人员的推测是否正确(简述实验过程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31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综合考试生物试题
9 .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顶芽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含量高,伸长茎中生长素、赤霉素含量高,从细胞学角度来分析,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__而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而促进生长。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乙同学发现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该同学为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抑制叶片衰老”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实验步骤:①选取一片生长健壮、面积大小适宜的叶片,沿叶脉在叶片左半部分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在叶片右半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记录叶片左右两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
实验预测结果与结论:
a.若________________,则细胞分裂素无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b.若________________,则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c.若________________,则细胞分裂素有促进叶片衰老的作用。
2018-12-07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