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中国传统折扇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一般情况下,折扇可看作是从一个圆面中剪下的扇形制作而成,设扇形(如图)的面积为,圆心角为,圆面中剩余部分的面积为,圆心角为,当的比值为(黄金分割比)时,折扇看上去较为美观,那么(       
A.B.C.D.
2021-04-14更新 | 1863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 .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在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著作的基础上,把刘徽常用的方法概括为“出入相补原理”:一个图形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都可以切割成有限多块,这有限多块经过移动再组合成另一个图形,则后一图形的面积或体积保持不变利用这个原理,解决下面问题:已知函数满足,且当时的解析式为,则函数的图象与直线围成封闭图形的面积是(       
A.B.C.D.
3 . 牛顿冷却定律描述一个物体在常温环境下的温度变化:如果物体的初始温度为,则经过一定时间后的温度将满足,其中是环境温度,称为半衰期.现有一杯85℃的热茶,放置在25℃的房间中,如果热茶降温到55℃,需要10分钟,则欲降温到45℃,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A.12B.14C.16D.18
2021-01-05更新 | 1432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天文学中为了衡量星星的明暗程度,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又名依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纪首先提出了星等这个概念.星等的数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它的光就越暗.到了1850年,由于光度计在天体光度测量中的应用,英国天文学家普森()又提出了衡量天体明暗程度的亮度的概念.天体的明暗程度可以用星等或亮度来描述.两颗星的星等与亮度满足.其中星等为的星的亮度为.已知“心宿二”的星等是1.00.“天津四” 的星等是1.25.“心宿二”的亮度是“天津四”的倍,则与最接近的是(当较小时, )
A.1.24B.1.25C.1.26D.1.27
2020-03-20更新 | 2015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安陆一中、大悟一中、孝昌一中、应城一中、汉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数学试题
5 . 必修一课本有一段话:当命题“若,则”为真命题,则“由可以推出”,即一旦成立,就成立,成立的充分条件.也可以这样说,若不成立,那么一定不成立,成立也是很必要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说过一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数学逻辑角度分析,“有志”是“能至”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1-08-25更新 | 133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6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2020-11-30更新 | 1360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7 . 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三斜求积术”,即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公式求得,其中p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
2023-10-14更新 | 341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9届山东师大附中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数学试题
8 . 在数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数学家发现在数学中存在着神秘的“黑洞”现象.数学黑洞:无论怎样设值,在规定的处理法则下,最终都将得到固定的一个值,再也跳不出去,就像宇宙中的黑洞一样.目前已经发现的数字黑洞有“123黑洞”、“卡普雷卡尔黑洞”、“自恋性数字黑洞”等.定义:若一个位正整数的所有数位上数字的次方和等于这个数本身,则称这个数是自恋数.已知所有一位正整数的自恋数组成集合,集合,则的真子集个数为(       
A.3B.4C.7D.8
19-20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9 . 黄金三角形有两种,其中底和腰之比为黄金分割比的黄金三角形被认为是最美的三角形,它是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另一种是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例如,正五角星由5个黄金三角形和一个正五边形组成,如图所示,在一个黄金三角形中,,根据这些信息,可得       
A.B.C.D.
2020-08-07更新 | 1328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二)数学(理)试题
10 . 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在年翻译代数学中首次将“”译做:“函数”,沿用至今,为什么这么翻译,书中解释说“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年美国人给出了我们课本中所学的集合论的函数定义,已知集合,给出下列四个对应法则,请由函数定义判断,其中能构成从的函数的是(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