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我国魏晋时期的科学家刘徽创立了“割圆术”,实施“以直代曲”的近似计算,用正边形进行“内外夹逼”的办法求出了圆周率的精度较高的近似值,这是我国最优秀的传统科学文化之一.借用“以直代曲”的近似计算方法,在切点附近,可以用函数图像的切线近似代替在切点附近的曲线来近似计算.设,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用此结论计算__________.
2 .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数学著作,现传本有九十二问,比较突出的成就有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各种等差数列问题的解决、某些不定方程问题求解等.书中记载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增等尺,初日织五尺,三十日共织四百二十尺,问日增几何?”那么此女子每日织布增长(        
A.B.C.D.
2023-07-16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测(期中)数学试题(A卷)
3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成就,它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了多年.如图所示的是由“杨辉三角”拓展而成的三角形数阵,图中虚线上的数构成数列,记为该数列的第项,则       
   
A.B.C.D.
4 . 最早的测雨器记载见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1247年).该书第二章为“天时类”,收录了有关降水量计算的四个例子,分别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和“竹器验雪”.其中“天池测雨”法是下雨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天池盆收集雨水.已知天池盆盆口直径为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当盆中积水深九寸(注:1尺=10寸)时,平地降雨量是(       
A.9寸B.7寸C.8寸D.3寸
2020-07-15更新 | 728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5 . 一种卫星接收天线如图所示,其曲面与轴截面的交线为抛物线.在轴截面内的卫星波束呈近似平行状态射入形为抛物线的接收天线,经反射聚集到信号装置(信号装置安装在抛物线的焦点处).已知接收天线的口径(直径)为,深度为,则信号装置与卫星接收天线中心的距离为(       ).
A.B.C.D.
6 . “埃拉托塞尼筛法”是保证能够挑选全部素数的一种古老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依次写出2和2以上的自然数,留下第一个数2不动,剔除掉所有2的倍数;接着,在剩余的数中2后面的一个数3不动,剔除掉所有3的倍数;接下来,再在剩余的数中对3后面的一个数5作同样处理;…,依次进行同样的剔除.剔除到最后,剩下的便全是素数.基于“埃拉托塞尼筛法”,则(       
A.2到20的全部素数和为77
B.挑选2到20的全部素数过程中剔除的所有数的和为134
C.2到30的全部素数和为100
D.挑选2到30的全部素数过程中剔除的所有数的和为335
2024-01-15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适应性练习数学试题
7 . 《算法统宗》是明朝程大位所著数学名著,其中有这样一段表述:“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其意大致为:有一栋七层宝塔,每层悬挂的红灯数为上一层的两倍,共有381盏灯,则该塔中间一层灯的盏数是
A.24B.48C.12D.60
2018-01-19更新 | 1387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立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8 . 图①是程阳永济桥又名“风雨桥”,因为行人过往能够躲避风雨而得名.已知程阳永济桥上的塔从上往下看,其边界构成的曲线可以看作正六边形结构,如图②所示,且各层的六边形的边长均为整数,从内往外依次成等差数列,若这四层六边形的周长之和为156,且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则最外层六边形的周长为(       
A.30B.42C.48D.54
2021-05-07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9 . “苏州码子”发源于苏州,作为一种民间的数字符号流行一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场合.“苏州码子”0~9的写法依次为○、丨、刂、川、ㄨ、、〦、〧、〨、攵.某铁路的里程碑所刻数代表距离始发车站的里程,如某处里程碑上刻着“〦○”代表距离始发车站的里程为60公里,已知每隔3公里摆放一个里程碑,若在点处里程碑上刻着“ㄨ”,在点处里程碑上刻着“攵〦”,则从点到点的所有里程碑上所刻数之和为(       
A.1029B.1125C.1224D.1650
10 . 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从兔子繁殖问题中发现了这样的一列数:1,1,2,3,5,8,13,…,即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它前两项的和.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列数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已知数列为“斐波那契”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2022-11-08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华安县正兴学校等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