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如图,在某个海域,一艘渔船以36海里/小时的速度,沿方位角为的方向航行,行至A处发现一座小岛C在其南偏东方向,再经过半小时,到达B处,发现小岛C在其东北方向,则B处离小岛C的距离为_________海里.

   

2023-06-29更新 | 39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 . 如图,设AB是海岸线相距n mile的两个观察所,一渔轮在C处遇险,发出求救信号,两观察所同时收到求救信号,收到求救信号时,测得∠CAB=45°,∠ABC=15°,并发现渔轮正在以9n mile/h的速度向观察所B行驶,若观察所AB的救援舰艇的最高速度都是n mile/h.试判断从何处派遣救援舰艇更合理,请说明理由并说出具体救援路线.(参考数据:
   
2023-06-14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题
3 . 某公司要测量一水塔的高度,如图所示,测量人员在处测得该水塔顶端的仰角为,当他水平后退50米后,在处测得该水塔顶端的仰角为,且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水塔的高度约为(       )(
A.49.25米B.50.76米
C.56.74米D.58.60米

4 . 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结合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国际化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中国在新时代的新形象、新梦想.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书法中的一些特殊画笔都有固定的角度,比如在弯折位置通常采用30°、45°、60°、90°、120°、150°等特殊角度下.为了判断“冬”的弯折角度是否符合书法中的美学要求.该同学取端点绘制了,测得AB=5,BD=6,AC=4,AD=3,若点C恰好在边BD上,请帮忙计算的值(       

A.B.C.D.
2023-03-11更新 | 861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02-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3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解题方法
5 . 地图测绘人员在点A测得某一目标参照物P在他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且距离为,之后该测绘人员沿正北方向行走了40 m,到达点B.试确定此时目标参照物P在他北偏东的度数以及他与目标参照物P的距离.
2023-03-05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矗立在上饶市市民公园的四门通天铜雕有着“四方迎客、通达天下”的美好寓意,也象征着上饶四省通衢,连南接北,通江达海,包容八方.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量其高度,在和它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共线三点处测得铜雕顶端处仰角分别为,且,则四门通天的高度为(       
A.B.C.D.
2023-02-26更新 | 1036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1章《解三角形》单元达标高分突破必刷卷(基础版)
7 . 我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卷九“勾股”中有一测量问题:“今有立木,系索其末,委地三尺.引索却行,去本八尺而索尽,问索长几何?这个问题体现了古代对直角三角形的研究,现有一竖立的木头柱子,高4米,绳索系在柱子上端,牵着绳索退行,当绳索与底面夹角为75°时绳索未用尽,再退行米绳索用尽(绳索与地面接触),则绳索长为(     
A.B.C.D.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保定市某中学在实施“五项管理”中,将学校的“五项管理”做成宣传牌(CD),放置在教学楼的顶部(如图所示),该中学数学活动小组在山坡的坡脚A处测得宣传牌底部D的仰角为60°,沿该中学围墙边坡AB向上走到B处测得宣传牌顶部C的仰角为45°.已知山坡AB的坡度为

(1)求点B距水平面AE的高度BH
(2)求宣传牌CD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2023-01-18更新 | 560次组卷 | 8卷引用:11.3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某观测站在港口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在港口的南偏东方向的处有一艘渔船正向港口驶去,行驶了20千米后,到达处,在观察站处测得间的距离为31千米,间的距离为21千米,问这艘渔船到达港口还需行驶多少千米?
2022-12-13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11.3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地发生地震时,相距km的两地都能感受到,已知地位于A地的正东方向上,地位于B地的东偏南方向上,且地距离两地分别为km和km,则的值是(       
A.B.C.D.
2022-09-19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11.3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