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1 . 《海岛算经》是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测量学著作,书中有一道测量山上松树高度的题目,受此题启发,小李同学打算用学到的解三角形知识测量某建筑物上面一座信号塔的高度.把塔底与塔顶分别看作点CDCD与地面垂直,小李先在地面上选取点AB,测得,在点A处测得点CD的仰角分别为,在点B处测得点D的仰角为,则塔高CD______m.
2024-05-16更新 | 445次组卷 | 3卷引用:核心考点3 解三角形与实际应用 A基础卷 (高一期末考试必考的10大核心考点)
2 . 济南泉城广场上的泉标是隶书“泉”字,其造型流畅别致,成了济南的标志和象征.小明同学想测量泉标的高度,于是他在广场的A点测得泉标顶端D的仰角为,他又沿着泉标底部方向前进34.2米,到达B点,又测得泉标顶端D的仰角为,则小明同学求出泉标的高度约为______米.
(参考数据:
2024-03-24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9.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帮课堂】(人教B版2019必修第四册)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3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名传千古,如图所示,在滕王阁旁的水平地面上共线的三点ABC处测得其顶点P的仰角分别为30°,60°,45°,且ABBC=75米,则滕王阁的高度OP________米.

2023-12-20更新 | 643次组卷 | 8卷引用:第四章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第七节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4 . 《海岛算经》是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测量学著作,书中有一道测量山上松树高度的题目,受此题启发,小李同学打算用学到的解三角形知识测量某建筑物上面一座信号塔的高度.如图,把塔底与塔顶分别看作点CDCD与地面垂直,小李先在地面上选取点AB(点在建筑物的同一侧,且点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测得,在点处测得点的仰角分别为,在点处测得点的仰角为,则塔高__________.(参考数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开封铁塔是宋都开封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是文物价值最高、份量最重的宝物之一.1961年,它被国务院定为中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如图,为测量开封铁塔的高度,选择和一个楼房的楼顶为测量观测点,已知在水平地面上,开封铁塔和楼房都垂直于地面.已知,在点处测得点的仰角为,在点处测得点的仰角为,则开封铁塔的高度为________

   

2023-07-09更新 | 589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20 三角函数的数学文化 --2024届高考数学考点总动员【讲】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6 . 山东省科技馆新馆目前成为济南科教新地标(如图1),其主体建筑采用与地形吻合的矩形设计,将数学符号“”完美嵌入其中,寓意无限未知、无限发展、无限可能和无限的科技创新.如图2,为了测量科技馆最高点A与其附近一建筑物楼顶B之间的距离,无人机在点C测得点A和点B的俯角分别为75°,30°,随后无人机沿水平方向飞行600米到点D,此时测得点A和点B的俯角分别为45°和60°(ABCD在同一铅垂面内),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米.

2023-05-20更新 | 2178次组卷 | 9卷引用:模块一 情境2 以三角为背景
7 . 位于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西南十公里处的双塔山,因1300多年以前,契丹人在双塔峰顶建造的两座古塔增添了诸多神秘色彩.双塔山无法攀登,现准备测量两峰峰顶处的两塔塔尖的距离.如图,在与两座山峰、山脚同一水平面处选一点A,从A处看塔尖的仰角是,看塔尖的仰角是,又测量得,若塔尖到山脚底部的距离为米,塔尖到山脚底部的距离为米,则两塔塔尖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米.
8 . 《墨经·经说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影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这是中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现象的第一次描述.如图为一次小孔成像实验,若物距:像距,则像高为___________.

2023-02-19更新 | 251次组卷 | 7卷引用:模块二 专题3 《解三角形》单元检测篇 B提升卷(人教B)
9 . 10世纪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库希设计出一种方案,通过两个观察者异地同时观测同一颗小天体来测定小天体的高度.如图,有两个观察者在地球上AB两地同时观测到一颗卫星S,仰角分别为∠SAM和∠SBMMAMB表示当地的水平线,即为地球表面的切线),设地球半径为R的长度为,∠SAM=30°,∠SBM=45°,则卫星S到地面的高度为______

填空题-双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为了测量某个瀑布的实际高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沿一段水平山道步行至与瀑布底端在同一水平面时,在此位置测得瀑布顶端的仰角正切值为,沿山道继续走20,测得瀑布顶端的仰角为.已知该同学沿山道行进的方向与他第一次望向瀑布底端的方向所成角为.根据这位同学的测量数据,可知该瀑布的高度为___________;若第二次测量后,继续行进的山道有坡度,坡角大小为,且两段山道位于同一平面内,若继续沿山道行进,则该同学望向瀑布顶端与底端的视角正切值为___________.(此人身高忽略不计)
2022-08-13更新 | 1340次组卷 | 8卷引用:模块四 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与解三角形-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