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度测量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某中学校园内的红豆树已有百年历史,小明为了测量红豆树高度,他选取与红豆树根部在同一水平面的两点,在点测得红豆树根部在北偏西的方向上,沿正西方向步行40米到处,测得树根部在北偏西的方向上,树梢的仰角为,则红豆树的高度为(       
A.B.C.D.
多选题 | 较易(0.85) |
2 . 某学校开展测量旗杆高度的数学建模活动,学生需通过建立模型、实地测量,迭代优化完成此次活动.在以下不同小组设计的初步方案中,可计算出旗杆高度的方案有
A.在水平地面上任意寻找两点,分别测量旗杆顶端的仰角,再测量两点间距离
B.在旗杆对面找到某建筑物(低于旗杆),测得建筑物的高度为,在该建筑物底部和顶部分别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
C.在地面上任意寻找一点,测量旗杆顶端的仰角,再测量到旗杆底部的距离
D.在旗杆的正前方处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正对旗杆前行5m到达处,再次测量旗杆顶端的仰角
2024-03-06更新 | 441次组卷 | 4卷引用:6.4.3 第3课时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第三练】“上好三节课,做好三套题“高中数学素养晋级之路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可以选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D,测得∠BCD=15°,∠BDC=30°,CD=30 m,并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60°,则塔高AB______.

4 . 某校学生利用解三角形有关知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处有一栋大楼,某学生选(与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处作为测量点,测得的距离为,在处测得大楼(大楼与水平面垂直)楼顶的仰角.

(1)求两点间的距离;
(2)求大楼的高度及二面角的正切值.
2024-01-19更新 | 42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高一下期末真题精选(1)-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 | 较易(0.85) |
解题方法
5 . 如图,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甲秀路,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甲秀楼始建于明朝,后楼毁重建,改名“凤来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甲秀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某研究小组将测量甲秀楼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选取了与该楼底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现测得,在点测得甲秀楼顶端的仰角为,则甲秀楼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       
A.B.C.D.
2024-01-16更新 | 412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16 解三角形实际应用问题 --2024届高考数学考点总动员【练】
6 . 如图,为了测量出到河对岸铁塔的距离与铁搭的高,选与塔底B同在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D.在C点测得塔底B在北偏东方向,然后向正东方向前进20米到达D,测得此时塔底B在北偏东方向.

   

(1)求点D到塔底B的距离
(2)若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求铁塔高.
2024-04-02更新 | 579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九章:解三角形章末重点题型复习--同步精品课堂(人教B版2019必修第四册)
7 . 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其中央主体建筑集球、圆柱、棱柱于一体,极具对称之美.为了估算圣·索菲亚教堂的高度,某人在教堂的正东方向找到一座建筑物,高约为,在它们之间的地面上的点三点共线)处测得建筑物顶、教堂顶的仰角分别是,在建筑物顶处测得教堂顶的仰角为,则可估算圣·索菲亚教堂的高度约为________.

2024-03-12更新 | 1264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11.3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为测量一座大厦AB的高度,当小明在C处时测得楼顶A的仰角为60°,接着沿BC方向行走30m至D处时测得楼顶A的仰角为30°,则大厦AB的高度是______m.
2024-01-09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6讲 解三角形-《知识解读·题型专练》(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量其高度,在地面上共线的三点处分别测得点的仰角为,且,则高度约为(       
(参考数据:
   
A.B.C.D.
2023-12-28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9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重难点题型·高分突破》(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解题方法

10 . 如图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的展馆——国家博物馆.现欲测量博物馆正门柱楼顶部一点P离地面的高度(点O在正门柱楼底部).现分别从地面上的两点AB测得点P的仰角分别为,且m,则_______m.


   
2023-12-20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章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第七节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