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最优化原理是指要求目前存在的多种可能的方案中,选出最合理的,达到事先规定的最优目标的方案,这类问题称之为最优化问题.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我们常常需要在数学模型中求最大值或者最小值.下面是一个有关曲线与直线上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请你利用所学知识来解答:若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则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B.C.D.
2024-02-14更新 | 861次组卷 | 4卷引用:2.4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2 . 如下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轴分别交于点,点轴上一点,点分别为直线轴上的两个动点,当周长最小时,点的坐标分别为(       
   
A.B.
C.D.
2023-08-22更新 | 1938次组卷 | 11卷引用:1.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 . 已知,一束光线从点出发经AC反射后,再经BC上点D反射,落到点上.则点D的坐标为(       

A.B.C.D.
2023-02-14更新 | 932次组卷 | 5卷引用:2.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AB分层训练)-【冲刺满分】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重难点突破+分层训练同步精讲练(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4 . 已知双曲线,点P为曲线在第三象限一个动点,以下两个命题,则(       

①点P到双曲线两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为定值.

②已知AB是双曲线上关于原点对称不同于P的两个点,若PAPB的斜率存在且分别为,则为定值.

A.①真②真B.①假②真
C.①真②假D.①假②假
2023-01-13更新 | 1356次组卷 | 7卷引用:2.2双曲线 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节物理课上,物理老师讲解光线的入射、反射与折射,为了更好地解释光线的路径,物理老师将此问题坐标化如下:已知入射光线从射出,经过直线的点后第一次反射,若此反射光线经过直线上的点时再次反射,反射后经过点,则可以求得直线的斜率为(       
A.B.C.4D.3
2022-11-15更新 | 468次组卷 | 6卷引用:2.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AB分层训练)-【冲刺满分】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重难点突破+分层训练同步精讲练(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6 . 美术绘图中常采用“三庭五眼”作图法.三庭:将整个脸部按照发际线至眉骨,眉骨至鼻底,鼻底至下颏的范围分为上庭、中庭、下庭,各占脸长的,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自左至右分成第一眼、第二眼、第三眼、第四眼、第五眼五等份.如图,假设三庭中一庭的高度为2cm,五眼中一眼的宽度为1cm,若图中提供的直线AB近似记为该人像的刘海边缘,且该人像的鼻尖位于中庭下边界和第三眼的中点,则该人像鼻尖到刘海边缘的距离约为(       
A.B.
C.D.
2022-05-31更新 | 3305次组卷 | 21卷引用:1.5 平面上的距离 (1)
7 . 若一束光线从点射入,经直线反射到直线上的点,再经直线反射后经过点,则点的坐标为(       
A.B.C.D.
2022-03-16更新 | 615次组卷 | 6卷引用:1.5 平面上的距离 (2)
8 . 设ab分别表示直线lx轴和y轴上的截距,kl的斜率,p为原点到l的距离,且,则有(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