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性检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1 . 国内某知名大学有男生人,女生人.该校体育学院想了解本校学生的运动状况,根据性别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校学生中抽取人,统计他们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如下表:(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单位:小时,该校学生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范围是.)
男生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分布情况:
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






人数







女生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分布情况:
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






人数







(1)请根据样本估算该校男生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结果精确到);
(2)若规定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不少于小时的学生为“运动达人”,低于小时的学生为“非运动达人”.
①根据样本估算该校“运动达人”的数量;
②请根据上述表格中的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并通过计算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是否为‘运动达人’与性别有关?”

运动达人
非运动达人
总计
男生



女生



总计




参考公式:, 其中
参考数据:














2 . 甲、乙两个学校高三年级分别有1100人、1000人,为了解两个学校高三年级全体学生在该地区三模考试的数学成绩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两个学校一共抽取了105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作出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规定考试成绩在内为优秀.
甲校:

乙校:

(1)计算的值;
(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若按是否优秀来判断,是否有97.5%的把握认为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

(3)若将频率视为概率,从乙校高三学年任取三名学生的三模数学成绩,其中优秀的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期望.
参考数据:

参考公式:
2016-12-04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三下四模理科数学试卷
12-13高二下·福建三明·阶段练习
3 . 某中学将100名高一新生分成水平相同的甲,乙两个“平行班”,每班50人.陈老师采用A,B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别在甲,乙两个班级进行教改实验.为了解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后,陈老师分别从两个班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作出茎叶图如下,计成绩不低于90分者为“成绩优秀”.

(1)从乙班样本的20个个体中,从不低于86分的成绩中随机抽取2个,求抽出的两个均“成绩优秀”的概率;
(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2x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A方式)乙班(B方式)总计
成绩优秀
成绩不优秀
总计

附:
P(0.250.150.100.050.025
k1.3232.0722.7063.8415.024
2016-12-03更新 | 8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大练习一文科数学试卷
4 . 现对某市工薪阶层关于“楼市限购政策”的态度进行调查,随机抽查了人,他们月收入(单位:百元)的频数分布及对“楼市限购政策”赞成人数如下表:

月收入(单位百元)

频数

赞成人数

(1)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并回答是否有的把握认为月收入以元为分界点对“楼市限购政策”的态度有差异?

月收入不低于百元的人数

月收入低于百元的人数

合计

赞成

不赞成

合计

(2)若从月收入在的被调查对象中随机选取两人进行调查,求至少有一人赞成“楼市限购政策”的概率.
(参考公式:,其中
参考值表:

2016-12-01更新 | 136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2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四月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卷
2011·河南郑州·二模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5 . 某中学对高二甲、乙两个同类班级进行“加强‘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对提高‘数学应用题’得分率作用”的试验,其中甲班为试验班(加强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乙班为对比班(常规教学,无额外训练),在试验前的测试中,甲、乙两班学生在数学应用题上的得分率基本一致,试验结束后,统计几次数学应用题测试的平均成绩(均取整数)如下表所示:     
60分以下61-70分71-80分81-90分91-100分
甲班(人数)36111812
乙班(人数)48131510
现规定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不含80分)的为优秀.
(1)试分别估计两个班级的优秀率;
(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2×2列联表,并问是否有75%的把握认为“加强‘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对提高‘数学应用题’得分率”有帮助.       
优秀人数非优秀人数合计
甲班
乙班
合计
2016-11-30更新 | 9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卷
6 . 微信已成为现代生活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对某市年龄在岁至岁的微信用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用户平均每天使用微信时间不超过小时,其他都在小时以上;将这些微信用户按年龄分成青年人(岁)和中年人(岁),其中四分之三是青年人;平均每天使用微信时间超过小时的为经常使用微信,经常使用微信的用户中有三分之二是青年人.现对该市微信用户进行“经常使用微信与年龄关系”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容量为的一个样本,假设该样本与调查结果吻合.
(Ⅰ)计算青年人(岁)和中年人(岁)中经常使用微信和不经常使用微信的人数,并填写下面的列联表;

(Ⅱ)根据(Ⅰ)中的数据,利用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经常使用微信与年龄有关”?
附:

(Ⅲ)从该市微信用户中任意选取人,其中经常使用微信的中年人的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016-08-08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十八中高三三模理科数学试卷
7 . 为了研究学生每天整理数学错题情况,某课题组在某市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调查了他们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和平时整理数学错题情况,并绘制了下列两个统计图表,图①为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②为学生一个星期内整理数学错题天数的扇形图.若本次数学成绩在110分及以上视为优秀,将一个星期有4天及以上整理数学错题视为“经常整理”,少于4天视为“不经常整理”.已知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中,经常整理错题的学生占

   

(1)根据图①、图②中的数据,画出列联表,并根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分析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是否有关?
(2)用频率估计概率,在全市中学生中按经常整理错题与不经常整理错题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随机抽取5名学生,再从这5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进行座谈,求这2名同学中经常整理错题且数学成绩优秀的人数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附:,其中
0.100.050.0250.0100.0050.001
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
2024-03-14更新 | 87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考一模数学试题
8 . 厦门思明区沙坡尾某网红店推出A、B两种不同风味的饮品.为了研究消费者性别和饮品偏好的关联性,店主调查了首次到店的消费者,整理得到如下列联表:
表1单位:人

性别

种类

合计

A饮品

B饮品

女性

60

40

100

男性

40

60

100

合计

100

100

200

(1)请画出列联表的等高堆积条形图,并依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判断首次到店消费者的性别与饮品风味偏好是否有关联.如果结论是性别与饮品风味偏好有关联,请解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2)店主进一步调查发现:女性消费者若前一次选择A饮品,则下一次选择A、B两种饮品的概率分别为;若前一次选择B饮品,则下一次选择A、B两种饮品的概率分别为;如此循环下去,求女性消费者前三次选择A、B两种饮品的数学期望,并解释其实际含义.
附:.

0.050

0.010

0.001

3.841

6.635

10.828

2023-06-25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三)数学试题
9 . 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普及冬奥知识,某校开展了“冰雪答题王”冬奥知识竞赛活动.现从参加冬奥知识竞赛活动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将他们的竞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分为6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估计这10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并估计这10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精确到0.01);
(2)在抽取的100名学生中,规定:竞赛成绩不低于80分为“优秀”,竞赛成绩低于80分为“非优秀”.
①请将下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并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竞赛成绩是否优秀与性别有关”?
②求出等高条形图需要的数据,并画出等高条形图(按图中“优秀”和“非优秀”所对应阴影线画),利用条形图判断竞赛成绩优秀与性别是否有关系?
列联表

优秀

非优秀

合计

男生

10

女生

50

合计

100

参考公式及数据: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2022-04-30更新 | 1018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10 . 为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现抽取某小学六年级名学生进行跳绳测试,观察记录学生们一分钟内的跳绳个数,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画出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跳绳个数落在区间内的频数之比为.若规定某学生一分钟内的跳绳个数大于或等于个,则成绩优秀;否则,成绩为非优秀.

(1)求这些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
(2)已知这名小学生中女生占,且成绩优秀的女生有人,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将下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并判断能否有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性别有关.

成绩“优秀”

成绩“非优秀”

总计

男生

女生

总计

附:.

0.050

0.025

0.010

0.001

3.841

5.024

6.635

10.828

2021-05-11更新 | 5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