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某天小明打算出门去健身中心锻炼,起床发现闹钟停了,随意把闹钟调到6点30分,并使闹钟正常行走后,就出发去健身房.当到那里时,他看到墙上的时钟显示为7点10分,在那里跑步一小时五十分钟后结束锻炼,然后用同样的时间回到家,这时家里闹钟显示为9点10分.请问此时小明该把时间调到几点才和实际时间相符(     
A.9点20分B.9点25分C.9点5分D.8点55分
7日内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模拟数学试卷
2 . 边长为2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如图1所示.将正方形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正方形,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如图2所示.将正方形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正方形,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如图3所示.依此类推,得到图,则(       

A.图3中矩形的个数为11
B.图4中矩形的个数为19
C.图10中矩形的个数为81
D.图1至图20中所有知形的个数之和为1732
7日内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长沙市一中城南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3 . 某单位设置了abc三档工资,已知甲、乙、丙三人工资各不相同,且甲的工资比c档高,乙的工资比b档高,丙领取的不是b档工资,则甲、乙、丙领取的工资档次依次为(       
A.abcB.bacC.acbD.bca
2024-05-19更新 | 3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针对性训练(5月模拟)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4 . 某次考试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讨论其中一道考题,各自陈述如下,甲说:我做错了;乙说:甲做对了;丙说:我做错了;丁说:我和乙中有人做对.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位同学的解答是正确的,且只有一位同学的陈述是正确的,则解正确的同学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5-17更新 | 4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广州二模数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
5 . 某次考试一共5道判断题,有三名考生参加考试,每人均答对4道题,答错一道题,三人回答具体情况记录如下:
题号
考生甲
考生乙
考试丙
则这5道题的正确答案依次为(       
A.FFFTT
B.FTFTT
C.TFFTF
D.TFFTT
2024-05-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6 . 汉诺塔(Tower of Hanoi),是一个源于印度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 如图所示,有三根相邻的标号分别为A、B、C的柱子, A柱子从下到上按金字塔状叠放着个不同大小的圆盘,要把所有盘子一个一个移动到柱子B上,并且每次移动时,同一根柱子上都不能出现大盘子在小盘子的上方,请问至少需要移动多少次?记至少移动次数为,例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为等差数列
C.为等比数列D.
2024-05-14更新 | 4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教学质量调测数学试卷
7 . 公式,其等号右侧展开式共有类非同类项,的展开式共有类非同类项;那么的展开式共有______类非同类项,的展开式共有______类非同类项.
2024-05-14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数学试题
8 . 牛顿和拉弗森在17世纪提出了“牛顿迭代法”,相比二分法可以更快速的给出近似值,至今仍在计算机等学科中被广泛应用. 如图,设是方程的根,选取作为初始近似值.过点作曲线处的切线,切线方程为,当时,称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1次近似值;过点作曲线处的切线,切线方程为,当时,称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2次近似值;重复以上过程,得到的近似值序列. 这就是所谓的“牛顿迭代法”.

(1)当时,次近似值次近似值可建立等式关系:______
(2)若取作为的初始近似值,根据牛顿迭代法,计算的2次近似值为______(用分数表示).
2024-05-1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行知、未名学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解答题-问答题 | 较难(0.4) |
9 . 已知有序数对,有序数对,定义“变换”:,可以将有序数对转化为有序数对
(1)对于有序数对,不断进行“变换”,能得到有序数对吗?请说明理由.
(2)设有序数对经过一次“变换”得到有序数对,且有序数对的三项之和为2024,求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若有序数对经过次“变换”得到的有序数对的三项之和最小,求的最小值.
2024-05-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押题卷(三)
10 . 甲、乙、丙三人从事三项工作,乙的年龄比从事工作人的年龄大,丙的年龄与从事工作人的年龄不同,从事工作人的年龄比甲的年龄小,则甲、乙、丙的职业分别是(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