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类比推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1 . 对数是简化繁杂运算的产物.16世纪时,为了简化数值计算,数学家希望将乘除法归结为简单的加减法.当时已经有数学家发现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
比如,利用以下2的次幂的对应表可以方便地算出的值.

4

5

6

7

8

9

10

11

12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2048

4096


首先,在第二行找到16与256;然后找出它们在第一行对应的数,即4与8,并求它们的和,即12;最后在第一行中找到12,读出其对应的第二行中的数4096,这就是的值.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算出的值,首先,在第二行找到4096与128;然后找出它们在第一行对应的数,即12与7,并求它们的______;最后在第一行中找到______,读出其对应的第二行中的数______,这就是值.
2020-07-09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注》的轮割圆术中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能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它体现了一种无限与有限转化过程.比如在表达式“…”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它可以通过方程求得,类似上述过程,则__________
2020-07-0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数学试题
3 . 天干地支纪年法(简称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法中,天干地支对应的规律如表:

天干

地支

干支

纪年

甲子年

乙丑年

寅年

卯年

辰年

巳年

午年

未年

申年

酉年

戌年

亥年

子年

2049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这一百年,中国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用干支纪年法,2049年是己巳年,则2059年是______年;使用干支纪年法可以得到______种不同的干支纪年.
2020-06-23更新 | 42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二模)数学试题
4 . 用“算筹”表示数是我国古代计数方法之一,计数形式有纵式和横式两种,如图1所示.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测圆海镜》中记载:用“天元术”列方程,就是用算筹来表示方程中各项的系数.所谓“天元术”,即是一种用数学符号列方程的方法,“立天元一为某某”,意即“设为某某”.如图2所示的天元式表示方程,其中表示方程各项的系数,均为筹算数码,在常数项旁边记一“太”字或在一次项旁边记一“元”字,“太”或“元”向上每层减少一次幂,向下每层增加一次幂.试根据上述数学史料,判断图3所示的天元式表示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2020-06-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科)试题
5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注》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这可以通过方程确定出来,令,类似地,等于(       
A.B.C.D.
6 .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他在《九章算术》中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正数中的“…”代表无限次重复,设,则可利用方程求得,类似地可得到正数       
A.B.C.D.
2020-06-0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质量评估(期中)理科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平面上,我们如果用一条直线去截正方形的一个角,那么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有:.设想将正方形换成正方体,把截线换成截面。这时从正方体上截下一个角,那么截下一个三棱锥.如果该三棱锥的三个侧面面积分别为1,2,4,则该三棱锥的底面的面积是______
8 . 华罗庚是上世纪我国伟大的数学家,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他除了数学理论研究,还在生产一线大力推广了“优选法”和“统筹法”.“优选法”,是指研究如何用较少的试验次数,迅速找到最优方案的一种科学方法.在当前防疫取得重要进展的时刻,为防范机场带来的境外输入,某机场海关在对入境人员进行检测时采用了“优选法”提高检测效率:每16人为组,把每个人抽取的鼻咽拭子分泌物混合检查,如果为阴性则全部放行;若为阳性,则对该16人再次抽检确认感染者.某组16人中恰有一人感染(鼻咽拭子样本检验将会是阳性),若逐一检测可能需要15次才能确认感染者.现在先把这16人均分为2组,选其中一组8人的样本混合检查,若为阴性则认定在另一组;若为阳性,则认定在本组.继续把认定的这组的8人均分两组,选其中一组4人的样本混合检查……以此类推,最终从这16人中认定那名感染者需要经过(       )次检测.
A.3B.4C.6D.7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九章算术》中“勾股容方”问题:“今有勾五步,股十二步,问勾中容方几何?”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其《九章算术注》中利用出入相补原理给出了这个问题的一般解法:如图1,用对角线将长和宽分别为的矩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再分成一个内接正方形(黄)和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朱、青).将三种颜色的图形进行重组,得到如图2所示的矩形.该矩形长为,宽为内接正方形的边长.由刘徽构造的图形还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结论,如图3.设为斜边的中点,作直角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对角线,过点于点,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①由图1和图2面积相等得
②由可得
③由可得
④由可得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2020-04-27更新 | 40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
10 .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他在《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中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正数中的“…”代表无限次重复,设,则可利用方程求得,类似地可得正数       
A.2B.C.D.
2020-04-17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开卷教育联盟全国高三模拟考试(一)数学文科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