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算法初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2 道试题
1 . 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 )

A.0B.2C.4D.14
2019-01-30更新 | 10599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Ⅱ)

2 .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二进制计数的思想方法.我们用近代语解释为:把阳爻“”当做数字“1”,把阴爻“”当做数字“0”,则六十四卦代表的数表示如下:

卦名

符号

表示的二进制数

表示的十进制数

000000

0

000001

1

000010

2

000011

3

(1)成语“否极泰来”包含了“否”卦和“泰”卦,试分别写出这两个卦所表示的十进制数;
(2)若某卦的符号由四个阳爻和两个阴爻构成,求所有这些卦表示的十进制数的和;
(3)在由三个阳爻和三个阴爻构成的卦中任取一卦,若三个阳爻均相邻,则记5分;若只有两个阳爻相邻,则记2分;若三个阳爻均不相邻,则记1分.设任取一卦后的得分为随机变量X,求X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
2023-04-21更新 | 97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模拟数学试题
3 . 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里有一道闻名世界的题目:“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反映了对此题的一个求解算法,则输出的的值为(       
A.25B.45C.55D.75
2023-04-14更新 | 87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科数学试题
4 . 出现于春秋时期的正整数乘法歌诀“九九歌”,堪称是先进的十进位记数法与简明的中国语言文字相结合之结晶,这是任何其它记数法和语言文字所无法产生的.表示十进制的数要用10个数码:0,1,2,3,4,5,6,7,8,9,如四位十进制数;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第一个提出了二进制记数法.如四位二进制的数,等于十进制的数13.现把进制中的最大数记为,其中为十进制的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023-04-22更新 | 779次组卷 | 3卷引用: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4月阶段性联考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元时期数学名著《算学启蒙》中有关“松竹并生”的问题,松长五尺,竹长两尺,松日自半,竹日自倍,松竹何日而长等.如图是源于该思想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8,3,则输出的的值是(       
A.3.B.4C.5D.6
7 .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二进制记数法的人,用二进制记数只需数字0和1,对于整数可理解为逢二进一,例如:自然数1在二进制中就表示为1,2表示为10,3表示为11,7表示为111,即,其中,记为上述表示中0的个数,如.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到127这些自然数的二进制表示中的自然数有35个
2021-06-24更新 | 1847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考试数学试题
8 . 数列1,1,2,3,5,8,13,.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是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据未来某教育专家(这里省略271字人物简介)考证,中国古代很早就一边养兔子吃兔子,一边研究“兔子数列”,比斐波那契早得多,只是因为中国古代不重视自然科学,再加上语言不通交流不畅,没有得到广大非洲朋友的认可和支持,才让欧洲人捡了便宜.“兔子数列”的构造特征是:前两项均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项等于其前相邻两项之和,某人设计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当输入正整数时,输出结果恰好为“兔子数列”的第n项,则图中空白处应填入(       
   
A.B.C.D.
9 . 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里有一道闻名世界的题目:“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反映了对此题的一个求解算法,则(       
A.输出的m的值为25B.输出的n的值为75
C.输出的m的值为大僧的人数D.输出的n的值为大僧的人数
10 . 数列1,1,2,3,5,8,13…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是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据未来某教育专家(这里省略271字人物简介)考证,中国古代很早就一边养兔子吃兔子,一边研究“兔子数列”,比斐波那契早得多,只是因为中国古代不重视自然科学,再加上语言不通交流不畅,没有得到广大非洲朋友的认可和支持,才让欧洲人捡了便宜“兔子数列”的构造特征是前两项均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项等于其前相邻两项之和某人设计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图中空白处填入,则当输入正整数时,输出结果恰好为“兔子数列”的(       
   
A.第3项B.第4项C.第5项D.第6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