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普勒第三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4 道试题
1 . 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其中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这也是我国航天员作为载荷专家完成空间站的“首秀”。如图为神舟十六号发射和与空间站交会对接过程示意图,图中I为近地圆轨道,Ⅱ为椭圆转移轨道,Ⅲ为空间站所在圆轨道,飞船在三个轨道上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PQ分别为轨道Ⅱ与轨道I、Ⅲ的交会点。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三个轨道上运行周期的大小关系为T1<T2<T3
B.飞船从轨道II进入轨道III时需要在Q点加速
C.飞船在轨道II上从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机械能逐渐减小
D.飞船在轨道I上运行时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Ⅲ上运行时的机械能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公式,它是由速度的定义式得到的
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D.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3 . 2022年12月4日,总质量为m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完成任务后返回地球。如图所示,飞船返回过程中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A为椭圆轨道Ⅱ的远地点,到地心的距离B为椭圆轨道轨道Ⅱ上的近地点,到地心距离为R。飞船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为,线速度大小为。忽略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关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为
B.飞船在轨道Ⅱ上A点时的线速度大小为
C.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周期为在轨道Ⅱ上运行周期的
D.飞船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发动机需要做功的绝对值为
2023-09-08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发射入轨后,接下来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和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该卫星发射过程可以简化为如图过程:Ⅰ是运行周期为T1的近地圆轨道轨道半径可视为等于地球半径),Ⅲ为距地面高度为h的空间站圆轨道,卫星在其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3。Ⅱ为与轨道I、Ⅲ相切的椭圆转移轨道,切点分别为AB,卫星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为T2。已知地球半径为R,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Ⅰ运行到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运行到A点的加速度
B.卫星在轨道Ⅱ上运行的速度大小有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C.卫星在轨道Ⅱ上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卫星在轨道上I、Ⅱ、III上运行的周期满足
2023-09-07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质检物理试题
5 . 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填补了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的空白。如图是高分五号卫星发射的模拟示意图,先将高分五号卫星送入圆形近地轨道I运动,在轨道A处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在轨道B处再次点火进入圆形预定轨道Ⅲ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不考虑卫星的变化。则正确的是(  )

   

A.高分五号卫星在轨道I上运动的速率小于在轨道Ⅲ上的速率
B.高分五号卫星在三条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在轨道I上最小、在轨道Ⅲ上最大
C.高分五号卫星在轨道I上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Ⅲ上的加速度
D.高分五号卫星在A处变轨要加速,在B处变轨要减速
2023-08-17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
6 . 如图为卫星发射过程的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一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小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2023-08-10更新 | 49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7 . 2021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如图所示,着陆火星前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火星半长轴为R1的椭圆轨道,然后实施近火星制动,顺利完成“ 太空刹车”,被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半径为R2、周期为T的圆形轨道。则关于“天问一号”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由椭圆轨道进入圆轨道应该在P点加速
B.探测器沿椭圆轨道运行周期小于圆轨道上运行周期
C.探测器在P点变轨前后,加速度将不变
D.探测器沿椭圆轨道由P点运动到Q点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2023-08-04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某卫星在轨道1的A点经半椭圆轨道2变轨到轨道3上的B点,轨道3的半径是轨道1半径的2倍,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时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沿轨道2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速度在变小
B.卫星沿轨道2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速度在变大
C.卫星在轨道3上运行的周期为
D.卫星从A点沿轨道2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
2023-07-27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船在某段时间内的无动力运动可近似为如图所示的情境,圆形轨道I为空间站运行轨道,椭圆轨道II为载人飞船运行轨道,B点为椭圆轨道II的近地点,椭圆轨道II与圆形轨道I相切于A点,设圆形轨道I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椭圆轨道II的半长轴为a,不考虑大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运行的周期与载人飞船在椭圆轨道II上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B.载人飞船由B点飞到A点速度逐渐减少
C.载人飞船在轨道I上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I 上A点的加速度
D.根据题中信息,可求出地球的质量
10 .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同步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图为地球某同步卫星的转换轨道示意图,其中I为近地圆轨道、II为转移轨道、III为同步轨道,PQ两点为椭圆轨道与两圆轨道的切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I上的速度大于在轨道III上的速度
B.卫星经过P点时,在轨道I的线速度小于轨道II的线速度
C.卫星在轨道II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卫星在轨道III上运行的周期
D.卫星经过轨道III上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2023-07-27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 章末复习与训练 -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