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1.下面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
D.“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2.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注]①胡逸老:作者友人,生平不详,致虚庵是胡逸老的书房。②籯(yíng):竹箱。③灵台:此指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议结合,褒贬分明,在对比中凸显了胡逸老不同凡俗的淳厚家风和高雅品格。
B.正如蚌胎滋养出明月珠一样,有诗书家教和扶贫济困的德行,友人家必定俊才辈出。
C.于友人处盘桓,闲看山卧听水,山水之妙不仅悦人耳目,更能荡涤心灵,澡雪精神。
D.名为“题致虚庵”,诗句却无一处写庵,通篇着墨于表现和赞美庵主人的精神生活。
2.诗歌的颈联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分析。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春雪晚晴出西村

范浚

步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鹁鸠啼。

堕梅残白犹明树,着柳暗黄初映堤。

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悬规。

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工于炼字,一个“犯”字写出道路难行,突出了诗人寻春之不易。
B.颔联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样,都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界新旧交替的感悟。
C.颈联上句写天快放晴之时白云如絮,下句写落日如规,极富画面感。
D.尾联着眼于近景,用“最怜”二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对初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2.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词语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张谷田舍

[唐]储光羲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喧舂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注】:①县官:陪诗人巡视的县令。②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③稔(rěn):庄稼成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出了田舍坐落的位置,引出了下文对清新而自然的农村田园风光的描绘。
B.颔联中的“入”和“穿”两个动词运用精当,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春天图景。
C.尾联的“自说”是诗人说,写今年的收成将会不错,描写了农民十分富足的生活。
D.本诗描写了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的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由衷的赞美之情。
2.本诗颈联是如何描写农人劳动场景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屏迹(其三)

杜甫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注:公元762年春夏之交,杜甫经历了动乱漂泊,终于在浣花溪得一草堂,生活得以稳定而创作本诗。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无事可做,起床很晚,内心也没有营谋之忧,生活因而十分清闲,非常轻松。
B.面对孩子的失学和妻子的抱怨,诗人并非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是世道艰难,无力为之。
C.人生一世,潦倒至此,唯有借酒浇愁,忘却尘世烦扰,长期不梳洗也不在乎。
D.全诗围绕“无营”二字展开,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杜诗遣词贴切传神,请以颔联为例简要赏析。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又送

杜甫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

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

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

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注】①诗人在梓州写过《送别辛员外回长安》,后再送至绵州故称“又送”。②双峰:绵州著名的紫岩山和牛头山。③春台:别宴的餐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离筵之景,“双峰”为远景,“万竹”是近景,“寂寂”渲染了伤感的氛围。
B.颈联直说昨日同舟到此实为难得,而今还未计划并马回朝,留恋之情如见。
C.尾联对句想象分别后的孤独,抒发了诗人不能和友人一同回朝的遗憾之情。
D.尾联出句照应诗题“又送”,使诗歌结构严谨;对句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2.请赏析颔联的艺术技巧和效果。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唐)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追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凡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释:①柳州:柳宗元当时被贬柳州。②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皇树:即橘树,屈原爱橘,曾作《橘颂》,赞美桔树③木奴:指柑橘的果实;荆州:据《水经注·流水》载,三国时荆州入李衡临死时对儿子说他把柑树当作奴仆,可以谋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期间,诗人在无奈之下种下很多柑树,“新”字写出柑叶的嫩绿,“遍”字写出了柑叶的繁盛,用词精准。
B.颔联提及两个典故,一是以屈原作《橘颂》自勉来自比作者的高洁品行,二是以李衡的典故表明自己不以柑树谋取私利的决心。
C.颈联想象奇特,以“喷雪”形容柑树开花,以“闻”字把柑橘花开的形态和香味一笔写出,渲染出热闹的气氛,显得形象生动。
D.在尾联中,诗人说如果让他等到柑树成为柑林的时候,果实的滋味还能够供养他这个老人,暗藏担忧之情,唯恐贬谪的时间太长。
2.苏轼评价此诗“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平缓中隐藏着丰富情感。这首诗抒发了什么丰富的情感?请作分析。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对仗,写诗人对岳阳地理环境的整体印象:浩瀚江泽逾千里之广,层叠山城近百层之高。
B.颔联写岸边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浪,小船上寒灯映照着飞雪,渲染了夜泊岳阳楼下的凄寒的氛围。
C.颈联写诗人就是遭遇困境无法前行,心中的才志也难以消退,反而在艰难危险中变得更强大。
D.尾联用典,以《庄子·逍遥游》中变化的鲲鹏来象征诗人,表明诗人对自己的仕途已看得淡然。
2.这首诗在写景角度和情感变化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020-12-3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师厚郊居示里中诸君

【北宋】黄庭坚

篱边黄菊关心事,窗外青山不世情。

江橘千头供岁计,秋蛙一部洗朝酲

归鸿往燕竞时节,宿草新坟多友生。

身后功名空自重,眼前樽酒未宜轻。


【注释】①师厚:即谢景初,字师厚。②江橘千头:《襄阳记》载,“三国”吴丹阳太守李衡种橘千树,临终敕其子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③秋蛙一部:《南齐书·孔稚跬传》载,南齐孔稚圭,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自谓“我以此当两部鼓吹”。④酲(chéng):大醉。醉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只有篱边的黄菊才是诗人心里惦念的事,“篱边黄菊”化用陶渊明诗句。
B.颔联多用典故,其中运用的“秋蛙一部”的典故是用以表现诗人悠闲自乐之情。
C.颈联写因时节变化,鸿雁与燕子南来北往,长起宿草的新坟埋着不少当年好友。
D.这首诗对比鲜明,“黄菊”对“青山”、“江橘”对“秋蛙”,景中见事,事中见情。
2.这首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对此说说你的看法?
2020-12-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注】①此句指诗人的胸中郁结之气全都消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呼应,以声写静,渲染静谧的氛围。
B.三、四句写诗人感到已故之人也在欢欣,表现了诗人超然的胸襟。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D.“余襟良已弹”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2.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2020-12-2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