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①对雨②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③,暂醉佳人锦瑟旁。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玄宗、杨贵妃经常来此春游。②本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③金钱会,唐玄宗开元时,宴王公百寮於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春云遮断苑墙的景象,营造出沉重压抑的氛围,“覆”为全诗诗眼。
B.“林花著雨胭脂湿”景中含情,既描绘出桃林著雨之态,也有触景伤情之感。
C.诗人不说风吹水荇,却言“水荇牵风”,赋予水荇人格化动作,可谓用笔精妙。
D.本诗先景后情,从雨前、雨中写到雨后,细腻地表现了诗人曲江所见所思所感。
2.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021-03-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节选)

岑参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注】①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八月,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临行前,当时在长安的岑参写了这首诗赠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通过描写秋季边地独有的景象,表现边塞的苦寒荒凉,衬托送别的悲凉心境。
B.三、四句写诗人看到昆仑山南的斜月,听到胡人吹响的胡笳,视听结合,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C.第六句写诗人遥望目送友人,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惆怅之情。
D.萧关、天山、昆仑山用来泛指边关,构成诗歌广阔的地域空间,显示出边塞诗浑阔的意境。
2.“向月胡笳谁喜闻”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两句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简要赏析。
2021-01-14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高级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国风·秦风·无衣

《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B.诗歌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这正是秦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C.诗歌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写出战场上士兵们不怕牺牲的战斗场面。
D.诗歌采用问答式的句法和强烈动作性的语言,情感充沛激动人心。
2.重章叠句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这首诗分析其效果。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润州二首(其二)

杜牧

谢朓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江南再次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时所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以谢朓、夫差的典故表明了润州是一个山水形胜的军事要地。
B.诗歌颔联写润州城城墙高、坚如铁桶且上面横列劲弩硬弓,非常安全。
C.诗歌颈联描写润州城的日常生活,天空中飘扬着号角声和渔人的歌声。
D.诗歌尾联写诗人愿拿出千金来奖励那些不去扬州而到润州城旅游的人。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郑明府贬岭南

司空曙

青枫江色晚,楚客独伤春。

共对一尊酒,相看万里人。

猜嫌成谪宦,正直不防身。

莫畏炎方久,年年雨露新。


[注]①唐德宗建中初年,司空曙被贬到长林(在今四川境内),郑明府被贬到岭南。司空曙在青枫浦(在今湖南省浏阳市南)与郑明府话别,并写下此诗。司空曙:广平(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人。②炎方:南方炎热地区。这里指岭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楚客”可特指屈原,这里也可指诗人自己。诗人客居异乡,因而以”楚客”称自己。“独”字表现出诗人孤寂的心境。
B.颔联描写了诗人与友人饮酒饯别的场景,从“共对”“相看”可以看出,二人友情深厚,在离别之际依依不舍。
C.颈联紧承颔联中的“万里人”来写,这句交代友人因他人猜疑、嫌怨而被贬,这句交代友人具有正直的品格。
D.这首诗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以“春”比喻前途,以“一尊酒”比喻友情,以“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泽。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1高一上·山东烟台·阶段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乐天

刘禹锡

一别旧游尽,相逢俱涕零。

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

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


【注】少微星:本事中国古代星官名,诗中喻指处士、隐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为一首酬赠诗,标题中的“乐天”即白居易,与作者交情深厚,二人均屈遭贬谪,命运多舛。
B.首联写作者和白居易久别重逢,潸然泪下,想一同重游旧地,却发现旧地已不复存在,不禁感慨万下。
C.颈联“痛饮连宵醉”写二人重逢,连宵痛饮,一醉方休,“狂吟”二字写出了醉酒后的狂放之态。
D.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的理想愿望。“印绶”运用了借代手法,代指仕途功名。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1.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2.请结合全诗,简析尾联中诗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020-11-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平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诗人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诗人的痛苦因此就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字是全诗的诗眼,表达了诗人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写景后半抒情,由情选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2.请简要分析首联景物描写的手法。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蟠木:弯曲的树。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颔联中的措辞可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诗人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2.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2020-11-19更新 | 561次组卷 | 6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村舍二首(其二)

许浑

尚平多累自休难,一日身闲一日安。

山径有云收猎网,水门无月挂鱼竿。

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暮雨寒。

三顷水田秋更熟,北窗谁拂旧尘冠。


【注】①指东汉尚长。尚长字子平。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出句,反用典故,说明诗人先前为俗务所累,难得清闲。
B.首联对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暂得清闲时恬静自适的心情。
C.颔联,写诗人白天捕猎、月夜钓鱼,表现了他村居生活的充实愉快。
D.颈联,写诗人在花间饮酒,在竹林下棋,诗人的洒脱不羁充分展现。
2.说说尾联的意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