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对《短歌行》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两句感叹人生短暂,联系全诗看,并无消极情绪。
B.尽管当时作者正在畅饮豪歌,却并没有排解掉求才立业的忧思与雄心。
C.“乌鹊”在此有自喻之意,“何枝可依”一句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无处可投的苦闷心情。
D.周公以至诚之心招纳贤才,作者认为要创建统一大业,就要像周公那样热切殷勤地招纳贤才。
2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内心凄惨,说不出话,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春望

卢纶①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卢纶:天宝末年举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下列对本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春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中的“闲”字用得巧妙,春草之“闲”衬托出人之悠闲。
B.颔联写归途遥远,在梦中都不知何日能到,然而又有几人能回乡呢?既有伤感、无奈,又聊以自慰。
C.颈联写川原纵横交错,远至天边;宫殿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的写景,壮观中隐含衰飒之意。
D.尾联正如沈德潜所评“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点明(收束)主题,表现了一种感伤却又不失希望的心态。
2.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2021-05-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海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卢侍御赴河北

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注],田单空愧取聊城。


【注】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
B.颈联选用“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中间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由人及景,由虚到实,境界阔大;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D.尾联写田单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因为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
2.这首诗除了写离情之外还抒发了家国情怀,作者是如何抒发“家国情怀”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寄题赵叔平嘉树亭

苏舜钦

嘉树名亭古意同,拂檐围砌共青葱。

午阴闲淡茶烟外,晓韵萧疏睡雨中。

开户常时对君子,绕轩终日是清风。

盘根得地年年盛,岂学春林一晌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子以嘉树为名,意韵古朴深远,高树枝条轻拂庭檐,一片青葱。
B.烟霭之外,萧疏雨声中,亭内品茗、酣睡,悠闲自在,清雅可人。
C.终日清风绕窗,亭内与君子晤谈,侧面烘托出诗人高洁文雅的形象。
D.诗歌围绕嘉树亭,描写环境,叙写亭中生活,语言雅丽,境界开阔。
2.诗歌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1-04-01更新 | 17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归辋川注】

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注】辋川:位于陕西蓝田县中南十五里辋川镇,王维晚年隐居于此处别墅。
1.下列诗词中加点词语与本诗中相同的词语内涵不一致的一项是(     
A.叠叠远山横翠霭,娟娟新月耿黄昏。(陆游《题接待院壁》)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2.《红楼梦》中,哪一故事情节中表现出林黛玉对王维诗的赞赏?结合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以及你对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林黛玉赞赏王维诗的原因。
2021-03-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西亭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红蕉

柳宗元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


【注】①摵摵:拟声词,落叶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写其花,“绿润”、“朱光”传神地写出了芭蕉“岁寒犹芳”的特征,恰如其分。
B.颔联中的“凌”字将红蕉以娇小风姿迎寒斗霜的无畏精神、勇敢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C.为世所重的“远物”承上指红蕉,其“远”是诗人柳宗元站在被贬之地的角度来评判的。
D.尾联将夕照下山林凋零的秋冬之景与红蕉叠放在一起,产生了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2.有人评价柳宗元《红蕉》一诗“寓感甚切”,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2021-03-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十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1.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是( )
A.词的开头三句是总写,“石头城上”点登临地点;“天低”,写眺望之遥远;“吴楚”,写地域的辽阔。这三句写出了石头城空荡凄惨的景象,为全词奠定悲壮苍凉的感情基调。
B.词中写石头城、青山、旌旗、樯橹、松径、鬼火等是实写;写离宫、辇路芳草以及歌女的歌舞、临镜等是虚写。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使得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C.词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如昔日“六朝形胜地”与如今“眼空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对比,再如昔日的避暑离宫与今日芳草萋萋、无人松径的对比。在对比中,词人的感受变得更强烈。
D.“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化用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句,“伤心”一词将词人的情感表露无遗。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登高望远时内心生发了哪些感慨?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病”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2.这首诗首联和颔联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具有什么作用?
10 .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诗歌的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1-02-25更新 | 620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师大附属扬子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