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诗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21-22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 .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2021-08-25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2课 芣苢(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从题中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两项(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D.第三、五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六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在意义上与前句没有变化。
E.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2021-08-06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2课 芣苢(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反映了妇女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
B.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本诗综合运用诗经赋、比、兴手法,在极短的篇章里营造了极动人的境界和形象。
D.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2.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2021-08-04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6课 芣苢+插秧歌-【帮课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面有关《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诗经六义”是指赋、比、兴、风、雅、颂。
C.《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选自南朝宋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D.《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2021-06-22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 ①嗣音:寄信。②挑兮达兮:独自徘徊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 “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比喻恋人。
B.“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刻画出女主人公急盼之中的矜持之态,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娇嗔之情。
C.诗中表现女主人公的动作行为仅用“挑”和“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
D.“挑兮达兮,在城阙兮”,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四牡

《诗经·小雅》

四牡①,周道倭迟②。岂不怀归?王事靡盬③,我心伤悲。

四牡,啴啴④骆⑤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⑥,载飞载下,集于苞⑦栩⑧。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⑨。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⑩。


【注】①(fēi):马行走不停的样子。②倭迟: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③靡盬(gǔ):征役没有休止。④啴(tān)啴:喘息的样子。⑤骆:白毛黑鬣的马。⑥鵻(zhuī):鹁鸪。⑦苞:草木丛生。⑧栩:树木名称。⑨骎(qīn)骎:马快速奔跑的样子。⑩谂(shěn):思念。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章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在“王事靡盬”与“岂不怀归”的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世界。
B.马儿气喘吁吁地在迂回遥远的道路上奔跑是缘于“王事靡盬”,我的“伤悲”和“不遑启处”也是因为“王事靡盬”。
C.鹁鸪鸟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和随意栖止,与“我”和“我”的马儿不停奔波形成对比,增加了“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D.诗歌没有采用赋的手法,而是借景抒情,用鹁鸪鸟的自由自在与马的累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衬托出人的疲劳烦恼。
2.有人说这首诗的关键诗句是“我心伤悲”,也有人说是“将母来谂”。你认为是哪一句并简要说明原因。
2021-05-2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1高一下·浙江·阶段练习
7 . 下列对《静女》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A.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
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了。
D.“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的老实、憨厚、痴情。
2021-05-05更新 | 35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20210429—009【2021】【高一下】
8 .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诗经》赋比兴现实主义
B九死未悔屈原香草美人浪漫主义
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乐府诗想象夸张
D紫色的灵魂艾青“三美”深沉隽永
A.AB.BC.CD.D
2021-04-30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①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②兴师:出兵。③泽:通“襗”,内衣,指今之汗衫。④作: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共三章,均以“岂曰无衣?”落笔,在反复咏唱中强化了反诘的语气和语意,催人奋进。
B.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C.“王于兴师”——秦王要发兵了。为王而战,就是为国而战,古代人的国家观念强烈,为君就是为国。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2.该诗每章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10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②。行迈靡靡③,中心摇摇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⑤。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①黍离:《毛诗序》认为“《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②黍:黍子,果实为小米。离离:繁茂。稷:高粱。③行迈:行走。靡靡:行走迟缓的样子。④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⑤穗:穗子。⑥噎:郁结而气逆不能呼吸。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写诗人看到眼前景,行走迟缓,心神不定。“靡靡”和“摇摇”两个叠音词把诗人步履迟缓、心神不定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
B.“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译为“不了解我的人,问我寻找什么”;“此何人哉” 译为“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
C.由《黍离》表达的对故国衰亡的悲情被称为“黍离之悲”,用来表达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离骚》、《书愤》就表达了“黍离之悲”。
D.《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中的“宗周”指西周王朝;“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中的“宗周”指西周都城镐京。
2.从全诗看,作者为何要从写“彼稷之苗”开始,接着写 “彼稷之穗”,最终写“彼稷之实”?
2021-04-07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南开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