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03 道试题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学界兴起了“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对此鲁迅提出了“拿来主义”:有选择地拿,为我所用地拿,不卑不亢地拿。
B.毛泽东同志曾反对“党八股”,提倡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良好文风,认为这种文风“流毒全党”。
C.谈到我国滑雪人才的培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请知名教练来华执教,而对与运动员素质提升相关的基础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条例》是山东首次针对特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法规,也是将精准扶贫作为工作指针的重要实践。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句子,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                                        不拘于时
B.何以解忧                                               惑之不解
C.生乎吾后                                               无以至千里
D.使快弹数曲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                                               中:合乎
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已                           参:参加
B.吾尝而望矣                                        跂:踮起脚后跟
而闻者                                               彰:表彰
C.金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D.君子非异                                               生:出生
郯子之                                               徒:徒弟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小题。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牟尼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塔开则岁丰人泰。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疏奏,宪宗怒甚。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裴度、崔群奏曰:“韩愈上忤尊听,然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乃贬为潮州刺史。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怀。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凤翔法门寺A有护国真身塔B塔内C有释迦牟尼佛D指骨一节E三十年F一开塔G开则岁丰人泰。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惑,指“有疑难问题”,与“惑而不从师”句中的“惑”,词义用法相同。
B.古文,是指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跟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古文”,含意相同。这类古文刚健质朴,与绮丽柔靡的骈体文不同。
C.第,科举考试的等级,文中指进士科第,其意和“书香门第”“次第花开”的“第”都不相同。
D.谥,谥号,韩愈的谥号为“文”,因而后世常常称他作“韩文公”,“文”是对韩愈生前的高度褒善。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高度肯定,也是针砭时弊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以此倡导从师学习。
B.韩愈虽然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但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智慧不及士大夫之族。这是他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认识局限。
C.韩愈正直敢谏,也曾因此多次被贬。曾言辞激烈地反对王公士庶过分地追随佛教,也因此触怒皇帝,差点被处以极刑,后来就直接被贬到江陵任掾曹。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待人不因荣辱沉浮而态度有别。他为年轻时好友孟郊、张籍跟公卿说好话推荐;在仕途通达显贵时,仍跟往昔一样与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韩愈上忤尊听,然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 岂能至此?
5.柳宗元说“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结合材料二概括能体现韩愈“不顾流俗”品格的具体事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列与例句“可控”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强的适应力与更高的产量,让粮食生产更具抵抗风险的能力。杂交水稻的伟大之处也不是口感,而是“可控”。
A.面对“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
B.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C.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
D.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相反,它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还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造成的。文学性与情绪情感、表达手法、场景氛围、气韵节奏,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中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总体而言,儒家以人伦教化为己任,圣贤是全民之师,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但从文辞的表达特征来讲,同为儒家经典,《论语》与《中庸》和《大学》相比,传递出的是更加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如开篇《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交友、日常交往,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用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同时又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读来亲和惬意,循循善诱,明白通畅,从容不迫,令人顿生之感。正所谓圣人语人不语神,语常不语怪。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运用了杨绛先生阅读《论语》的事例,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和效果。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材料二

十二年春二月,公(称曹操)自淳于还邺。丁酉,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于是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

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武帝纪》)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皆为列侯A其余各以次B受C封D及复死E事之F孤G轻重H各有差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酉,文中是干支纪日,而《赤壁赋》中“壬戌之秋”的“壬戌”是干支纪年。
B.卒,文中是“死”之意,与《赤壁赋》中“而卒莫消长也”的“卒”意思不同。
C.更始:除旧布新;重新开始。古代常用来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者施行新政策。
D.引,文中是“率领”的意思,与《出师表》中“引喻失义”的“引”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认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打败,算不上一世英雄。
B.“客”解释所吹箫声之所以悲伤,主要因为感慨人生太短暂。
C.曹操认为自己十九年征讨没有不胜利的,都是贤士大夫之功。
D.建安十三年正月,曹操回到邺城,训练水军,同年做了丞相。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5.材料二中,孙权和刘备各有什么表现,请简要回答。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县中池竹言怀

(唐)钱超

官小志已足,时清免负薪。卑栖且得地,荣耀不关身。

自爱赏心处,丛篁流水滨。荷香度高枕,山色满南邻。

道在即为乐,机忘宁厌贫。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

【注】①漆园:庄子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善于选取典型的意象,诗中的“丛篁”“荷香”就有《离骚》中屈原的香草美人传统。
B.诗歌的九、十两句,体现了诗人忘记世俗的机心,追求心中的志向。其中“宁”是“岂,难道”的意思。
C.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明白晓畅,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D.诗人末尾借用漆园吏的典故,委婉表达了对不能接到朝廷征召的担忧。
2.本诗塑造了一个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县官形象。诗歌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人物的这一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延安整风运动是1942年到1945年4月七大召开前,党在领导敌后抗战的同时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场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它为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了以求知、求实、求真、求新等为主要内涵的整风精神,这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借鉴延安整风经验,“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

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挤”“钻”的求知精神。延安整风运动是全党干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和把握。学习和应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的马克思主义,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具体的社会知识与科学知识做基础,而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面对干部工作繁忙学习时间少,有的干部文化水平低、理论素养差等问题,1939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没有工夫,这已成为不要学习理论、躲懒的根据了。共产党员不学习理论是不对的,有问题就要想法子解决,这才是共产党员的真精神。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作“挤”,用“挤”来对付忙。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作“钻”。延安整风运动首要的就是以“挤”“钻”的求知精神为导向,从“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的政治高度出发,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求实精神。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呢?延安整风中的陈云经过认真思索,得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结论。所谓“不唯上”,不是说上面的话不要听,而是说不要“唯上命是从”,这同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的“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并不矛盾;“不唯书”,也不是说不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不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是说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只唯实”,就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求实精神,以“眼睛向下”“做小学生”的态度,把调查研究作为学习的重要一环,作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最终真正做到了用马克思主义这根“矢”来射中国革命实际这个“的”,用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是就是,非就非”的求真精神。延安整风运动是思想教育运动,是用来解决党内的是非问题,即在精读文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要深思熟虑,反省自己的工作及思想,反思自己的全部历史,“把文件中的道理当作尺码,来量一量自己……来称一称自己”,从而进行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出改正错误的实际办法。1943年2月6日,中央党校为庆祝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举办舞会,在会场中悬挂两条标语,其中一条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945年4月,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会场两侧悬挂着6个插着鲜红党旗的旗座,每个旗座上也写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8个大字。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在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凡是正确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党员干部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必然“与人民利益相一致”,凡是错误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错误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必然“与人民利益相违背”。

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求新精神。延安整风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求变、求新,求个人思想从非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求工作作风从主观主义转变为实事求是,求组织工作从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转变为五湖四海,最终实现党风的优良和事业的全新局面。求新,不是喊口号,不是装门面,而是要党员领导干部勇于担当,顺应潮流,开拓创新。1942年10月毛泽东为延安平剧院题字“推陈出新”。五年后的1947年10月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在看完晋剧《反徐州》后,题词“与时并进”,这种一以贯之的求新思想,不仅仅是对戏曲文艺的要求,更是整个革命事业前进方向的指针。所以,在大生产运动中,改变了几千年来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的个体经济,建立了相互帮助、共同劳动的初级形式的合作社;在陕甘宁边区出现了全国解放区第一个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社——苗店子合作农场。在教育事业上,不仅主张要以“打碎旧的一套”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废除封建的旧的教育制度,而且主张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教育的思想“翻译成真正中国的言语”,“彻底地改进我们的全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在职教育”,“发展真正与人民与实际相联系的教育,替中国的新教育真正开辟一条康庄大道”。这种求新就是要深入群众生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和创造性,运用“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领导方法,最终实现既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创造。

(摘编自谭虎娃《延安整风精神浅谈》,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安整风运动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并形成一套特有的理论精神,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B.“这已成为不要学习理论、躲懒的根据了”中的“这”指“没有工夫”;“这才是共产党员的真精神”中的“这”指“有问题就要想法子解决”。
C.“不唯上”是说上级不符合实际的话可以不听;“不唯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能创造性地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D.判断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判断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是否正确,要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党风的建设。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安整风运动强调主动学习,要求党员干部从党员的责任感出发,系统而全面地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B.从文章第三段可以看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它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表现。
C.文中两次提到延安时期我党悬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意在证明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求真精神。
D.“推陈出新”一开始仅仅是对戏曲文艺方面的要求,后来才把这种求新精神推广到整个革命事业的范畴。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在整风运动之后,延安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奔向抗战前线,深入农村、部队、工厂,接触群众,体验生活,运用板话、歌剧等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B.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这一概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做了新的科学解释,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
C.在谈到科学研究时,钟南山院士说道:“权威的意见不一定总是对的,书本上写的也不一定是对的,自己实践或亲眼看见的结果才是最可信的。”
D.1941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及《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调查研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度被确立起来。
4.文章是如何论述“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求新精神”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下列材料是如何体现原文中阐述的延安整风精神的?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1978年冬,为了改变大集体式低效率生产方式,安徽小岗村18位村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将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1979年小岗村不但不再靠国家救济,反而向国家缴纳6万多斤公粮,人均收入也由22元上升到400元。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亲临小岗村考察,被他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所感动。他不仅支持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政策,更将这一先进做法推广到全省,使“包产到户”成为新的农村改革模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先驱。不久,我党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因斯坦说过:“永远保持着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班级开展“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两千多年前《庄子》中第一次提到宇宙。庄子凭借________的想象力,描绘宇宙的出无本,入无窍,这样的________一直延续到今日——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突破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科学的魅力正在于面对着无穷未知。对未知抱有浓厚兴趣和想象,觉得未知世界里少一分可能就好像少一分精彩,甚至感到失望,这种无穷的探索欲是科学家的本色。

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智力、毅力、勇气……但是这些都不算是科学家的________,各领域的达人都需具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

科学家的好奇心需要呵护、需要宽容,需要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埋头钻研。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有朝一日能够用来探索太空甚至星际移民。艳羡诺贝尔科学奖的人们,更应该了解荣耀背后,是一颗颗帮助发现与创造的好奇心。

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再延续千年。其实,科学家的________,往往更多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

1.下列选项中对“心无旁骛”中“骛”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纵横B.奔驰C.追求D.鸭子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洋洋洒洒   探寻   权利   危言耸听B.洋洋洒洒   探究   权利   骇人听闻
C.汪洋恣肆   探寻   专利   骇人听闻D.汪洋恣肆   探究   专利   危言耸听
3.本次主题学习活动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结合语段为黑板报设计一条主标题,不超过15个字。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