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241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拾级而上登上古都中心,精巧的斗拱、华丽的彩绘引人驻足。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馆长王磊介绍,经历多年岁月风霜,钟鼓楼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①王磊说:以彩绘保护为例,我们近些年只对其做过一次清洁工作。修旧如旧、存其原貌,才是最终目的。

“70克黄金可以做什么?②除了制成金条、首饰,也可锻造成约3800张金箔,层层贴附在钟楼的宝顶之上,在日月风光中 A 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业务部负责人张清三向中新社记者解密

鼓楼在钟楼西北侧,古时,它们共同担负着报时、报警和发布启闭城门信号的职责。③随着时代变迁, B 之声渐息,但钟鼓楼下, C 之景依旧。

钟鼓楼就像生活中的影子’,走哪都绕不开。④离开家乡二十四年,从事中日文化交流的西安人刘剑说,钟鼓楼见证了自己与祖辈的血脉相连,也联结着游子对故土的牵挂。他感叹,在钟鼓楼的影子中,寄托着浓浓乡愁。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钟鼓楼就像生活中的‘影子’,走哪都绕不开”中的“影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
B.“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
C.他身材高大,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D.广大党员干部决不能“闯禁区”、踩“红线”、打“擦边球”。
3.“助其‘延年益寿'不可‘大动干戈’”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05-3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的门类。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_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的组成部分。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篆       ②镌       ③徽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C.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D.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2024-05-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麻涌,塘厦,七中,济川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已经不好好说话了:本来只作为标点符号而依附于文字的句号和问号,被我们拎出来单独成句;本来只作为连接号出现的波浪号被我们用来放在句尾;好好的一个字,非要把它拉长了写成彳 亍不可

早在1962年,法国语言学家安德烈·马工内就提出了言语交际中存在一种经济原则:②在交际中,人们总希望以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佳的交际。尤其当我们步入信息时代,整个社会都在高速运转。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一切,于是我们的交流就变得十分注重效率。③只要不妨碍沟通,我们在键盘上的操作就可以尽可能地简化,这就是因此连标点符号都被我们赋予了特定内涵的原因

        ,在实际的聊天中,我们似乎会有意地去违背这种尽可能少打字的原则。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在1983年就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为此,他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学中的重要原则——礼貌原则。礼貌原则要求说话人在交际中尽量为他人考虑、多夸奖他人,为了对方的面子可以不惜贬低自己。

人们在交际中遵循礼貌原则,其原因也同遵循经济原则一样,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同的是,经济原则是通过提高交际效率而直接给说话人带来节省时间精力的好处,而礼貌原则是通过给对方留面子——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这样一个间接的过程给自己带来好处。于是,在日常交际中,经济原则常常让位于礼貌原则。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在和刚刚加到微信的朋友打招呼时,在你好后面多加一个波浪号,让整个句子变得更加活泼友好~

不过,利奇这项四十多年前的研究显然没有考虑到今天的网友之间聊天的情况。我们打出满屏的哈哈哈,显然不是为了礼貌。在2020年5月底,阿根廷语言学家发表了一篇名为Hahahahaha,Duuuuude,Yeeessss的论文。文章提出,这种把一个词(音节)重复很多遍的行为,       是一种强调。这种行为在正式的书面语言和词典中非常少见,但在社交媒体中却被普遍应用。虽然这篇文章分析的是英语单词,但这种重复即强调的表达方式同样适用于中文。当只发一个哈哈哈不足以表达我们热烈的情感时,我们就会倾向于多发几个;随着问号的增多,我们表达的疑惑也在加深;为了强调自己的不满,我们可以放弃敲一个×就能打出来的        多敲五下打出chichu“彳 亍

这种把一个词拉长、       重复这么多遍的行为,仍然没有违背言语交际最基本的经济原则——毕竟,在键盘上敲出满屏的哈哈哈,也比打出哇真的好好玩我真的有在笑并且快笑背过气了省事多了。

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要坐那么长一段路的车,多遇上几个红灯,她就非迟到不可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看看不可
C.翻开那时候的小说来看看,已经有很多词语非加注不可了。
D.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
2.下列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组是(     
A.不过     实质上     进而     以致B.不过     原则上     进而     甚至
C.然而     实质上     转而     甚至D.不过     原则上     转而     以致
3.序号①至⑤的句子中有两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第二章《文字下乡》中提到,“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网上聊天作为一种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语言状态,也常常不遵循文法。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5.阅读下列《雷雨》选段:

鲁侍萍   (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李华根据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提出应该把“你是谁”修改为“请问你是哪位”,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从人物性格、戏剧语言、情节冲突等角度中任选其二,说明你的理由。
2024-05-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物流,物的流通。中国古代为农耕社会,商品意识淡薄,谈不上全面的物的流通。中国古代虽没有物流的概念,但并非没有物流的工具。从古诗词中大抵能看到它的影子,最出名的一首物流诗应是杜牧的《过华清宫》其中几句读者 A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处之,便是物流运输的工具,那时最快的是马。官方的快递小哥骑着快马,从南方出发,一路向长安(今西安)疾驰。按彼时的运输条件,纵然八百里加急,杨贵妃想吃到原汁原味的鲜活食品,也是不容易的。而普通百姓,想第一时间尝到南方的新鲜果蔬,纵是垂涎三尺,也 B

胃口无法满足,情义又何尝不是?②唐朝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读者仍然熟悉。③家书自然指亲人之间互报平安的信件。④一封信,何以能值万金?有文学夸张的成分,更因为战争,驿路不畅,信送不出去,也送不过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望眼欲穿却听不到亲人的消息,便会 C 其实,即便没有战争,百姓之间的书信往来也走不了官方的快递渠道。邮驿属于官方机构,传递官服文书、军事情报,民间书信,搭不上车。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即”与文中加点的“即”,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即无他人帮忙,我也能如期完成。
B.出发在即,请你再检查一下行李。
C.他总是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D.你要先改变非黑即白的思维习惯。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05-30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不是偶然的。我们的文明中,有一种颠扑不破、辩证统一、灵活机动、祸福相倚、穷通转化的哲学与谋略智慧。中华文明提倡“帷精惟一,允执厥中”,既精诚于大道之行,又专注于术的精准运用,引领中华民族一次次,遇难成祥。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自成体系,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这是中华文明的光荣与伟大。同时旧邦新命,一个古老的极具特色的大国,面对的世界变局,必然承受住动荡挑战、艰难困苦。我们拥有光辉的成就,也不乏多灾多难的锤炼;得到多方的敬意,也在近现代落后挨打,饱受侵略、宰割和耻辱;我们拥有悠久与丰厚的文化,也为科技的落后与国力的衰退而痛苦反思、艰难求索。

中华文化是中国的力量所在,是同心同德的凝聚力所在,是独立自主的荣誉尊严所在。一次又一次,正是中华文明以自己的仁爱、礼义、和穆的正道理念,经世致用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多彩多姿的活力与吸引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入理入情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化解了中华民族内部的纷争,阻遇了城外森林法则的野蛮与霸权暴力,成就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兴旺、发展与连续,彰显了别具特色的东方文明的伟大存在。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要”与文中加点的“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要取得好成绩,得用功,还得改进学习方法。
B.你要敢与人民为敌,必将被历史审判。
C.天要晴了,你就不必带伞了。
D.室内装饰要保证煤气管道和设备的安全要求。
3.第三自然段用了大量整句,请分析整句的构成及表达效果。
2024-05-28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学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人拿到手机的第一件事,恐怕就是给手机贴膜。迈入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隐私保护,逐渐成了整个社会的一项新课题。于是,防窥膜应运而生了。

防窥膜,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别人窥屏的手机膜。这种膜对倾斜角度的光透过率极低,而对垂直角度的光透过率高。屏幕只具有正面及侧面30°以内的可视性,,则无法看清屏幕内容。这样能让使用者在垂直方向看清屏幕内容,周围人在倾斜方向则看到黑屏状态,起到了阻挡周边视线的作用,保护了使用者的隐私。

不少使用过防窥膜的网友反映,贴上防窥膜后,,需要调亮屏幕亮度才能达到原来的视觉效果。目前还没有关于使用防窥膜是否会对眼睛造成损伤的相关研究,因此防窥膜伤眼的说法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但是,如果屏幕亮度过低,眼睛在看东西时会更加吃力,有可能诱发或加重视疲劳。尤其是长时间用眼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时,眨眼次数低,也很容易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同样造成眼睛酸涩疲劳。因此,使用手机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到眼睛舒服的亮度,避免长时间用眼。同时,由于使用材料的参差不齐,质量差的防窥膜对屏幕亮度的影响更大,也可能会影响屏幕的分辨率,建议在购买时选择正规厂家的防窥膜产品。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根据第三自然段,用两个包含因果关系的语句给防窥膜使用者提出两条忠告。要求:表达简洁流畅,每条不超过50个字。
2024-05-28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学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往后看,能退至何处,是一极。退无可退之处,便是一个人的底线。既为底线,自然不容侵犯,事关原则。于是,底线便成了人的一个极点。但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若仅仅止于底线,那随着底线的不断后退,人生的走向往往也是每况愈下。

与底线相反的是极限,。将目光放在远方的极限,也不能高枕无忧。倘若一个人眼里没有远方与理想,一味高歌猛进,容易流于肤浅,失之于功利。但是眼里只有前方的人,前方也就成了一面筛子。筛去不利于远行的,或无益于前进的,哪怕其中缺乏情比金坚的可贵;留下了于己有用的,就算抹去初心,委屈求全,也照样为了名利而迷失自我。底线,。极限,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未来。人有两极,前行不忘后顾,这便是善始善终了。

1.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2.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经,在城市街道拐角,一部补鞋机,一个工具箱,外加剪刀粘胶纤维线和几只大小不一的棉拖鞋,修鞋匠与修鞋人聊着家长里短,开胶、断线、破掌的鞋子也就修补好了;曾经,丢了钥匙的孩子急得团团转,爸妈没有过多责备,走出小区,请配钥匙师傅重新再配一把;曾经,骑自行车上班一族,车胎扎了、车圈瓢了、车链断了,一点也不慌,只要往单位门口的修车摊一放,和修车大爷打个招呼,下班骑走就好。曾经,留守家中的老人总能听见磨剪子戗菜刀吆喝声;曾经,换纱窗、洗油烟机、空调加氟,各类服务____。一双双灵活熟练的手,让一件件破损的物品____,修补物品的同时修复了心情。这,何尝不是温暖的一幕?

可是,近年来,曾经和人间烟火气紧密联系的小修小补摊点,感觉是越来越少啦!一些专修老物件的摊点,跑遍通城也难寻踪影;那些手工业艺人,走遍街角也难觅足迹。曾经,那些小修小补的城市低收入群体,他们从不躺平,____,靠手艺吃饭,在家门口就业,通过这些小而精”“小而专的工作,努力奋斗,不断融入城市生活。是他们,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更便利、更舒心的感受,也让我们懂得人间烟火气的珍贵!

1.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应俱全       焕然一新       自食其力
B.五花八门       完好无损       自食其力
C.一应俱全       完好无损       独立自主
D.五花八门       焕然一新       独立自主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3.请为文段拟写一个含有“小”与“大”二字的标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面对手机屏幕,我们在不断地浅阅读中消耗着精力,使得注意力日渐碎片化。,专注思考、自我反思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消磨,持续的专注力俨然变成一种“稀缺品”。诚然,作为一种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浅阅读方式,在于获取一般知识、方便日常生活等方面非常高效、实用。但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将注意力时间淹没在的各类信息中。做时间的主人,就是要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合理分配,多挤出一些时间深入阅读、专注思考、躬身审视。

深阅读作为个人行为,不受外界干扰。在这种的阅读状态下,人们得以从生活的压力中短暂抽离出来,注意力从外在世界向内在世界转移,主动、持续、专注地吸纳知识养分。在当下快节奏生活中,阻碍我们进行深阅读的一大原因是时间不足。但是,即使只有碎片化的时间,只要能够坚持深阅读就能从文本中感受到情感和思想的共鸣,收获人生与学问的洞见。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下列句子中的“和”与文中加点的“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B.我的观点和你的观点正好相反,
C.我愿意和大家讲一讲党费的故事。
D.躺在岸上的翠翠和黄狗也睡着了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关于林黛玉,应该要澄清一个长期以来积非成是的错误观念,也就是:事实上,林姑娘不是灰姑娘!

曹雪芹并不是在写童话,其实在真实的世界里,长得美丽又柔弱的人不一定都是无辜受害者,而一直在哭的人很可能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委屈,同样的,最后没有得到幸福的人,或许一直都过得很优渥,林黛玉便是这一种。只可惜大部分的读者都有了偏见,于是完全误会了这一点。

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三代的列侯,这一点和贾家是一样的。第二回说: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可见林家比贾家的地位还要更高一点,①等到林如海这一代,②依照朝廷的制度已经没有爵位可以世袭了,③于是他改从科举。④这种家族的变化形态称为“随代降等承袭”,⑤也是贾家等贵族世家都同样要面对的,⑥此即导致宝玉会被严格要求读书的原因。如果宝玉能像林如海一样,那么贾家的未来就有希望了。可惜我们都知道,结果并不理想,于是构成了贾家和宝玉的双重悲剧。

(选自《红楼十五钗》,有删节)

1.文中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若想证明林黛玉不是灰姑娘,从本文中可以得到哪些论据?请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
3.结合本文论点与《红楼梦》的内容,简述最后一段中“贾家和宝玉的双重悲剧”的内涵。
2024-05-27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