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各句不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白露横江                    古之学者必有师
C.至于泰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逝者如斯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 . 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A.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有《玩偶之家》《人民公敌》;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代表作有《致大海》《自由颂》;而《迷娘》的作者是美国的惠特曼,《树和天空》的作者是获得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
B.《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本诗的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C.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我们学过的《阿Q正传》选自《彷徨》。
D.我国文学史上素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这也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大优秀传统。
2022-04-15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阶段适应练习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晋人殷浩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的孤独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2)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1)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对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也侧面表现出“我”的流连忘返。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写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草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2)本诗前三句“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专指消息。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部分。
B.“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优秀典籍。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孟子》《论语》《礼记》,“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C.孔子曾整理了“六经”,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而被尊为“亚圣”的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D.《老子》又称《道德经》,一般认为书中所述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春秋末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
2022-12-3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诊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开创了儒家学派,被尊称为“圣人”,《论语》共二十篇,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B.《大卫·科波菲尔》是美国作家狄更斯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以大卫的成长史为小说主线。小说中米考伯夫妇那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被称为“米考伯主义”。
C.老庄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表达常有突破俗见之处。比如老子看到“有”依赖于“无”起作用,庄子看到“无用”与“有用”之间的转化,都体现出朴素的辩证哲学思想。
D.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浪漫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地球疫情暴发,逃到太空就真的安全了?》,完成下面小题。

地球疫情暴发,逃到太空就真的安全了?

金凤

①随着新冠病毒的蔓延,有网友表示,现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恐怕就剩下国际空间站了。在一般人看来,国际空间站似乎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净土,是人类处于太空中的一个世外桃源

②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有关专家表示,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宇宙射线辐射等因素加持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更多的可乘之机,宇航员中招的风险更大。

微生物在空间站曾劣迹斑斑

③和地球上一样,国际空间站上也有大量的微生物,美国国航航天局(NASA)在对空间站内的微生物进行分类时,发现了包括葡萄球菌、肠杆菌、芽孢杆菌和红酵母等四大类微生物群落。科学家们指出,在办公室、健身房和医院等普通地球环境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细菌,因此空间站与人类经常光顾的其他人造环境其实较为类似。

④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微生物中,主要存在的致病细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微球菌等,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和人型葡萄球菌可引起皮肤感染及内脏组织器官感染;而链球菌中的肺炎链球菌易使宇航员患上肺炎;变型链球菌主要存在于人体牙斑中,是造成宇航员牙齿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此外,部分微球菌会寄生于人体皮肤、咽部和眼睛,当宇航员抵抗力下降时,会引发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等。

⑤除了威胁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外,微生物对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也形成了破坏。和平号空间站结构材料被微生物腐蚀,形成了一个2毫米的凹陷:联盟号飞船舷窗曾因霉菌的生长使能见度降低、光学性能下降。

平时人畜无害的病毒,一上天就变脸

⑥在人体的肠道、肺部、皮肤等组织部位存在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这些共生微生物已经成为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跟人和平相处。

⑦而在远离地球的空间站,微生物和宇航员都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微生物在太空中会因为受到环境压力而发生各种变化,空间辐射会导致微生物发生变异,空间微重力还会使微生物发生一些生理化特性的改变,例如毒性、致病性和抗药性会增加。此外,在太空中,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下降,这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系统中都有所体现。在地面模拟失重效应的实验以及太空中进行的实验里,实验动物的淋巴器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这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⑧太空中宇航员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导致其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下降。有一些病毒在人体内看似休眠,主要是因为受到免疫系统的压制,而不是真正的失活,一旦在太空飞行期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它们就可能被唤醒。

想在太空作恶没那么容易

⑨不过,纵使病毒花样再多,人类也总有破解它们的招数。

⑩为了防止地球的病毒被带上太空,航天器在建造、测试、运输和发射前,要保持环境的绝对洁净,必要时还要进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等微生物的消杀处理,以火星等可能存在地外生物的星球为目标的探测器,就是这样进行微生物防护的。如果航天器的构件以及里面的空气、食物和水没有受到污染,那么剩下的感染源就是宇航员了。为避免病毒被带上太空,在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之前,还会对其进行医学隔离和检疫,确保他们不携带活性病毒升空。

⑪今年4月,国际空间站将面临宇航员轮换,NASA正采取严格措施防止新冠病毒进入空间站。NASA医疗工作人员巴茨马诺娃说,各国航天机构一直致力于防止任何病毒进入国际空间站,考虑到增强的安全措施,新冠病毒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宇宙射线辐射等因素加持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更多的可乘之机,宇航员“中招”的风险更大。
B.和地球上一样,国际空间站上也有大量的微生物,与人类经常光顾的办公室、健身房和医院等地球环境较为类似。
C.在太空中,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下降,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随之下降。
D.为了防止地球的病毒被带上太空,航天器在建造、测试、运输和发射前,要保持环境的绝对洁净,必要时还要进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等微生物的消杀处理。
2.对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列数字,准确地说明微生物对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形成了破坏。
B.打比方,作比较,形象地突出了微生物对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形成了破坏。
C.举例子,作比较,具体地说明微生物对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也形成了破坏。
D.举例子,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宇宙飞船会因为微生物的生长使能见度降低、光学性能下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④段加点词“主要”表示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B.第⑩段的加点词“这样”指出了航天器在建造、测试、运输和发射前,要保持环境的绝对洁净,必要时还要进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等微生物的消杀处理。
C.本文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地球疫情暴发,只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逃到太空就一定安全了。
D.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世外桃源”“和平相处”等词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生动性。
2023-01-1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初高中衔接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8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视野开阔,气概豪迈,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后者多为闺阁艳词,抒写离愁别绪。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长于诗文辞赋,开创了田园诗,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左迁”是升职。
D.杜甫,字子美,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后世称之为“诗史”。
2023-01-1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字、用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无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和法都是行为规范,但是二者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靠国家权力,礼靠传统。
B.乡土社会注重传统,是因为乡土社会流动性小,而且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也更实用。
C.“克己复礼”说明中国人本性就崇尚礼,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外力约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D.因为乡土社会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所以传统的效力在任何时代都是能得到保证的。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既证明古代礼有残忍的一面,也表明孔子比子贡更看重礼。
B.在安土重迁的乡村,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有句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C.礼治能在乡土社会长期存在,是因为乡土社会没有变化,而在变迁很快的社会中,法治会应运而生。
D.从小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和严谨的仪式操练,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彬彬有礼、温润如玉的君子。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礼治范畴的一项是(     
A.孟母为儿三迁B.古代贵族用陶俑殉葬C.曾子临终易席D.当代长辈过年发红包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士大夫之(类)     自京师风雪(冒)     木直绳(合乎)     砺则利(接近、靠近)
B.见云中……(稍微)   其能行古道(赞许)   学(鼓励)   锲而不(舍弃)
C.术业有专(学习、研究)   苍山雪(背)     声非加也(大)     而吾与子之所共(享有)
D.作《师说》以之(赠送)   虽有槁暴(晒干)     正襟危坐(端坐)     参省乎己(反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