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茠鉏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俸禄而食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涉务》)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终之实难。伏愿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太宗曰: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瑀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被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节选自《贞观政要·务农》)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若A动B静C必D依E阴F阳G不H顾I理J义K欲L求M福N被O其P可Q得R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指依靠,与《谏逐客书》中“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的“资”字意思相同。
B.易,指容易,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以羊易之”的“易”字意思不相同。
C.慎,指谨慎,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忧解怠则思慎始而敬终”的“慎”字意思相同。
D.方兴,指正在开展、正在兴起,与成语“方兴未艾”中的“方兴”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以食为天,粮食工序又多,故不可轻视农业。晋朝中兴,江南朝廷官员南渡过江,至今已八九世,却从来没有官员从事农业生产。
B.王珪认为,秦始皇、汉武帝并不是不想安定百姓,只是找不到安定百姓的方法。穷兵黩武,兴建宫室,致使人力用尽,于是发生灾祸。
C.安定百姓和国家,关键在于君主。君主与民休息,百姓欢乐;君主多私欲,百姓痛苦。太宗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告诫自己不能任情纵欲。
D.大臣说皇太子在二月举行加冠礼吉祥,太宗不认同这一说法,认为百姓春耕方兴,在二月举行加冠礼会妨碍农事,便下令改在十月举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
(2)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5.唐太宗说“凡事皆须务本”,请结合材料二具体阐述这一观点。
2023-06-21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金阳光高级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鲍老

侯德云

一大早,我被手机铃声唤醒,迷迷瞪瞪接了。等我弄清电话那端的人是鲍老,赶紧做热情状。

鲍老二十年前就退休了,我几乎把他给忘了,没想到他还记得我。

鲍老比我更热情,一句一句把我全家都问候到了,之后,似乎有点不好意思,支吾了片刻才说,那什么,你知不知道李光辉的手机号呀?

原来这才是鲍老的正题。我说,知道啊,鲍老,我给你查哈,查完告诉你,你把电话挂了吧。

我放下手机一看,嗨,才五点刚过。

很快就查到了。我给鲍老回话,听见手机里说:该用户已将手机设定为来电提醒模式。也就是说,我什么时候能跟鲍老通上话,没个准数。我给鲍老发了一则短信,倒头又睡。我平常都是七点后才起床的。

鲍老再无任何动静。

这是七天前的事。谁知过了三天,还是一大早,鲍老又打来电话。鲍老说,你在哪儿呢?我说在家啊。鲍老说,我去看看你好不好?我吓了一跳,赶紧哼哼哈哈地打岔,说那什么,我怎么敢劳鲍老大驾来看我呀,改日我去看你哈,再说……

打了几声哈哈之后,我转入正题,鲍老,有事你尽管说哈,我能办的指定去办。鲍老又有点不好意思,连嗓门都软了下来,说,我就是想问问李光辉的手机号。我赶紧说,鲍老,我给你发过短信了呀。鲍老说,短信?我不会用短信啊。

我说,鲍老,我再给你查哈,一分钟后,你给我打电话。

鲍老说,几分钟?

我说,一分钟。

几分钟?

一分钟。

如此往来七个回合,我濒临绝望,改口说,两分钟。

鲍老说,好的,两分钟。

这回很顺利,两分钟后,也可能是三分钟后,我把李光辉的手机号当面汇报给鲍老。

我认识鲍老已经很多年了,那时我还不到三十岁,在一家新闻单位里混饭。鲍老经常给我们写稿子。鲍老退休前在市委宣传部主抓精神文明工作,笔杆子上有些功夫。早年他就是靠着这功夫,才从乡下调进瓦城的文宣系统。

鲍老跟我们混熟了,喜欢开些玩笑。

鲍老说他刚进城那几年,整夜在灯下苦熬,熬得不行不行的。鲍老给自己编了一套顺口溜:省老婆费灯泡,掉头发尿黄尿,一宿写了个大材料,领导看了吓一跳。说完嘎嘎大笑起来。我们也笑。看我们笑得东倒西歪,鲍老谈兴更浓,说起他在城郊住瓦房期间的种种趣事。

趣事很多,都跟过年有关。

过年了,杀猪、蒸馒头、蒸豆包、做豆腐,除了这些物质层面的准备,精神层面也不能没有,比如年画、香烛、福字、对联、鞭炮,都得有。民俗嘛,跟迷信扯不上关系的。鲍老家每年的对联,都是他自己拟词自己写。院门、家门、屋门,都贴上。都是好词儿,发家致富、幸福安康……用很黑的墨汁,很粗很壮地写上去,瞅着壮实,还喜庆。鲍老家的鸡窝、狗窝上,也都贴着对联。这些对联的内容每年都一样。鸡窝上贴的是:金鸡满架蛋满窝,鸡蛋水我天天喝。横批:连下大蛋。狗窝上贴的是:白天打盹夜不眠,忠心耿耿保家园。横批:金睛火眼。

我们报社几个小编辑一次又一次笑得东倒西歪。我笑着说,鲍主任,你这对联,不对仗啊。鲍老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有那么个意思就行了,对不对仗不要紧。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放鞭。鲍老放鞭,别有一番情趣。起初,他放的是两毛钱一百响的小红鞭,后来改成一千响的大地红,都不是一次性放完。谁家都没放,他先放,噼啪噼啪噼啪,放了前半截。后半夜,等所有人家都放完,他把后半截拿出去,噼啪噼啪噼啪,再放一通。鲍老说,这样显得咱家放得多啊。我当时以为鲍老说的是实话。现在不这样想了。很有可能,鲍老只是随口说说,逗我们玩儿。

两年前,鲍老为离世的老伴写了一篇长长的怀念文章,加上儿女写的三篇短文和全家人的几十张黑白、彩色照片,自费印成一本书。鲍老坐到老伴坟前,抚着书的封面,哭了很久。哭过之后,鲍老把书投进火堆,烧给老伴。那天是他老伴的一周年祭日。

昨天岳父岳母到我家做客,饭桌上不知怎么谈起鲍老。我这才知道,为了打听李光辉的手机号,鲍老费了老大的劲,先找到我岳父,再找到我岳母,又找到我夫人,最后想到我。

那么着急找李光辉干嘛?

岳母说,鲍老的外孙女,三十大几了还单着,听说李光辉的儿子也没成家,他想撮合一下。

噢,是这样。岳母说,其实两人几年前谈过一回,互相看着不顺眼,黄了。

我说这扯不扯,几年前看着不顺眼,现在就能顺眼?

岳母很严肃地说,那可说不定,此一时彼一时,一旦现在顺眼了呢。

(选自《小说选刊》2021年第三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鲍老两次不好意思地向“我”打听李光辉的手机号,又不立即交代缘由,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以“我”与鲍老的交往交流为线索,串连起鲍老的生活趣事,情节虽然并不复杂,但是曲折有致,颇能引人人胜。
C.小说多角度刻画了鲍老的形象,既有对他所言所行的正面描写,又通过他人之口侧面描写,使其形象如在眼前。
D.小说选材贴近日常生活,富有生活气息,如写贴对联、放鞭炮等趣事;小说的语言也清新典雅,读来如话家常。
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鲍老的形象。
3.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三段是“蛇足”,应当删去。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耶律楚材,字晋卿。生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太祖定燕,闻其名,召见之,处之左右。帝西讨回回国,祃旗之日,雨雪三尺,帝疑之,楚材曰:“玄冥之气,见于盛夏,克敌之征也。”庚辰冬,大雷,复问之,对曰:“回回国主当死于野。”后皆验,楚材日见亲用。帝自经营西土未暇定制,州郡长吏,生杀任情,取货财,兼土地。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太宗即位。中原甫定,民多误触禁网,而国法无赦令,楚材议请肆宥,帝从之。咸得卜以旧怨,尤疾楚材,谮于宗王曰:“耶律中书令率用亲旧,必有二心,宜奏杀之。”宗王遣使以闻,帝察其诬,责使者,罢遣之。属有讼咸得卜不法者,帝命楚材鞫之。奏曰:“此人倨傲,故易招谤。今将有事南方,他日治之未晚也。”帝私谓侍臣曰:“楚材不较私仇,真宽厚长者,汝曹当效之。”帝南征,下汴梁。楚材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及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楚材当国日久,得禄分其亲族,未尝私以官。甲辰夏,楚材薨于位,年五十五。后有谮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皇后命近臣麻里紥覆视之,唯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后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文正。

(节选自《元史·耶律楚材传》)

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     )
A.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B.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C.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D.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是庙号,庙号是古时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起源于商朝。
B.庚辰是“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依次相配,组成60个基本单位以此循环纪年。
C.琴阮,我国传统弹拨乐器,形似月琴,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而得名,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
D.《元史》,“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清代钦定为“正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耶律楚材博学多识,能够未卜先知。太祖征伐回回国,盛夏下雪三尺,楚材说是克敌好征兆,冬季打雷,他认为回回国王将死于野外,后皆应验。
B.耶律楚材匡佐蒙古进谏治国之道。太祖征伐西夏法度未定,长吏残暴,楚材谏言禁止郡里的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
C.耶律楚材宽宏大量,不计个人恩怨。咸得卜曾诬告楚材图谋不轨,后有人举报咸得卜犯法,而耶律楚材说不会计较个人私仇,趁机报复咸得卜。
D.耶律楚材尊孔崇儒,兴盛文化事业。元兵攻下汴梁后,楚材优待孔子后代,征召名儒给太子、大臣子孙讲解圣人学说,设立编修所和经籍所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中原甫定,民多误触禁网,而国法无赦令,楚材议请肆宥。
(2) 楚材当国日久,得禄分其亲族,未尝私以官。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郭给事

王维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①此诗系王维晚年酬赠给事中郭承嘏而作。给事,唐代门下省要职,掌宣达诏令,常侍皇帝左右。③洞门,深宫中重重相对相通的门。③琐闱:宫门,因宫门上刻着连琐图案并以青色饰之,故得名。④无那:无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绘景达意、状物寓情,词意严整精到,格调音韵谐和,典雅温厚。
B.首联写宫殿外瑰丽幽雅的春景,突出了郭给事的官高位尊,门生显达。
C.颔联写馆阁内郭给事为政务操劳,忙碌到很晚,“省中啼鸟”以声衬静。
D.颈联写郭给事早晨盛装上朝侍君,傍晚捧着诏令向下传达的贤劳。
2.同为酬赠诗,本诗尾联表达的感情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理学家张载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在儒家“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上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被后世学者概括为“民胞物与”。这是《西铭》的核心思想,程颐称赞说:“《西铭》明理一而分殊,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自孟子后盖未之见。”

“民胞物与”包括“民胞”和“物与”两个方面。就“民胞”来说,作为生命个体的人,既生于天地间,就必须自觉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所以都尽自己的伦理责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对他人尽忠,对亲人尽孝;同时也要以仁爱的德性,关爱社会上生存状态各异的族群,特别要关爱那些弱势群体。

就“物与”来说,就是要以仁爱的德性对待宇宙间的万物,将其视为人类的同伴而平等地予以关照:既如此,就要引物为同类,秉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而不应为了自身的生存无限度地征服自然,甚至以牺牲其他物类的生存为代价。张载把自然万物视为人类同伴的观点,在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因素制约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遏制不尊重自然、不注意环境保护而一味向自然索取的做法,对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无疑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可以看出,张载的“民胞物与”是从“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宇宙论出发来论仁求仁的。

张载的“民胞物与”在儒家传统中有其深在的思想渊源。《论语》说“泛爱众,而亲仁”“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先贤的这些主张,已蕴涵着张载所说“民胞物与”的理念。《礼记·礼运篇》所说的“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也鲜明地包含着公平、平等和博爱的观念。唐代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把儒家的仁爱观明确提升到博爱的高度。到张载提出“民胞物与”,已从宇宙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层面,在“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义上讲一体同类,从而把人间大爱传递和扩展到广泛的人际和物类。传统儒家那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仁爱,也就被深化为以禀气而成性为基础的博爱,儒家的仁爱思想被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二程也说“仁者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王阳明讲“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其所包含的博爱思想,都与张载所说“民胞物与”相通。

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一直影响着历代中华儿女,成为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人己关系、人物关系的境界追求和方向指引,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理念,更是当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同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也前所未有。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今天所面临的问题,都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自行解决得了的,需要各国的协调和共同努力。只有坚持“民胞物与”的理念,把乾坤宇宙看作我们共同的家园,真正视“天下为一家”,才能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实现世界大同。

(摘编自刘学智《民胞物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民胞物与”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儒家“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
B.“民胞物与”是《西铭》的核心思想,程颐称赞它超越前代圣贤的思想。
C.韩愈的“博爱之谓仁”,是历史上首次把儒家的仁爱观提升到博爱的高度。
D.孔孟的仁爱和二程、王阳明的博爱主张是“民胞物与”思想的源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先引述张载《西铭》中的文字然后提出本文的论述对象,接着引用程颐的话加以评价。
B.二、三两段逐层深入,阐述了“民胞”和“物与”两个概念的内涵,又联系现实,指出其意义。
C.第三段的末句,既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又引出了下文对“民胞物与”思想渊源的论述,衔接紧密。
D.文章末段从纵横两方面阐述了“民胞物与”思想的价值和作用,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载认为人在宇宙间是很藐小的,和万物一样生存于天地之间,应该视民为同胞视物为同类。
B.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导致社会无法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更能凸显“民胞物与”思想的意义。
C.《礼记》中说的“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强调关爱弱势群体,是一种博爱情怀的体现。
D.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动人诗句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
2021-04-02更新 | 40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微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第23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2.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四)

杜甫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①。

翠华②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③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释]①蜀汉皇帝刘备托孤的故址,在今重庆奉节城内。杜甫晚年寓居夔州(今奉节)时曾到此一带游览。②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③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回顾历史,叙述刘备当年出征攻打东吴时曾到达三峡,进袭东吴失败,最终卒于永安宫。
B.第三、四句写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想象中再现,祠宇一片荒凉,暗示刘备复汉大业一蹶不振。
C.“岁时伏腊走村翁”中的“走”字,写出了百姓在古庙嬉闹的情形,感叹人们已经淡忘了刘备的功业。
D.全诗平淡自然,写景状物形象明朗,以咏古迹为主而隐含咏怀,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2.结合全诗,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效阻断“人传人”的传播链条是关键。于是,机器人承接了消毒清洁、送药送餐、诊疗辅助等“一线工作”,在线娱乐、在线教育等也成为大众居家必备之选。这些“非接触式”服务的变革,催生了“非接触经济”。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工作场所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满足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的双重需求,是当下测温产品的主要研发趋势。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在此基础上利用测温机器人完成巡检、消毒、配送、诊疗辅助等工作。这些机器人能够实现对戴口罩状态下人员的有效识别与溯源,提供各种“非接触式”服务。

“所谓‘非接触式’,就是指人和人,以及人和具体的实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发生直接接触。”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副秘书长贾伟博士告诉记者,此次疫情期间,“非接触式”技术应用呈现出一些亮点,除了上文提及的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机器人外,还有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无人机大量应用、线上义诊等,甚至有一些“非接触式”服务通过高清直播来完成,如火神山和雷神山的“云监工”。

(摘编自叶青《疫情带火“非接触式”服务产业前景取决于技术成熟度》《科技日报》2020年4月17日)

材料二:

   

材料三:

持续数月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从红外热成像无接触快速测温到辅助诊断技术,从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疫情追踪到机器人无接触配送,再到远程办公,在这次战“疫”中,一系列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引人关注,智能化手段成为战“疫”有力武器。

伴随疫情在全球蔓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国内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中外合作中积极发挥作用。

3月27日,腾讯健康新冠疫情模块国际版正式开源,供全球开发者和服务机构快速搭建疫情查询服务。疫情发生以来,百度向各基因检测机构、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开放线性时间算法LinearFold,并通过百度大脑开放平台开放了240项AI技术能力。据百度研究院科学家透露,LinearFold算法可将此次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从55分钟缩短至27秒。

“宇视科技”在全球新冠疫情加剧之初立即采取行动,协助各国抗疫,提供各类热成像、测温产品,可精确测量温度,为政府机构、医院、学校、交通站点等各类公共场所提供快速排查服务,高效甄别发热人员。目前,已在日本、韩国、泰国、印尼、拉美和欧洲部分国家展开合作。

(摘编自《中国人工智能战疫中“快进”》,新华每日电讯)

材料四:

在2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介绍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

对疫情发展态势和趋势进行分析,是这些新兴技术用武之地之一。

吴曼青介绍,疫情前期,基础电信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聚焦一些重点地区、重点省份,特别是聚焦关键时间节点,提供了人员的流动信息以及疫情态势。例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建立了风险人群感知大数据平台,用于对疫情发展趋势的分析,研发了密切接触者测量仪,每个人只要输入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密切接触者。

保障调度、检测诊断、病毒溯源,都能帮上忙。

除此之外,在医疗物资的保障调度、发热检测、药品筛选和疫苗研发、病毒溯源等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都在进行相应的探索。

在医疗物资的保障调度方面,吴曼青关注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发了重点医疗物资的保障调度平台,极好实现了保障和调度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检测和诊断领域,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吴曼青介绍,海康威视、百度、旷视以及云天励飞等企业,研发了各种各样的红外测量设备,通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以快速识别谁是发热患者,有效地增加了流动的速度,提高了一些效率。此外,还有一些互联网企业研发了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的手段,提高诊断效率。

“整体来看,大数据技术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发挥了特别积极的作用。”吴曼青评价说,一些互联网企业提供免费的算力,支撑药品的筛选以及病毒疫苗的研发,这些都是非常积极的探索。另外,对于大家都很关注病毒的溯源,大数据技术也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摘编刘园园刘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科技日报》2020年4月28日)

1.下列属于“非接触式”服务的一项是(     
A.体温检测和义诊B.消毒清洁和巡检
C.配送和诊疗辅助D.火神山的“云监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就必须有效阻断“人传人”的传播链条。随着企业的复工复产,这种要求就更为迫切。
B.疫情期间,“非接触式”技术应用呈现出一些亮点,如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机器人,在线教育、无人机大量应用等。
C.中国互联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增长率不断提高,2020年市场规模将高达139.4亿元,预计全年增速达107.3%。
D.在持续数月的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引人关注,智能化手段成为战“疫”的有力武器。
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020-08-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B.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C.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D.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封地。
B.待诏,汉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诏公车,其特异者待诏金马门,备顾问,后遂以“待诏”为官名。
C.甘露,是皇帝所用年号。年号是汉武帝即位后首创,用来纪年。历史上每个皇帝的年号只能有一个。
D.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始创于匈奴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与上官桀父子有旧交,引起霍光不满。后来霍光上奏朝廷,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宣帝令他只在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日人朝,尊称他为祭酒。
C.由于卫将军张安世的推荐和昭帝遗言对苏武的肯定,宣帝又让苏武官复原职。
D.苏武的儿子以前被处死,皇帝怜悯他,就让苏武在匈奴生的儿子通国回到汉朝做了郎官。
4.翻译下列句子。
(1)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2)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疫情期间,各地中小学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效果怎么样?近日湖南省教科院智库“互联网+教育”研究团队进行了调查。

近八成学校开展网络教学。此次调查共在全国收回问卷6.7万余份,其中在湖南收回5.1万份。调查显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基本成为常态,79.34%的调研对象所在学校已经开展在线教学,城市和农村分别为83.41%、77.42%。

录播、直播各显神通。调查发现,有36.48%的学校以“组织学习公共教学资源”为主,31.56%的学校以“教师录播或采用平台已建资源教学”为主,11.6%的学校以“教师直播教学”为主。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基本获得认可,但网络环境组织实施、师生互动交流等一些方面仍有改进余地。

农村地区在线教育仍具挑战性。在线教育教学中,家庭是否具备上网条件、终端是否有电脑等设备,是重要影响因素。和城市相比,农村家庭电脑拥有率较低,在线教育教学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家庭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摘编自《推动在线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2020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图片选自《新华网》)

材料三: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一些上课难的问题让人揪心。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无非四个方面:要么没有宽带接入,要么手机信号不稳定,要么缺少终端硬件,要么各项费用偏高。工信部曾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所有农村都能够村村通宽带,弥合“数字鸿沟”。疫情之下,更“硬核”的手段是把建设提速,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向毛细血管的末端,宽带网络不仅要进村,国家要想办法进入村民家里,让散居深山的农户拥有稳定的手机信号。

让有学龄孩子的家庭通上宽带,或者有稳定的手机信号覆盖是当务之急,对有困难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不用爬雪山、不用坐在悬崖边上网课,是国家对孩子最基本的呵护。

与此同时,要鼓励没有在家上网课条件的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困难。一些课开通前给学生的问卷上,所有针对是否具备在家正常上网课条件的问题,都只包含两个选项,一是“可以”,二是“不可以,但我能想办法克服”,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形式主义做法。一些地方官员甚至顾虑,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自己上网课困难,会给地方形象抹黑,是不顾防疫大局,这显然也是必须纠正的错误观念。

对因为客观条件限制落下功课的同学,学校还应该制订补救计划,帮助学生在恢复课堂教学前把功课补回来,不能让“数字鸿沟”演变成“知识鸿沟”。

(摘编自《解决课难不妨再“硬核”一点》,2020年3月6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

对中小学生进行在线教育,是在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也是一种客观需求,但是不能只有在线知识文化的教育,而缺少了防骗意识的教育。鉴于绝大多数未成年人对网络上的各种骗局并不了解,同时在防骗意识上也严重匮乏,所以我们在开展在线教育的同时,也要对防骗教育进行补课。而这种补课,可以分为线下和线上方式来进行。

从线下来说,在把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交给孩子之前,要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同时还要向他们灌输正确、健康的价值观、金钱观,避免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从线上教育来说,制作网络课程的机构,不妨在每次上课之前先对孩子进行一段预防网络诈骗的教育,就像现在在上网课之前,都会有一段预防新冠肺炎的教育一样。这些措施,会有效提高孩子们的防骗意识。

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做好技术预防工作,大人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同时通过交流互动,告诉他们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以防恶意软件和木马病毒被强行安装,更不要盲目点击不知来源的链接以防进入钓鱼网站。

(《上网课也要补上“防骗课”》,2020年3月10日《北京青年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调查,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基本成为常态,有近八成的学校已经开展在线教学,城乡的差别不大。
B.材料二表明,网课最大优势是便捷,不受地点限制,突出问题是开展在线教学或软件不稳定。
C.针对上网课条件的调查,一些学校只浮于形式,甚至有官员顾虑学生反映的困难会抹黑地方的形象。
D.由于未成年人对网络上的各种骗局缺乏了解,因此在开展在线教育时应将知识文化和防骗教育并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线教育教条件、终端等条件的制约,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实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B.从材料二可知,在线教学时虽然师生可以随时翻阅资料,但因不能面对面,所以互动体验效果不佳。
C.疫情期间,在建设提速的“硬核”手段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将惠及每个村民,弥合“数字鸿沟”。
D.未成年人的防骗教育分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以培养他们健康的价值观、金钱观,增强其防骗意识。
3.当前疫情形势下的网络教学需要注意或解决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2020-07-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赛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